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将信息输入电脑
教学目的:
1. 能说出常用的输入信息的设备,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 了解并学会使用常用的汉字输入方法。
3. 学会使用OCR(文字识别)软件、手写输入、语音输入和声音录制等
教学重点:是了解字符(包括汉字)、图像信息的输入,
教学难点:是理解输入设备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该课可以在“如何将信息输入到电脑中”这个主题引领下,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建议安排1~2课时。如果安排两课时,则可以在第一节课完成讨论和交流、评点。第二节课完成教师演示、学生尝试活动。教师演示和学生尝试内容也相应精简,有选择进行,将其他内容安排课外阅读、拓展练习。
教师可以用设问或情景方式引入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讨论活动。
讨论的问题可以设计为如下表格:
小组成员: 组长: 组员:
讨论的问题:
(选择其一)
1. 如何将字符、汉字信息输入到电脑?
2. 如何将图像、图片信息输入到电脑?
3. 如何将声音、视频信息输入到电脑?
用到的设备:
用到的软件:
使用的方法:
有何设想或展望:
如果将全班分为6个小组,那么1和4组,2和5组,3和6组各讨论一个问题,讨论时可以阅读教材、上网查询,将小组讨论结果填写到表中,也可以制作成PPT。然后,各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表格或PPT),其他小组同学可以
补充、评点。最后,由老师进行归纳(汇总)、讲解和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紧密相关,要让学生了解,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将字符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也就是说,计算机只能处理字符信息,使用的输入设备也很少。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解决了汉字输入问题,之后陆续解决了图像、声音、视频的处理和输入问题,各种输入设备、软件等也逐步问世。
教师在汇总、讲解过程中可以展示一些典型的输入信息的设备及使用方法的图片(当然有实物更好)、PPT或微视频等。可以演示手机或数码相机拍照摄像之后传输到电脑、手写板绘画、扫描及OCR识别,可以让学生尝试软键盘输入、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等方法,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监控录像片段,通过阅读或视频方式了解通过传感器收集信息实现智能化的处理系统,从而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科知识。
教学小结:说出常用的输入信息的设备。
板书设计:第三课 将信息输入电脑
一、将文字符号输入电脑
二、将图像、图片输入电脑
三、将声音、视频输入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