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选择题
1.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5378千米???????????????????????????????B.?地球的赤道直径是4万千米
C.?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D.?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千米
【答案】C
【解析】【分析】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属于基础知识,牢记即可。
2.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B.???????????C.???????????D.?
【答案】C
【解析】【分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叫做北半球,以南叫做南半球。北半球越向北纬度越大,南半球越向南度数越大,四个选项中位于南半球有A、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西经20度到东经160度之间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四个选项中位西半球有C、D;极昼极夜现象出现极圈以内,四个选项中C、B位于极圈内,综上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是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虽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3.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计算以下两题。
(1)R点的经度是(?? )
A.?20?W????????????????????????????????B.?160?E?????????????????????????????????????C.?110?W????????????????????????????????D.?60?E
(2)Y点(东五区)与“北京时间”相差几个小时(?? )
A.?3???????????????????????????????????????????B.?5???????????????????????????????????????????C.?2???????????????????????????????????????????D.?1
【答案】(1)C
(2)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及区时的计算,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左边是西半球,右边的东半球。因此可以判断,左图中左侧的经线是160°E,右侧的经线是20°W。R点所在的经线位于160°和20°W的中间,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可知,R点的经度是110?W。故C正确。
(2)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往东每跨一个时区加一小时,往西每跨一个时区减一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小时,东加西减。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Y点在东五区,因此Y点(东五区)与“北京时间”相差3个小时。故A正确。
故答案为:(1)C;(2)A。
【点评】(1)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及经度的变化规律,难度较大,学生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2)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理解解答即可。
4.下列纬线圈最长的是(??? )
A.?20°S???????????????????????????????????B.?70°N???????????????????????????????????C.?40°S???????????????????????????????????D.?30°N
【答案】A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纬线。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为一点,南北度数相等的纬线长度相等,纬度度数越大,长度越短。四选项中20°S纬度最小,因此纬线最长。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纬线的长度变化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5.某地某日出现了一种灾害性天气——龙卷风,平时善于观察的小强同学将龙卷风始发地A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上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标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29°S,112°W?????????????????B.?29°N,112°W?????????????????C.?29°S,112°E?????????????????D.?29°N,112°E
(2)龙卷风运动的方向是(??? )
A.?自北向南???????????????????????B.?自西南向东北???????????????????????C.?自南向北???????????????????????D.?自东北向西南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基础应用。
(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龙卷风始发地A的经纬度位置是29°N,112°E。
(2)根据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判断可知,龙卷风运动的方向是从西南向东北。
故答案为:(1)D;(2)B。
【点评】(1)该小题考查经纬网地图上地理坐标的判定,是经纬网的最基础应用,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判定标准。
(2)在经纬网地图上要依据经纬线来定方向,这类题目有较大难度,要求学生在掌握判断准则的基础上熟练运用。
6.读“中国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①沿海港口运往②港口城市的物资,不可能是(??? )
A.?钢材?????????????????????????????????????B.?水泥?????????????????????????????????????C.?甘蔗?????????????????????????????????????D.?陶瓷
(2)常年考虑,图中L河流干流沿线一月的平均气温最接近(??? )
A.?O℃?????????????????????????????????????B.?5℃?????????????????????????????????????C.?10℃?????????????????????????????????????D.?15℃
(3)某省位于东经113°04′至119°53′,北纬36°01′至42°37′,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境内43%的平原平均海拔不足100米。图中显示该省区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4)图中甲、乙、丙、丁四省区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1)C
(2)A
(3)A
(4)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钢材、水泥、陶瓷是北方地区的主要物产;而糖料作物中,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北方地区不适宜生产,所以由①沿海港口运往②港口城市的物资,不可能是甘蔗。故C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L河是淮河。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故A正确。
(3)根据“东经113°04′至119°53′,北纬36°01′至42°37′,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和地图中的信息可知,该省为甲河北省,故A正确。
(4)南方地区是指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省区。读图可得,甲是河北省,乙是山西省,丙是河南省,丁是湖北省,其中湖北省全部位于南方地区。故D正确。
故答案为:(1)C;(2)A;(3)A;(4)D。
【点评】(1)本题考北方地区的物产,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河北省的位置,根据经纬度及地形区名称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位于南方地区的省区,了解南方地区的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读经纬网图,关于图中①地,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70°S,170°W?????????????????B.?图中②地位于①地的东北方向
C.?夏至日时,①地有极昼现象????????????????????????????????D.?当咱们参加会考时,①地为夏季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据图可知,S表示南极点,故图示地区位于南极地区,①地所在的纬度是70°S;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其经度170°E,故A错误。
图中②地位于①地的东北方向,故B正确。
①地位于南极圈以内,故其在夏至日时,有极夜现象,故C错误
参加会考时,正值夏季,故①地位冬季,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回答此题先确定经纬度位置即可。
8.关于经纬网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点位N点的西北方向????????????????????????????????????????B.?M点位于热带,N点位于东半球
C.?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D.?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N地昼短夜长
【答案】C
【解析】【分析】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我们通常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30°、60°纬线为界将地球划分为高、中、低纬地区,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据图可知:M点位于N点的东北方向; M点位于温带,N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 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N地昼夜等长。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既有在经纬网上判别方向,又有低、中、高纬度的划分的知识,学生综合理解,在日常学习中多联系此类型题。
9.小叶在北京饭店看见大堂四个城市的时钟(如图)在同一时刻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B.?地球自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C.?地球公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D.?地球公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答案】B
【解析】【分析】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任意时刻太阳都只能照亮它的一半。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被照亮的部分(昼半球)不断地向阴暗的部分(夜半球)转化,这就是昼夜交替。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相同纬度的地区东边的地点早一刻看到日出,这样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的早晚出现了差别,即时差。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和时差等现象,对这些现象要进行深入地分析,了解其过程,明确其产生的机理.
10.读“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的经纬度是( ?)
A.?40°N、20°E????????????????????B.?40°S、20°E????????????????????C.?40°N、20°W????????????????????D.?40°S、20°W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既位于低纬度地区,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3)甲位于乙的(? )方向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答案】(1)C
(2)B
(3)A
【解析】【分析】(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依据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甲地的经纬度是40°N、20°W。
(2)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甲的经纬度是20°W,40°N;乙的经纬度是10°W,20°N;丙的经纬度是100°W,20°N;丁的经纬度是100°W,60°N。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依据甲、乙、丙、丁的经纬度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既位于低纬度地区,又位于东半球的是乙地。
(3)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
故答案为:(1)C;(2)B;(3)A。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额判读,有难度,属于中考常考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1.读经纬网示意图(见图),回答小题
(1)关于图中各点经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0°,20°W)??????????B.?b(20°N,60°E)??????????C.?d(0°, 20°W)??????????D.?e(60°S,60 °E)
(2)关于图中各点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b点在a点的东北方向??????????????????????????????????????????B.?c点在a点的西南方向
C.?d点在b点的正东方向??????????????????????????????????????????D.?e点在d点的东北方向
(3)图中a、b、c、d、e五个地点,看不到阳光直射现象的地点有( ???)
A.?a、c两地???????????????????????B.?a、c、e三地???????????????????????C.?a、b、c三地???????????????????????D.?c、e两地
【答案】(1)A
(2)D
(3)D
【解析】【分析】(1)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此读图可知,图中各点的经纬度为:a(0°,20°W),b(20°N,60°W),d(0°, 20°E),e(60°N,60 °E),A对,BCD错。
(2)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其中指向北极的一方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东方,相反的方向为西方;读图可以看出:b点在a点的西北方向,c点在a点的正北方向,d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e点在d点的东北方向,D对,ABC错。
(3)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66.5°,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90°,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图中a、b、c、d、e五个地点,看不到阳光直射现象的地点有c、e两地,D对,ABC错。
故答案为:(1)A;(2)D;(3)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上坐标位置的判定、方向的判读、五带的划分,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解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12.观察实验: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B.?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
C.?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D.?此时,光线直射北回归线
(2)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
A.?四季变化???????????????????????B.?五带的形成???????????????????????C.?昼夜交替???????????????????????D.?影子长短的变化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面对地球仪时,应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故A不正确;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时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故B正确;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灯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故C不正确;
读图可知,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北极圈以内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D不正确。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时间差异;结合图示得知,此实验能较好的演示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现象。
故答案为:(1)B;(2)C。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的特点,与地球公转对比记忆较好,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3.一艘邮轮①地出发,经过②地和③地,到达④地,根据下图,回答小题。
(1)邮轮出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东经130°,北纬10°?????B.?东经150°,南纬30°?????C.?西经130°,南纬10°?????D.?东经150°,北纬30°
(2)邮轮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3)图中②地位于③地的(??? )
A.?正西方向???????????????????????????B.?正东方向???????????????????????????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
(4)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现象???????????????????????C.?四季变化???????????????????????D.?昼夜长短变化
【答案】(1)A
(2)C
(3)A
(4)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读图可知,图中邮轮出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东经130°,北纬10°。故A正确。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图中①地的经度是130°E,②地的经度是140°E,③地的经度是160°E,④地的经度是180°。即位于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③地。故C正确。
(3)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②地位于③地的正西方向。故A正确。
(4)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产生的,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故B正确。
故答案为:(1)A;(2)C;(3)A;(4)B。
【点评】(1)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判读,熟练掌握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14.读图,某同学“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完成下面小题。
(1)在地球仪上,关于经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相交于甲点
B.?所有纬线交于甲点
C.?经线、纬线长度都相等
D.?地球仪上的经线有360条
(2)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①使“太阳光线”对准地球仪的球心
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③使地球仪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
④使“地球”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及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可知,甲是北极点。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不会相交;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故A正确。
(2)根据地球公转的特点可知,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使“太阳光线”对准地球仪的球心;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始终指向正北方)不变;使地球仪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使“地球”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转。故①②④正确。
故答案为:(1)A;(2)B。
【点评】(1)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017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观测到一次月偏食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现象可说明(??? )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地球是球体???????????????????????D.?太阳是球体
(2)当我国天文爱好者观测月偏食现象时,英国伦敦正值白天,无法观测此现象。北京、伦敦两地时间不同是由于(??? )
A.?地球自东向西的自转?????B.?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C.?地球自西向东公转?????D.?地球自东向西的公转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1)根据题意可知,2017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观测到一次月偏食现象。此现象可说明地球是球体。故C正确。
(2)北京、伦敦两地时间不同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故B正确。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本题考查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时差产生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二、非选择题
1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D四个半球中,为东半球的是________,为南半球的是________。
(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
(3)东、西半球中,陆地面积大的是________;南、北半球中,海洋面积大的是________。
(4)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比例是________。
(5)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海陆分布有所不同,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
(6)A~D四个半球中,最能反映出南极洲大陆轮廓图像的是________。
【答案】(1)A;D
(2)赤道;160°E,20°W
(3)东半球;南半球
(4)29∶71
(5)陆地;海洋
(6)D
【解析】【分析】(1)读图,为东半球的是A,为西半球的是C,为南半球的是D,为北半球的是B。(2)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西半球的陆地面积,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的陆地面积。(3)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比例是3:7。(4)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海陆分布有所不同,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5)A~D四个半球中,最能反映出南极洲大陆轮廓图象的是D。
17.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五国在中国厦门举行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厦门会晤期间,你家乡(泰兴市)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你家乡处于________(季节)。
(2)“金砖国家”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自东向西被北回归线穿过的是________、________,领土跨越南北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均填字母)
(3)A国地跨亚欧两大洲,亚、欧两洲分界线位于A国的山脉________山。
(4)D国位于________洲,该洲东西濒临的海洋分别是________洋、________洋。
【答案】(1)昼长夜短;秋季
(2)A;B;C;D;D
(3)乌拉尔
(4)南美;大西;太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巴西、俄罗斯的相关知识及半球的划分,综合性较强,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以北半球为例,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厦门会晤时间是9月3日至5日,处在夏至日至秋分日之间,泰兴市位于北半球,此时昼长夜短,处于秋季。
(2)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既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读图分析可知,“金砖国家”中,A俄罗斯被北极圈穿过,有极昼极夜现象;自东向西被北回归线穿过的是B中国、C印度;领土跨越南北半球的是D巴西;位于西半球的是D巴西。
(3)读图可知,A国是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洲分界线,位于俄罗斯。
(4)读图可知,D国是巴西,位于南美洲,该洲东西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大西洋、太平洋。
故答案为:(1)昼长夜短;秋季;(2)A;B;C;D;D;(3)乌拉尔;(4)南美;大西;太平。
【点评】(1)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四季的划分,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半球及五带的划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俄罗斯及乌拉尔山脉的位置,读图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巴西的位置,读图解答即可。
18.读下面两幅图,完成图后填空。
(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
(2)一天中,A,D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__,这两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____带。
(3)正午时,D地的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此时太阳在公转轨道________处(填数字),北极将出现___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
(4)4月下旬我们正在进行期中考试,地球将由公转轨道中的________处向________处运动。宜兴市的白昼将变________(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答案】(1)20°N;30°W;40°S;0°;西北
(2)D;热
(3)③;极昼
(4)②;③;长;增加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有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30°W,20°N;B点的经纬度是0°,40°S;根据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2)一天中,A、D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D,这两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热带。
(3)正午时,D地的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此时太阳在公转轨道③处,北极将出现极昼现象。
(4)读图可知,②是春分日即3月21日;③是夏至日即6月22日;④是秋分日即9月23日;①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4月下旬我们正在进行期中考试,地球将由公转轨道中的②处向③处运动。宜兴市的白昼将变长,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增加。
故答案为:(1)20°N;30°W;40°S;0°;西北;(2)D;热;(3)③;极昼;(4)②;③;长;增加。
【点评】该题以读地球公转图和经纬网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经纬网的判读,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19.读我国某地某日日历及太阳光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的日历填写完整:2017年________月22日________(冬、夏)至。
(2)请在右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3)图示时间,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站在丙地影子朝向________(南或北)。
(4)丙、乙两区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
(5)澳大利亚位于北京的________方向。
【答案】(1)6;夏
(2)
(3)昼长夜短;南
(4)丙
(5)东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和地区运动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可知,此时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6月22日。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如图所示。
(3)北京位于北半球,图示时间,即夏至日昼长夜短。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因此站在丙地影子朝向南。
(4)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读图可知,丙、乙两区所跨经纬度相同,但丙纬度较低,因此面积较大。
(5)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大利亚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故答案为:(1)6;夏;(2)
;
(3)昼长夜短;南;(4)丙;(5)东南。
【点评】(1)本题考查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属于基础知识,牢记即可。
(3)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及影子朝向的变化规律,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本题考查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判读实际范围的大小,了解纬线的长度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本题考查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PAGE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