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课件(35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35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0-19 14:1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林黛玉进贾府
课文导读:
情节介绍
课课文文分析
课文分析



  1、80回抄本系统,原名〈石头记。大都附有脂砚斋的评语
  脂砚斋加有评语的《红楼梦》传抄本,简称“脂评本”或“脂本”。脂砚斋:姓名不详,观其评语,当与曹雪芹关系密切。
脂本包括甲戌本(1754)、己卯本(1759乾隆)庚辰本(1760)等多种。对研究《红楼梦》原本内容、创作过程、曹雪芹家庭身世有一定参考价值。
戚本(戚蓼生序本)包括戚宁本、戚?
《红楼梦》的评本
 高 鹗(约1738-约1815)字兰墅,别署“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
2、120回本,程伟元排印。程伟元(?-约1818) 苏州人,字小泉。科场失意,一生未仕。乾隆末寓居京师与高鹗相识。嘉庆五年至八年秋,为盛京将军晋昌幕僚,兼任教沈阳书院。自述:曾以数年时间广泛收集《石头记》八十回抄本及后四十回续稿残抄本,与高鹗共同修补,成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全书于乾隆五十六(1791)年由萃文书局以活字本印行,是为“程甲本”。翌年又大量改动前八十回文字情节,对后四十回也颇多修改,仍由萃文书局印行,是为“程乙本”。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第五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前五回内容介绍
女娲补天
木石前盟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
  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
  “木石前盟”讲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并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顽石下世之时,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便是林黛玉。因为这段缘分,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像在那里见过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曾见过的。至于“还泪”之说,正与 “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贾敷
贾敬

贾珍—贾蓉
(秦可卿)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
(贾母)


贾赦
(刑夫人)

贾琏
(王熙凤)

巧姐
贾政
(王夫人)

贾珠
(李纨)
贾宝玉
贾迎春
贾元春
贾探春
贾敏
(林如海)

林黛玉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惜春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林黛玉进贾府












三间厅


贾母院
五间上房
厢房







荣禧堂
东廊三间

抱厦厅
三间耳房







二门


垂花门
抄手游廊
贾赦院







东角门





穿堂









荣府正门


南大厅
穿堂
内仪门






西角门
二门








仪门
仪门














凤姐院
大门
粉油影壁
角门
后廊



第三回:贾雨村….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四回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返回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的第三回,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以她当天的行踪为线索,第一次介绍了贾府的一批主要人物,第一次展现了全书的典型环境——贾府的概貌。
阅读与思考:
1、从林黛玉及贾府中不同人物的言谈举止中你看出了什么?请试加分析。
2、根据林黛玉的行进路线及其所见所闻,你从人物关系、居所位置中感悟到了些什么?请试加分析。













穿堂
抄手游廊
抄手游廊



贾母
前院
厢 房
厢 房

五间正房

贾母
后院



西角门







贾赦院
东角门
荣国府


穿堂








荣禧堂
贾政院




夹 道

抱厦厅

影壁


凤姐屋
后廊

穿堂
耳房
厢 房
厢 房
厢 庑 游 廊
厢庑游廊




南大厅
  贾府“与别家不同”的典型环境:
  宏伟的外观,说的是贾府建筑的外部观感;讲究的布局,说的是贾府建筑的内部结构;华贵的陈设,说的是荣禧堂为主的装修器物。这都是社会环境的折射,是贾府地位的反映。还有第四点,就是这第三回中集中描叙的那些礼仪繁复、上尊下卑、等级森严的贵族王侯家族的独特人际关系,这更是社会环境的主要方面。
《林黛玉进贾府》的深层读解
(小说各种描写的寓意)
不同人物的言谈举止
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王熙凤的人未到,笑声先到……。
严格的等级制度
人物关系、居所位置
“荣禧堂”的主人……。
王熙凤的屋子……。
未出场的贾赦、贾政……。
内部的争权夺利

分析人物性格
林黛玉
是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进贾府后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细心、多虑、自尊是她的性格特点。

请举例分析课文是怎样刻画这些特点的
林黛玉


1、大舅妈留她吃饭时
2、在王夫人那里
3、在贾母房里吃饭的时候
4、读书的回答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两弯似蹙非蹙ズ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肖像描写
书卷气
灵秀气
孤傲气
王熙凤
节选部分从哪几个方面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1、写出场;
2、绘肖像;
3、见黛玉;
4、回王夫人;
王熙凤
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贾宝玉
贾宝玉
在黛玉眼中,他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正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本文对宝玉的描写,主要有哪三个重点?

1、出场前的侧面勾勒
2、出场后的肖像描写
3、《西江月》二词的总结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
主题思想的深刻性。(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原因、封建末世无可挽回的崩溃趋势)
艺术结构的严密性。(极为严密的网式结构、前五回的艺术提示、宝黛爱情悲剧之线与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互相连接互为因果交叉递进)
人物刻画的逼真性。(生活细节、追踪蹑迹)
以下的外貌描写各写的是谁?分别表现了每个人怎样的特点?
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②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③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如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答案: ①贾宝玉:潇洒英俊、善良多情
②王熙凤:刁钻狡黠、谄上欺下
③林黛玉:聪慧灵秀,体弱多病


选择正确答案:

1、《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写林黛玉来到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唯恐被人耻笑了去”,这是因为
A、贾府是贵族世家,讲究礼节,且等级制度森严。
B、她自觉出身低微,不如贾家高贵,有自卑心理。
C、她有寄人篱下之感,又极自尊,敏感多疑,所以小心谨慎。
D、林黛玉初进贾府,人地生疏,自然时时处处留心在意。 答( )

C

2、《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写贾宝玉出场时,插入后人评贾宝玉的两首《西江月》词,其作用是
A、反映了作为公子哥的贾宝玉的性格的另外一面,“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B、说明贾宝玉徒有英俊的外貌,其实不学无术,“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C、告诫王孙公子,莫向宝玉学习,“寄言纨绔与高粱:莫效此儿形状。”
D、概括了宝玉的性格特点,说明他蔑视世俗,不慕功名利禄。
答:( )
D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总 结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的第三回,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以她当天的行踪为线索,第一次介绍了贾府的一批主要人物,第一次展现了全书的典型环境——贾府的概貌。课文中主要人物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的性格特征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