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5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上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5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17 08:5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五、课堂小结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三、历史巨著《史记》二、张仲景与华佗四、道教和佛教一、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二)造纸术的发明西汉(三)造纸术的改进东汉的蔡伦(四)造纸术的改进和发明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五)造纸术的传播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简用竹木制成,分量很重;而帛价格昂贵。(一)造纸术发明的背景:商周时代原始社会帛书龟甲、兽骨竹木简看图思考: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材料书写?陶器青铜器思考:以上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后来,人们发明了便捷的书写材料是什么?动脑筋 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后来,人们发明了便捷的书写材料是什么?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纸(二)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
(?--121年)
东汉人蔡伦作了哪些改进工作原料: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如何将这些原料变成纸?记载文字的东汉纸蔡伦造纸工序造纸工序①把树皮、破布、麻头、旧渔网进行漂洗、浸泡②用草木灰除去原料中的油脂、色素③把原料捣碎、煮烂④把原料捣成细纤维,并放入水池搅成纸浆⑥码放成纸。⑤用模具捞取纸浆,并晒干使之成型有学者曾估算过《史记》的重量。如果每枚简可写38个字,《史记》共130篇,52.65万字,就要用简13855枚,重量达43.7-48.1千克。如果用新鲜的的竹简,会重达58.33千克,体积则是现在纸本的225倍。(1)原料易找,造价低廉,容易推广普及。
(2)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成文,质量提高。
(3)纸质轻薄,便于装订、携带和保存,有利
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纸的优点:蔡伦衣冠冢  位于湖南耒[lěi]阳县东南,相传为蔡伦故居。冢坐北向南,冢前牌坊额题“蔡伦之墓”四字,为郭沫若手书。冢南30米处有“蔡伦祠”。蔡伦祠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传播路线公元4世纪(朝鲜)公元7世纪(日本)公元8世纪
(阿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非洲)公元12世纪(欧洲)公元19世纪
(大洋洲)公元16世纪(美洲)成就及地位:生活时期:写成《伤寒杂病论》、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医圣”1、张仲景东汉末年二、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 (150--219年)东汉南阳人,著名医学家。
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汉灵帝时,官至长沙太守。个人简介张仲景150~219名机
东汉南阳郡(今河南)涅阳人张仲景塑像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称之为“医圣”,奉“伤寒”、“金匮”为医经(唐宋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医“四大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完成了两部。《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张仲景祠  张仲景祠,又称医圣祠。坐落于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城区东关温凉河畔,是为纪念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建祠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伤寒杂病论》书影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收录了大量药方,仅治疗外感热证的即多达113个。成就及地位:擅长技术:生活时期:东汉末年外科手术。制成“麻沸散”编制“五禽戏”
“神医”2、华佗 二、张仲景和华佗华佗约145~208 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东汉末医学家 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 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jiān 洗]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后汉书·华佗传》   华佗精通各种医术,最擅长进行外科手术。每次大手术前,华佗要病人用酒冲服他配制的“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2、创造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鹿形虎形猿形飞鸟形熊形猜一猜这些动作分别模仿什么动物? 五禽戏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具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与中国的太极拳、日本的柔道相似。华佗的弟子吴普常练五禽之戏,年高九十多仍耳聪目明,牙齿完坚。华佗五禽戏图
(虎、鹿、熊、猿、鸟)  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曾对其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三、历史巨著《史记》(一)司马迁的生平(二)司马迁的成就 西汉时,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用毕生的精力写出不朽的史学名著《史记》(三)《史记》的记述时间和体裁 从远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四)《史记》的影响 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有深远的影响。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1、少年受业——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至明白。
2、20岁那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
3、38岁那年,司马迁接替父亲司马谈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读了大量国家藏书。
4、50岁那年,因为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受了“腐刑”的司马迁做了中书令,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司马迁采访史迹(想象画)司马迁
字子长
前145~前90
西汉夏阳县(今韩城)龙门人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文家。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动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汉武帝,被投下监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史记》书影明初抄本《史记》  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司马迁出狱后专心致志写书。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远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内容: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体裁: 《史记》全书分为十二世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共130篇。本纪:按年计述帝王之事,为全书之纲;世家:叙述秦以前各地方政权和诸侯王的历史事迹;列传:记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隐士、说客、名医、刺客等的事迹。表:按世代或年月分别记载历史大事;书:对古代经济、天文历法、地理等进行专门记载和论述。全书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贡献——《史记》 《史记》被称为“实录、信史”。司马迁在《史记》中揭露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颂扬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作用;还大胆抨击当代最高统治者的丑恶行为,“不虚美,不隐恶”,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探究天与人的关系,开通古今的变化,写出自成一家的著作。)
——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正义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已而死就比鸿毛还轻。)
——司马迁《报任安书》(《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前句是说其历史学成就;后句是说其文学成就。总之,《史记》是文学的历史,也是历史的文学,是文学与史学的高度统一。)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思考: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历史巨著? 陕西韩城司马迁故乡的太史祠四、道教的兴起(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一)道教创立时间: 东汉末年老子(三)道教教主:(四)道教教义:(五)东汉后期道教的发展(二)道教创始人: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及神仙方术张骞通西域后,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三)传入:(二)佛教的基本教义: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主张众生平等(四)佛教传入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五、佛教的传入(一)佛教的起源: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道祖老子
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八卦乾:乾三连  坤:坤六断  震:震仰盂  艮:艮覆碗
离:离中虚  坎:坎中满  兑:兑上缺  巽:巽下断  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
  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 gèn)代表山,巽( xùn)代表风,兑代表沼泽。
  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64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八卦相传伏羲所造,后来用来占卜。 1、 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可以做到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2、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主张修身养性,消极避世;
3、炼制丹药是另一种重要方法,丹药分外丹和内丹,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而成,说服之可令不老不死,内丹就是气功。张角残石(山东曲阜出土)道教所绘祖天师张道陵像  东汉后期,道教中形成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两大支派。太平道由张角创立,主要在今河北、河南、山东一带传播。张角曾利用它组织发动黄巾起义。五斗米道由张陵(创教后称张道陵)创立,在巴蜀、汉中地区流行。道教胜地青城山(四川成都)道教石刻——老君像(福建泉州清源山)古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古印度佛教圣地菩提伽耶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的古印度(天竺)。其创始人悉达多·乔达摩(约前566~前486),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大月氏天竺(身 毒)东汉疏勒喀什莎车于阗和田南鄯善若羌龟兹库车葱岭西域敦煌敦煌西长安汉中蜀郡成都青城山洛阳东洛阳河水河黄长江江水东汉
明帝佛教的传入路线刘庄
字子丽
东汉明帝
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
母光烈阴皇后阴丽华白马寺(河南省洛阳市)
始建于东汉
中国内地第一座佛寺  东汉明帝(57年—75年在位)派人到天竺(古印度)去取佛像。为安置用白马驮回来的佛像和佛经,特地在都城洛阳城郊修建了一座寺庙。白马寺的弥勒佛白马寺钟楼白马寺香炉佛教四大名山峨眉金顶九华山普陀山五台山1.西汉用麻造纸,最早发明了造纸术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3.造纸术发明和改进的意义造纸术的
发明和改进1.《史记》的内容、体例
2.《史记》的价值司马迁和《史记》1.“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2.著名民间医生华佗——麻沸散张仲景和华佗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产生1.佛教的产生地点与传入时间
2.道教的产生时间
3.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发明造纸术蔡伦改进造纸术华佗麻沸散;五禽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司马迁《史记》(纪传体)佛教传入中原张陵张角太平道教五斗米道教1.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B 2.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郦道元B课堂练习4、东汉明帝时,派人到西域求佛法的主要原因是
A、宏扬佛教文化
B、用佛教来减轻自己的罪过
C、借助佛法维护其统治
D、兴趣所致C课 堂 练 习5、下列哪一种宗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B课 堂 练 习7、《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因为它:
A、内容丰富
B、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
C、歌颂了农民领袖
D、开创了编写史书的新体例D课 堂 练 习学习测评1.将下列人物和相关称谓连接起来。蔡 伦
祖冲之
张仲景
郦道元数学家
医学家
地理学家
发明家2.西汉以前,人们用哪些材料书写或刻写文字?和这些材料相比,纸有什么优越性?  答:用于书写和刻写的材料有竹简、木简(牍 dú)、龟甲、兽骨、帛、石头、陶器、青铜器、铁器、纸草、泥版、贝叶和其他树叶、羊皮,等等。  纸的优点是制作材料易得,成本比帛等便宜,便于书写,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