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指导 写人要抓住特点课件(共33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指导 写人要抓住特点课件(共33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0-17 19:3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学们,本单元课文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各有特色,性格各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象。而我们同学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千篇一律,如:老师都有着满头白发,小伙子都是浓眉大眼。人物缺少活动,缺少特征。如何观察人物的特点,写出人物的个性,使他们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
激情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几幅图,说说他们有哪些特征?
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引导同学们掌握“抓住特征描写人
物”的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3.培养同学们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
惯,并鼓励同学们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1.抓住特征写外貌
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给人印象最深刻、最突出的特征。有些同学写人时缺乏真情实感,描写人的外貌往往千人一面,什么“圆圆的脸蛋,水汪汪的眼睛,乌黑的头发”,不管男女老少都一样。实际上,“此人”之所以不同于“彼人”,往往只体现在某一个或几个主要的特征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外表写得很全,实际是湮灭了主要特征,达不到目的。所以,写人外貌时,一定要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抓住特征,善于取舍。
技法点拨
外貌描写的成功例子
1.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豆腐西施”)
2.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
3.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贝多芬)


2.仔细聆听抓语言
“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展示他性格特征的镜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的语言“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所以,写人一定要重视语言描写,选择他有代表性的语句,来刻画他的内心世界,表现他的个性和思想。
语言描写的成功例子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有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捣乱鬼无事生非,油嘴滑舌; 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 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 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


3.锤炼词语绘动作
老舍是塑造人物的高手,他的秘诀是:“只有描写动作,人物才能立起来。”动作描写有什么好方法呢?首先要准确选用动词,其次要细绘连贯动作,此外还要注意精心修饰动词。
动作描写成功的例子
1.(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2.扫出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下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揣摩内心写心理
心理活动分两种:一种是文中的人物的心理描写,另一种是作者的心理描写。比如,我们读过的文章中,经常会见到这样一类话:“我想……”“他在心里盘算着……”。这些都是对于内心世界的描写。有了心理描写,人物就鲜活起来,文章就生动起来。
心理活动描写成功的例子
1.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2.自言自语式: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全面观察

外貌 神情

语言 语气

心理 感受

联想

动作
学会观察,捕捉特点
运用描写,突出特点
个性
外在
外貌
神态
动作
语言
内在
心理
品质
气质
修养
方法
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1.肖像描写要点:
抓住人物典型的外在特点,反映其个性。
2.动作描写要点:
要注意写出人物动作的生动性,努力写出细节,反映人物特点。
3.语言描写要点:
a. 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b. 语言须简洁,能反映人物的特征。
4.心理描写要点:
a.心理描写要符合具体的情境;
b.要写出人物细微的感情和心理变化过程,反映出人物的感受、特点。
中考前一天
窗外点点灯光点缀着无边的黑夜,而我此刻的心情并没有随着黑夜的降临而宁静,反而激动不已。明天就要中考了,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它关系着我的前途和命运,是对我三年学习成果的检验,成功与否就看这最后一搏了。我一想起这些,心就咚咚地跳起来,就这么点时间怎么复习呢?我的心真像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老师嘱咐我们再把要点看一遍。可我怎么也看不下去。
我懒懒地想看一下墙上挂钟,无意间侧过头看见了坐在身边的奶奶,她正用慈爱和深情的目光看着我。她见我看她,和蔼地笑了笑说:“东子,明天要考试了,怕不?”“奶奶,我不怕。”这话好像是有意安慰奶奶的。
“那就好,如今考试比过去考状元还难,真难为你们了。好孩子,快温书吧。”说着,她转过头去望着窗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专门对我说的一样念叨着:“我这一辈子,一个字不认识,真是苦啊。不会写信,不会看书,连看电影,找个座位都得求人。”

她扭过头见我仍看着她就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奶奶小时候家里穷,饭都吃不上,哪有钱读书?你爸爸妈妈正赶上‘文革’动乱。那年月想读书,读不了书,整天批呀,斗呀,乱哄哄的。你多好啊,现在政策好了,日子好过了。不缺吃,不缺穿,你可以安心读书了。奶奶就指望咱家出个响当当的大学生呢;好为国家出力,也为咱家长长门面啊!”
我用力点了点头。奶奶忽然站起身,朝屋外走去。不一会,奶奶抱回了一大摞画报,放在床边的书桌上。“东子,奶奶也看书,咱们比赛。”我看着奶奶慈祥的面庞,明白奶奶是有意陪我,顿时信心倍增,“好,奶奶,我和您比赛!”我揉揉已经酸胀的眼睛,又捧起了那本厚厚的语文书。
【点评】这篇作文,描写了中考前一天作者的心情与经历。文中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表现了“我”考前的激动与不安;还写了奶奶的一系列语言和行动,表现了奶奶对“我”的关怀与鼓励。这一系列的描写符合人物身份,符合生活实际,使人感到真实可信,有感染力。
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也许是太久没有见到太阳的缘故,那个午后让我觉得特别温馨。柔柔的阳光照射进来,将车厢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我微闭着双眼,享受这难得的幸福时光。
随着报站声音的响起,汽车慢慢驶进了车站。这几站的乘客不多,汽车却迟迟没有启动。在一阵微微的骚乱中,我疑惑地睁开眼睛。瞬间,一个身影跃入了我的眼帘,她后背微驼,双眼凹陷得很深,看上去就像是一尊雕像。尤其是那一头白雪般的短发,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老人吃力地走到投币箱前,颤抖着从随身的裤袋里摸出一张卡片。伴着一声清脆的“老人卡”后,车内又慢慢恢复了平静。
车内早已没有了座位。老人一边半弯着腰放下大包,一边颤巍巍地紧紧抓住扶手。汽车缓缓开动,车里顿时静得没有一点声音,我甚至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连阳光也似乎失去了刚才的温暖……老人虽然远远地站在前面,可我的胸口却像压了一块石头。我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便将眼睛转向了窗外的树木。时下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两边的树木仿佛成了一条条绿色的河流,那一树树的樱花,开得正旺。阳光透过高高低低的树枝,像一股股暖流,不时地流进我的心田,提醒着什么……
“奶奶,您坐这里吧!”我一边从座位上站起来,一边微笑地招呼老人。与老人目光相接的那一瞬间,我猛然发现那双凹陷的眼睛顿时有了光彩。老人虽然推托着,可最终还是拗不过我的坚持走了过来。“谢谢你啊,好孩子!”老人微微一笑,脸上的皱纹顿时像花一样绽放,变得那么宁静柔和,变得那么和蔼可亲。在老人坐下的那一刻,一种难以言传的快乐像电流一样,抵达了我心底那柔软的地方,一股淡淡的甘甜也慢慢地溢满了我的全身。
阳光越来越明媚了,整个车厢都让阳光镀上了一层美丽的金色。也许大家谁也不会在意那么一个细小的动作,但我知道,这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定会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我的同学孙羽希
我有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她就是孙羽希。在班上,她可是出了名的“假小子”,一头洒脱的短发,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配上一个可爱的小鼻子,你要从远处看,还以为那是个男孩子呢。别看她是女生,却总爱逞强,有着不服输的性格,人送外号“孙大侠”。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大名鼎鼎的“孙大侠”,你可别轻易去招惹她,招惹她的后果谁也不敢保证,轻则除名江湖溜回家,重则挨个大包没气撒。要是哪个倒霉蛋撞上了她“火山喷发”呀,这不是明摆着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嘛!只见孙羽希一个“排山倒海”,那位仁兄好不容易站稳了,孙羽希又腾空踹出一个“佛山无影脚”,打得对方措手不及,无招架之力,那位可怜的仁兄为了保住“小命”,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然后,“孙大侠”总不忘摆弄一下头发,说声,“搞定!”
记忆中的“孙大侠”总是这样耀武扬威,但一次出行同游,让我对她又有了新的认识。
那一次,我和羽希正在公园的石头小径上散步,隐约从路边的灌木丛中听到了一阵“叽叽”的声音,叫声甚是凄凉,我预感到应该是有受伤的小鸟。刚反应过来,羽希已经一个箭步冲了过去,从草丛中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奶黄色的小头无力地耷拉着,乌黑的眼珠惊恐地盯着我俩,好像是怕我们会继续伤害它。
“真是可怜……”羽希仔细检查着小鸟的伤口,发现了小鸟翅膀下一处不显眼的血渍,“哪个没良心的,伤害这么可爱的小家伙,让我抓到了,我非剐了他!”羽希恨恨地说着。羽希轻轻地用手指抚摸着小鸟,似乎在安抚鸟儿不安的心,奇迹一般,小鸟不再惊恐地尖叫,微微地闭着眼,似乎很享受羽希的爱抚。然后羽希掏出了随身带着的手巾,仔细地包扎着小鸟的伤口,一脸的关切和心疼。看着这一切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我熟识的那个孙羽希,此刻的她仿佛全身环绕了慈爱的光芒,平日里那位可怕的“煞神”早已幻化为美丽的“天使”。
怎么样,我们的“孙大侠”很有意思吧,既有快意恩仇的一面,对待弱小也有侠骨柔肠的一面。不知道以后如果有机会再遇到她,她是不是还能和当时一样呢?
总评:肖像描写,活灵活现,使“孙羽希”这一形象跃然纸上。此外,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穿插恰到好处。人物的快意恩仇与侠骨柔肠,对比鲜明、详略得当,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丰满、立体。
我的偶像诸葛亮
夜阑人静,万物皆睡。天上的星星依旧,我坐在竹椅上,望着天空那弯月亮,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阵微风起,只见一人拿把羽扇,站在前方,仔细一看,原来是卧龙先生——诸葛孔明也。
只听他徐徐说道:“夜深人静,明月当空,如此美景,何不出来一同漫步?”字字句句,如美妙动听的音乐传入耳中。君子成人之美。于是,我和诸葛亮便漫步在庭院中。我望着他的背影,说:“卧龙先生,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学多才,一心只为报答先帝三顾之恩,可曾后悔?”他回过身来,沉默许久,道:“如你所言,人称‘智绝’的我本应在隆中安度余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然而先主真心请我,我受到了莫大的感动。遂许先主以驱驰,尽平生之力,辅助先主,此情此义,乃我报先主的知遇之恩也。”
听完后,我默默赞许,为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胸襟所折服,又对他的忠贞不二钦佩不已。
尔后,我又向孔明讨教:“先生您自出山以来,火烧新野,使曹军落荒而逃。继而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气度非凡。后草船借箭,智算华容,当真高管仲、乐毅一筹。”
他只是微微会心而笑,道:“你过奖了!这些都是我报先帝之职分也,不足挂齿。想我打拼一生——为三分天下,联吴抗曹;为收服人心,对孟获七擒七纵;为实现统一,六出祁山。可惜皆因吾之疏忽,与成功失之交臂,当真可悲。”说完,他的脸色暗下去,几许忧伤,几许烦恼,几许叹息,似乎在责备自己。
我不忍视之,说:“先生不必太过自责,皆因当时形势不合,后主刘禅又不思进取,听信谗言,亲佞远贤。先生纵有回天之术,也难成大事。吾闻李清照忧愁时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先生的愁悔比之如何?望先生不要太过自怨。”这时,他恢复平静,脸色也逐渐转好,我的心才放了下来。他走近我,对我说:“当真是后生可畏啊!与你交谈,我的心宽慰了许多,情绪也冷静了些许。谨记吾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相信你定能更优秀,再会!”说完他便离开了。
我站在原地,默默回想,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总评:作者充分发挥了联想和想象,思路广阔,写作对象超越时空;与历史名人一起“漫步”,打破常规思路,有创意。全文立意高远,情文并茂,素材运用恰当,文言词句运用合理。作者利用自己熟悉历史名人及宋词名句的优势,在与诸葛亮的交谈中时而运用古文,时而运用典故,笔墨轻点,洋洋洒洒,使整篇文章读起来如行云流水。
题一:片段写作。从班上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同学,用200字左右给他“画”一幅肖像。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看看他们能否猜出你写的是谁。如果被很多同学猜中了,那就说明你写得很棒!
写法指导:第一题“画”肖像时,话不在多,除了描写该同学的外貌、衣着、体态、神情等和心理活动以外,还可以写写他的口头禅、习惯性动作
等有个性的“异”言“糗”事。

题二: 将第一题所写的片段扩展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写法指导:第二题建议适度补充一些能体现这个同学个性的事例,在事中写人,表现人物的独特之处。安排好叙事的详略,概括叙述和具体叙
述相结合。



题三:你有自己的偶像吗?是曹操、关羽、李白那样的古代人物,还是毛泽东、鲁迅、钱学森这样的现代名人?是现实生活中的歌星、影星、球星,还是文学影视形象孙悟空、哈利·波特、蜘蛛侠?试围绕“我的偶像”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写法指导:写出偶像吸引你的地方,力求通过一些事或细节写出他的特点,让读者明白你崇拜这个偶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