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塑料吸盘“粘”在墙上
D.拦河坝“下宽上窄”
2.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C.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是( )
A.直升机飞行
B.固定翼飞机飞行
C.水坝上窄下宽
D.吸盘运送玻璃
4.如图中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飞行的客机
B.热气球升空
C.水坝下部较宽
D.纸片托水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剪刀有锋利的刃,可以增大压强
B.用吸管将瓶中饮料吸入口中,是因为嘴对饮料有吸引力
C.船闸工作时,应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D.潜水员深潜时要穿潜水服,以防水压过大压坏胸腔
6.最先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
A.奥斯特实验
B.牛顿第一定律
C.托里折利实验
D.马德堡半球实验
7.将一满瓶打开瓶盖的矿泉水瓶口朝下放在水槽中,抓住瓶底缓缓上提到瓶口没离开水面前,则结果是( )
A.仍是满瓶水
B.水将流出到与外面水面相平
C.水将流出一部分
D.水将全部流出
8.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中医里的拔火罐祛除湿气
B.聪明的乌鸦利用小石块喝到了玻璃瓶中的水
C.用吸管喝牛奶
D.病人生病了进行输液治疗
9.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小实验装置:一个是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重力,一个是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在玻璃罩内,另一个充气的气球。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充气的气球会变小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小
C.金属块的重力会变小
D.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会掉下来
10.如图所示的菜刀在离刀口不远处有一排透气孔。使用这种菜刀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刀面之间形成一隔层,避免在 作用下菜片沾刀,刀刃蘑的很薄为了
压强。
11.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一标准大气压=
Pa。
12.小明全家要外出旅游半个月,为保持家里的盆景有较充足的水分,小明用瓶子装了一些水倒放在盆景的水槽中,如图所示,则瓶内气体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随着水槽内水面逐渐下降,则桌面受到的压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如图所示,梓轩发现家中厨房里用塑料挂钩吸盘挂炊具,吸盘能“吸”在
(填“平滑”或“粗糙”)的墙面上,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挂钩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是由于吸盘受到墙面的
力作用。若将图中炊具换成钩码,利用吸盘刚脱落时钩码的重力和吸盘的面积,
(填“能”或不能”)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14.如图是覆杯实验,塑料片和水不会掉下来.
(1)这个实验说明了
的存在.
(2)把塑料杯转一圈,水和塑料片都不会掉下来,说明
.
(3)若在塑料杯侧壁扎一个小孔,空气进入杯子,水和塑料片由于受到
力会掉下来.
15.如图甲所示的“覆杯实验”中,
(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 存在的证据;
(2)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可以看到纸片 (“会”或“不会”)掉下,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换用容积和高度均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 (填“变短”、“变长”或“不变”)。
16.吴老师演示《瓶吞鸡蛋》的实验:在瓶子里放少许棉花(图a),点燃棉花并燃烧一段时间(图b)。后,在瓶口放上鸡蛋(图c)。过一会儿,出现瓶吞鸡蛋的现象(图d)。为了增加趣味性,老师把瓶口向下(图f)再次演示,实验结果瓶向上吞了鸡蛋(图g)。
小王同学分析了此实验形成的原因
(1)瓶内棉花被点燃,其目的可使瓶内
;
(2)在瓶口放上鸡蛋,过一会儿瓶开始吞鸡蛋,其原因是
;
(3)瓶吞鸡蛋的原因是
。
17.利用容积为10cm3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可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的原理是
;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N;
(4)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长度为5cm;
(5)则大气压的值为 Pa;
18.小明用带有挂钩的塑料吸盘估测大气压的值.他先将蘸点水的塑料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的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压在玻璃上的吸盘直径为d,再将装有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如图甲所示.用小勺一点一点地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吸盘、小桶和细沙的总质量为m.
(1)当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等于
,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
.(用实验测量的物理符合表示)
(2)小亮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用钩码替换小桶和细沙,每次加挂一个重为2N的钩码完成上述实验,你认为
的方法较科学,理由是
.
第3节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参考答案
1.D;2.C;3.D;4.D;5.B;6.D;7.A;8.B;9.D;
10.大气压;增大;
11.马德堡半球;1.013×105;
12.小于;变小;
13.平滑;摩擦;不能。
14.(1)大气压;(2)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重;
15.(1)大气压;
(2)会;变短;
16.(1)空气减少;(2)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而瓶外气压不变,瓶外大气压着鸡蛋进入瓶中;(3)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
17.(1)P=;(2)排尽筒内空气,密封注射器;(3)刚被拉动;(4)带刻度部分;(5)9.5×104;
18.(1)mg;;(2)小明;小桶对吸盘的拉力是连续变化的,测出的拉力较准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
第1课时
第1课时
新知导入
1.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的特点
⑴液体对容器底、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的压强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用字母Pa表示。
新知讲解
我们已经知道,在液体内部,液体向各个方向上都存在着压强。那么气体是否也一样呢?
1.将纸杯装满水,用塑料片把杯口盖严,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另一只手抓住杯底,在空中将纸杯倒过来。移开按塑料片的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
2.用吸管吸牛奶盒内的牛奶,当牛奶吸完后继续吸,观察到现象是
,原因是
。
牛奶盒慢慢向内凹陷
用力吸牛奶时,盒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奶盒变扁了。
3.瓶中取袋的实验,观察的现象是
,原因是
。
不易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来
瓶与塑料袋之间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
、
、
都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覆杯实验
牛奶盒的变化
瓶中取袋
2.大气的压强是指大气会向
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
。大气的压强简称
,其单位是
,简称
,用字母
表示。
各个方向
力的作用
大气压
帕斯卡
帕
Pa
在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就在马德堡市公开表演一个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他将两个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用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直到两边的马增加到8匹时,才把半球拉开。
现在,我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来体会一下大气压强的存在,并想一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马德堡半球模拟实验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
、
、
都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覆杯实验
牛奶盒的变化
瓶中取袋
2.大气的压强是指大气会向
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
。大气的压强简称
,其单位是
,简称
,用字母
表示。
各个方向
力的作用
大气压
帕斯卡
帕
Pa
3.1654年,德国格里克表演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该实验没有测出大气压的值。
马德堡半球
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大气有
且具有
。
重力
流动性
1.如图
2-14
所示,杯中的饮料为什么能够通过吸管进入口中?
答:当用吸管喝饮料时,嘴将吸管中的空气吸走,使吸管里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强,饮料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吸管,再流入口中。
2.如图
2-15
所示,带有挂钩的吸盘为什么能牢牢地贴在瓷砖表面?
答:吸盘之所以能紧紧贴在墙上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首先用力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将吸盘中的空气排出,松手后,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
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
时,医生为什么要在药
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一
根针头软管?
一般称之为排气针头。因为吊瓶中的液体向下滴之后,瓶中的空气压力会减小而小于大气压,这样会使液体不再往下滴了。需要这样的排气针头使空气进入吊瓶,维持气体压力的平衡。
大树蛙
七鳃鳗
壁虎
水蛭
我国常见的种类中,
1.两栖纲的雨蛙科,树蛙科动物具有趾端吸盘,用于附着行走或爬树;
2.爬行纲中的壁虎科动物具有趾端吸盘;
3.苍蝇,脚的末端,有一个弯曲的爪,爪掌中有能分泌黏液的吸盘,因此,苍蝇能在平滑的玻璃或物体的边缘上行走自如。
4.无脊椎动物吸虫、医蛭的口部和腹部,具有口吸盘(前吸盘)和腹吸盘(后吸盘)。
5.水生软体动物,例如乌贼、章鱼,脚上也有吸盘,用来在水中附着行走或者摄取食物;
6.棘皮动物,例如海星,管足的末端也具有吸盘,用于进食并排泄。
二、大气压的大小
1.1标准大气压=
帕=
毫米汞柱=
米水柱;1毫米汞柱=
帕。
1.01×105
760
133
托里拆里实验测量大气压的值
⑴
⑵
⑶
⑷
A
B
PA=PB
长度变长,高度不变
10.3
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通过实验得出来的。
托里拆里实验
①开始水银为什么下降?
②后来水银柱为什么静止而不再继续下降?
③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有无空气?
答: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于大气压。
答: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答: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是真空。
二、大气压的大小
2.
用来测定大气压大小的仪器,常用
或
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气压计
空盒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
空盒气压计
P大气压=103.5KPa=776mm
水银气压计
优点:携带和使用比较方便
优点:测量较准确
3.大气压的测量
⑴如图所示,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估测大气压的值:
活塞与筒壁间有摩擦
排尽筒内的空气,密封注射器
注射器内空气没有排干净或橡皮帽漏气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实验原理:根据压强的公式P=F/S,所以要想测大气压,需要测量大气压力和受力面积。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匀速滑动时,记下
。,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
。
,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则活塞的面积S=
。
④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
。
⑤若实验中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这是因为
;实验中测得的大气压值都偏大,这是因为
;
弹簧秤
注射器
全部刻度的长度
⑵如图所示,小刚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
实验过程如下:
D.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d,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
①小刚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
。
②实验中小刚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
。
③若不计塑料挂钩和吸盘的质量,大气压的数值p=
。
④如果实验中小刚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cm2,她
(填“能”或“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设大气压约为1.0×105Pa)
⑤要测出大气压的大小,你认为实验中所选吸盘的面积应尽量
一些(选填“大”或“小”)。
BCA
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
不能
小
3.大气压的测量
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拓展提高
●例
1 下面事例中不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
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水往低处流
D.吸盘式挂钩能紧贴在墙壁上
●例2 小张在假期中要外出旅游半个月,为了使家里盆景中的
水不会因
而干掉,于是用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如图所示)。盆景内水面下降至低于瓶口时,瓶内的水由于
的作用而流出,使盆景内水面升高,当水面刚浸没瓶口,水不再流出。此
时,瓶
口
处
液面受到瓶内产
生
向
下
的
压
强
(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瓶外大气压。
C
蒸发
重力
等于
拓展提高
●例3 小张同学利用注射器(4.5mL)、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
测
量大气压强的
值,请
你把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⑴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⑵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⑶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0cm,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
⑷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约为 Pa。
⑸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结果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可能的因素及
结果是
。
0.75
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刚开始滑动
1.09×105
筒内残留空气,测量结果偏小
课堂总结
大气压
存在
马德堡半球实验
“覆杯”实验
盒罐变瘪实验
大小
760毫米水银柱
=
1.01×105帕
测量工具
空盒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
作业布置
作业本B:第21—22页。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