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3.5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0-17 19:2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练习
一.选择题:
1. 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
A. 氧气 B. 水 C. 足够的有机物 D. 太阳能
2. 下列过程中,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 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 C. 吸收作用 D. 蒸腾作用
3. 在水循环中,水分蒸发量最多的是( )
A. 海洋 B. 陆地 C. 河流 D. 湖泊
4. 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 )
①光合作用旺盛,改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②蒸腾作用旺盛,使大气湿度增加
③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增多
④为更多的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 “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 )
A. 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B. 山上植物多要修水库
C. 治山要治水 D. 根的特性
6. 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拥有世界最大的5000平方米生态绿墙,栽种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成为世博园里“绿色的明珠”.生态绿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帮助吸收园区内二氧化碳,降低夏季温度,这一功能是由植物的哪些生命活动来实现的( )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 气体扩散和蒸腾作用
7. 下列各项中能正确描述水分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界中的循环途径的是( )
A. 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
B. 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C. 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
D. 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
8. “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在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有许多含碳元素的物质(如糖类).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
A. 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B. 燃烧中的碳
C. 生物遗体中的碳 D. 食物中的碳
9. 地球上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有高达90多米的裸子植物,也有矮至几毫米的苔藓植物,甚至连肉眼都看不见得藻类植物.这些肃静无声的生命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两类基本物质,这两类物质是( )
A. 水、二氧化碳 B. 氧气、水
C. 葡萄糖、二氧化碳 D. 有机物、氧气
10. 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 )
①光合作用旺盛,改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②蒸腾作用旺盛,使大气湿度增加
③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增多
④为更多的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连线题:
连线题(将两边相关的知识用线连接起来)
a.合理密植 A 呼吸作用原理
b.中耕松土 B. 光合作用原理
c.西红柿摘除顶芽 C. 顶端优势
d.将种子浸泡 D. 消耗原有的淀粉
e.光合作用实验中, 将天 E. 便于萌发
竺葵在暗处放置24小时
三.填空题:
1. 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1)该图表示了光合作用的现象,它的实质是完成了物质和 的转化.
(2)现在,生物圈正受到碳氧平衡失调(温室效应)的威胁,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中 气体含量增加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一方面要减少 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 活动.
2.如图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二氧化碳--氧气平衡中的作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能够通过 作用,固定 ,释放 ,同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 中.
(2)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途径有动植物的 作用、微生物对动植物遗体的 作用、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 等.
(3)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奥运会期间实行汽车单双号隔天运行的交通管制,除了缓解交通压力,还有 功能.
3. 你知道“绿道”吗?这是一种修建在绿化率高、环境优美的地点的非机动车道.闲暇时刻,市民在“绿道”上或骑自行车,或步行,一定会精神爽朗,一扫在封闭室内那种“睡不醒”的感觉!
(1)据测定,“绿道”与其它区域相比,空气湿度较大,气温较低.这与植物的 作用有关.
(2)从科学角度来说,人在“绿道”,感觉精神爽朗,不会“睡不醒”是因为植物能吸收 ,放出 .
(3)游览“绿道”,你能见到比其它地方更多的野生动物.因为茂盛的植物是生态系统的 ,为动物提供了 和栖息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动物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有分析可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正好供动物和自身呼吸利用,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必须要有光,因此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光能.故D正确
2.B
解析:光合作用是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产生氧气的过程,与呼吸作用正好相反;它不但能消耗二氧化碳而且能增加氧气的量
3.A
解析: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3.61亿平方千米,占全球总面积的71%,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千米,占全球总面积的29%.海水的蒸发量大于河流,湖泊和陆地.综上所述B、C、D选项错误,只有A选项正确
4.D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要,而且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的来源;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是植物自身和其他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来源;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同时,大力植树造林还可以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和生产环境,因此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①②④
5.A
解析:“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蓄水和引水功能 不仅能储存水分,还能在干旱的时候散释水分,作用很大,综上所述B、C、D选项错误,只有A选项正确
6.B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其表达式如图所示:
而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温度,增加大气湿度,促进水循环,增加降水
7.B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增加了降雨量.在降雨的过程中,绿色植物可以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同时,绿色植物的根系和枯枝落叶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据统计,风茂的森林可截留降水量的20%~30%,草地可截留降水量的5%~13%.植物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从根部运送到茎、叶等器官;再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失到空气中.因此,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草地和大规模植树造林,对维持水分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8.A
解析:人的食物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吸收大气的二氧化碳,如图:因此人体中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9.D
解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被植物自身利用,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人呼吸利用.
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 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营养物质)、氧气和能量的源泉.可见D符合题意
10.D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要,而且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的来源;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是植物自身和其他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来源;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同时,大力植树造林还可以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和生产环境,因此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①②④
二.连线题:
a.合理密植 A 呼吸作用原理
b.中耕松土 B. 光合作用原理
c.西红柿摘除顶芽 C. 顶端优势
d.将种子浸泡 D. 消耗原有的淀粉
e.光合作用实验中, 将天 E. 便于萌发
竺葵在暗处放置24小时
解析:合理密植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光合作用原理;中耕松土是为了让根能更好的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原理;西红柿摘除顶芽是为了打破植物的顶端优势;将种子浸泡是为了让种子吸水,呼吸作用加强,释放更多能量,便于萌发;光合作用实验中, 将天竺葵在暗处放置24小时是为了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三.填空题:
1.(1)能量
(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植树造林
解析:该题图示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即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另外还释放出氧气;把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所以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完成了物质和能量的转化.(2)生物圈中重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下列数种:水蒸气( H2O )、臭氧( O3)、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其中以后三类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最强,但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数来说,二氧化碳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55%.解决温室效应的方法一方面一方面要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2.(1)光合;二氧化碳和水;氧气;有机物
(2)呼吸;分解;燃烧;
(3)降低环境污染
解析:本题结合图解和实际问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意义,倡导“绿色奥运”的具体措施.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同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生物体中的二氧化碳返回大气的途径有:动植物的呼吸将有机物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尸体腐烂后,会产生二氧化碳;再者化学燃料的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等.从而将生物体中的二氧化碳返回大气中;
(3)奥运会期间实行汽车单双号隔天运行的交通管制,一方面缓解交通压力,另一方面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3.(1)蒸腾作用;
(2)二氧化碳;氧气;
(3)生产者;食物、氧气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蒸腾作用意义、光合作用意义、生产者的作用、可以从蒸腾作用的概念意义、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和生产者的概念作用方面来切入.
解析:(1)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水蒸气蒸发到大气中,还能增加大气的湿度,因此,“绿道”与其它区域相比,空气湿度较大,气温较低.
(2)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使“绿道”,氧气多,空气清新.大脑供氧充足,大脑皮层兴奋,感觉精神爽朗,不会“睡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