《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六节的内容,共1课时,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后的延伸.虽然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但却蕴涵着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以及抽象、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在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的知识,能够解方程,七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有较强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现实中的问题有浓厚的探索兴趣;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探究意识,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但对现实问题的抽象还是比较薄弱.
三、设计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地合作交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会学、爱学、乐学,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因此,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我们教学成败的关键.
本节课我主要是通过学生亲身的生活体验来展开,并加以延伸,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解决实际问题,最后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这样消除了学生对新课、新知识的抵制心理和畏惧情绪,各个环节的过渡都非常自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完本节课.同时也体现出了从生活发现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的设计理念.
四、教学目标
⒈ 知识与技能
⑴ 能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⑵ 熟悉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从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换.
⒉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画“线段图”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模型,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能力.
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开放性问题,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⑵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以知识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把两者充分地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熟悉行程问题中的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从文字语言到图形语言、从图形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化.
难点: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视频导入,回顾旧知;第二环节:情景演绎,合作探究;第三环节:学以致用,巩固提高;第四环节:开放思维,拓展延伸;第五环节:畅谈收获,归纳小结;第六环节:关注差异,作业分层.
教学流程:
环节一、视频导入,回顾旧知
活动内容:
播放《猫和老鼠》的视频,引出行程问题.学生解决简单的关于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以同学们熟悉的动画片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环节二、情景演绎,合作探究
活动内容:
例: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他发现忘了带语文书......
小明的爸爸发现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活动内容:根据上面的事实,提出问题并解答.学生以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演绎一位同学早晨忘带作业,他刚出门不久,父亲就发现他忘带作业,于是赶快加速赶往学校给他送作业,最终在去学校的路上追上了他.
设计意图:采用生动的实际场景演绎,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能否追上小明”这一事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轻松地引入本节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便于引起每位同学的兴趣.进而弄清题意,画出线段图,并找出本题存在的相等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变式训练:小明和小亮的家相距100米,他们约好同时相向跑去见对方,分享一个好消息,已知小红每秒跑6米,小明每秒跑4米.那么几秒后两人相遇?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画出线段图,能进行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理解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相遇问题.
环节三、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活动内容:砸蛋有奖
1.甲、乙两人练习赛跑,甲每秒跑4米,乙每秒跑6米,甲先跑10秒,乙开始跑,设乙x秒后追上甲,依题意列方程得( )
A. 6x =4x B. 6x=4x+40 C. 6x= 4x-40 D. 4x+10=6x
2.杰瑞偷吃牛奶,一旁睡觉的汤姆突然挣开了眼,吓得他赶紧逃命,假如汤姆的速度为4米/秒,杰瑞的速度为2.5米/秒,问2秒钟后杰瑞和汤姆相距多远?
3.甲、乙两人相距280米,相向而行,甲从A地每秒走8米,乙从B地每秒走6米,那么甲出发几秒与乙相遇?认真审题,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
4.A、B两地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的速度为4千米/时,乙的速度为5千米/时,则甲、乙两人几小时后相遇?设两人x小时后两人相遇,则可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借用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咏主持的《幸运52》中的片段——“砸金蛋”,设计了智力大比拼.这样,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四、开放思维,拓展延伸
活动内容:
1.给定方程3x+5x=80,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编写一道行程问题吗?与小组成员交流探讨,画出线段图,并进行讲解.
2.给定方程4x=2.5x+2.5×2,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编写一道行程问题吗?与小组成员交流探讨,画出线段图,并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目的在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而且涉及的是学生新学的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的理解.体现了“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教学理念。
环节五、畅谈收获,归纳小结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1.借助线段图分析行程问题
2.各种行程问题中的规律及等量关系
同地不同时追及问题:甲路程=乙路程
相遇问题:甲路程+乙路程=总路程
设计意图:强调本课的重点内容是要学会借线段图来分析行程问题,并能掌握各种行程问题中的规律及等量关系.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思想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环节六、关注差异,作业分层
必做题:习题5.9 第1、2、3题.
选做题:编写一道行程问题,自己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有梯度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体现了在数学学习中,不同的学生都会获得相应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