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洋务运动( (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17 19:3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4课 洋务运动 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这就是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2.中央代表人物有奕;地方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2、口号:“自强”、“求富”3、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4、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洞自主探究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教育新式军队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3.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进步意义;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值得肯定。
评价洋务运动评价: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性质)
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的侵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另一方面、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洋务运动
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没有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十年以来,文娱武嬉,酿成此变。平日讲求武备,辄以铺张糜费为疑,一旦有事,明知兵力不敌而淆于群哄,轻于一掷,遂一发而不可复收。兵事甫解,谤书又腾,知我罪我,付之千载,固非口舌所分析矣。” 如果让你评价李鸿章,你会说什么?畅所欲言 “权倾一时,谤满天下”这八个字的评价李鸿章很形象。因为李鸿章掌握了相当一部分的权力,在其漫长的政治生涯中镇压农民起义,也曾代表请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签订过不平等条约,对于他这也许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他所从事的洋务运动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为后来的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材,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才识过人,只是生不逢时,值得同情。至少李鸿章在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和外交的近代化上还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评


鸿
章军事 工业自强奕?曾
李左
张民用 工业 求富教育 军队近代化的开端小结:
1.“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了 ( )
A.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以下人物属于洋务派的是 ( )
① 林则徐 ②邓世昌 ③奕? ④曾国藩 ⑤李鸿章 ⑥左宗棠 ⑦张之洞
A.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⑦
3.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求富”的口号下,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是 (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总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轮船招商局
【课堂检测】A D D 4、下列近代历史人物中,既在多次代表国家与西方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但又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是( )
A.李鸿章
B.詹天佑
C.左宗棠
D.邓世昌A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为什么说这场“自强运动”给中国工业奠定初步基础?

材料二 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因为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技术工人创办了
第一批近代企业;创办了新式学堂;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措施:建立新式海军;派人出国留学,培养海军人才。 5.(2017·兰州)“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主张此观点的派别是(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6.(2015·来宾)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以下属于洋务派“制器”的是( )
A.上海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鞍山钢铁公司 D.江南制造总局B D7.(2017·苏州)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