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物态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0-24 23:03:04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云雨雾凇第五章 物态变化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总结出物态变化中的一些规律(如七个三两种方式)。
2.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并能识别他们的图像。
3.了解汽化方式的不同点。物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寻找规律定义模式:物质从 (直接)变成 叫做 。(温度条件) 、(发生部位) 的汽化现象七个三两种方式1.三种状态:
2.三个吸热过程:
3.三个放热过程:
4.三个互逆过程:5.三个特殊(温度)点:①固态, ②液态, ③气态①熔化,②汽化,③升华①凝固,②液化,③凝华
①熔化与凝固,②汽化与液化,③升华与凝华
①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②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6.三个不变温度:
7.三个条件:两种方式:
汽化方式------ 加快液化方式------①晶体溶化时温度;②晶体凝固时温度;③液体沸腾时温度。
①晶体熔化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②晶体凝固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温度不变。③液体沸腾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加压与降温
蒸发与沸腾同中求异1、同是固体的晶体与非晶体有何不同?3、同是汽化方式的蒸发和沸腾有何区别?有无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有没有规则的天然外形。2、同是吸热的熔化、蒸发、沸腾、升华物体温度有何不同?熔化、沸腾: 蒸发、升华 基础闯关1.图1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
A. 海波的凝固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
C. 海波的熔化过程 D.蜡的熔化过程2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 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挑战潜能3小薇同学把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
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1)在图3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现象,雾状的“白汽”实际是_____________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 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谢谢,再见!物态变化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总结出物态变化中的一些规律(七个三两种方式)。
2.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并能识别他们的图像。
3.了解汽化方式的不同点。
4.能用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寻找规律
定义模式 物质从 (直接)变成 叫做 。
(温度条件) 、(发生部位) 的汽化现象
七个三两种方式
1.三种状态:
2.三个吸热过程:
3.三个放热过程:
4.三个互逆过程:
5.三个特殊(温度)点:
6.三个不变温度:
7.三个条件:
①晶体熔化时的充分必要条件:
②晶体凝固时的充分必要条件:
③液体沸腾时的充分必要条件:
两种方式:
汽化方式------ 加快液化方式----
-同中求异
-1、同是固体的晶体与非晶体有何不同?
2、同是吸热的熔化、蒸发、沸腾、升华液温有何不同?
3、同是汽化方式的蒸发和沸腾有何区别?列表说明
班次 姓名 任课教师 学科 时间
(二)基础闯关
1.图1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
A. 海波的凝固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
C. 海波的熔化过程 D.蜡的熔化过程
2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
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
(三)挑战潜能
3小薇同学把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间 / 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 ℃
98
91
85
80
79
69
79
75
71
67
64
61
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
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在图3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现象,雾状的“白汽”实际是____________;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 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第五章物态变化复习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八年级物理第一册(教科版)第五章物态变化。
一、说教材
(一)地位及作用
《物态变化》这一章在物理教学中属于相对独立的一章,对物态变化相关现象的探究和学习,是学生学习和探究其它热学理论的基础。
物态变化是我们日常生活、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本身就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对物态变化现象及相关的知识应该掌握的比较透彻。所以我预设:对本章的复习,要抓住六种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和物态变化时温度变化情况等知识进行全面回顾。
(二)通过本章复习预想达到如下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总结出物态变化中的一些规律。
2.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并能识别他们的图像。
3.了解汽化方式的不同点。
4.能用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
(三)本章复习的重点及难点
物态变化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学生看到的现象多,但真正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少,因此,探究各种物态变化的过程,观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思考各种物态变化过程的区别及联系、是本章复习的重点内容。
探究晶体的熔化过程及水的沸腾过程,有助于学生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热现象,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曲线和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曲线是用图象法反映物质特征的重要手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该部分内容既是复习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 教法、学法
(一)教法:
以问题为线索的启发式教学。
(二)学法:
以阅读、思考、讨论、归类 对比等方法复习知识。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 教学程序
本章的复习教学,我预设按如下进程进行。
(一)导入:通过讲勘探队员遇见黑熊的故事,以及一些自然现象的图片让学生回顾这些现象中包含的物态变化
(二)进行复习:一)通过学生对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进行回顾。从而为后面的知识总结做下铺垫。
课堂复习共分三个板块:首先是知识梳理。通过六种物态变化的概念等知识的全面回顾,切实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然后通过基础闯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最后挑战潜能让学生更进一步加深对实验探究的理解
(三)小结:由学生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共同总结,使学生自主建构这一单元内容的知识体系。
第五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总结出物态变化中的一些规律(如七个三 两种方式)。
2.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并能识别他们的图像。
3.了解汽化方式的不同点。
4.能用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
二.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勘探队员遇见黑熊的故事
2.通过图画让学生说出其中包含的物态变化
(二) 展示物态变化的图示以及吸热放热过程
(三)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来完成找规律
寻找规律
定义模式 物质从 (直接)变成 叫做 。(让学生分别说出六种物态变化)
(温度条件) 、(发生部位) 的汽化现象。(让学生说出蒸发与沸腾)
七个三 两种方式(首先出示前5个小题,讨论交流后,指名各组必答一题,然后在出示6.7题和两种方式讨论交流后,抢答,并把答案打到大屏幕上)
1.三种状态:
2.三个吸热过程:
3.三个放热过程:
4.三个互逆过程:
5.三个特殊(温度)点:
6.三个不变温度:
7.三个条件:
①晶体熔化时的充分必要条件:
②晶体凝固时的充分必要条件:
③液体沸腾时的充分必要条件:
两种方式:
汽化方式------ 加快液化方式----
-同中求异(也可以总结为三个不同点讨论交流后指定分数较少的组回答1.2题)
-1、同是固体的晶体与非晶体有何不同?
2、同是吸热的熔化、蒸发、沸腾、升华温度条件有何不同?
3、同是汽化方式的蒸发和沸腾有何区别?(自己动手设计表格,并展示在各组的展台上,然后回答问题)
基础闯关
1.图1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
A. 海波的凝固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
C. 海波的熔化过程 D.蜡的熔化过程(通过此题反馈晶体与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的掌握情况,讨论交流后一起回答,指名说出理由)
2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
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只要它沸腾着就能保持沸点的温度,因此答案应该是D,通过此题让学生感觉有知识的喜悦,并能增强节能意识。此题抢答,并说出为什么?)
挑战潜能
(也可以作为课下作业来完成,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小薇同学把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间 / 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 ℃
98
91
85
80
79
69
79
75
71
67
64
61
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
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在图3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现象,雾状的“白汽”实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 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由学生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共同总结,使学生自主建构这一单元内容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