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4 曹冲称象根据《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改写
学习目标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这些
生字组成的新词。
1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
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3结合图片和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方
法和步骤。4学习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品质。知识链接 曹冲(196—208),曹操的儿子。从小聪明仁
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
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位之
意,但曹冲年仅十三岁就病逝了。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
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
人和主要缔造者。
会认的字
生字学习 会写的字
多音字
把称冲chōnɡ(冲击)(一飞冲天)
chònɡ(冲床)(大门冲南) 形近字
称(chēng)称呼 称兄道弟
你(nǐ) 你好 你情我愿秤(chènɡ) 秤杆 秤盘子
称(chēnɡ) 称赞 称兄道弟
船(chuán) 船舷 水涨船高
般(bān) 一般 百般刁难
高兴:愉快而兴奋。
造句:今天收到好多生日礼物,我很高兴。
办法: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造句: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办法真好。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造句:这道数学题果然有多种解法。 近义词高兴——(开心) 办法——(方法)
果然——(果真) 重量——(分量)
下沉——(下降) 反义词高兴——(难过) 摇头——(点头)
下沉——(上浮<上升>) 词语辨析办法 方法
相同点:都是名词。都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不同点:“办法”指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侧重于一种选择。“方法”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侧重于过程。
运用示例:
1.乌鸦想到了喝到水的好(办法)。
2.要提高学习效率,(方法)很重要。朗读指导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朗读指导:要读出高兴、满意的语气。课文朗读点击即可播放整体感知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讲述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重量
的事情。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
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曹操带官员们去看象,官员们议论大象的重量。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官员
们和曹冲各自的称象办法。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按照曹冲
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课文解读1.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曹操高兴的原因吗?
因为别人送了曹操一头大象,所以他很高兴。2.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大象的特点。说说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
根柱子。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大象的身子比作一堵墙,把大象的腿比作四根
柱子。3.官员们在议论什么问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问题:“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好处:这为下文写称象埋下了伏笔。4.官员们提出了什么样的办法呢?
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5.曹操对官员们的提议满意吗?从文中哪句
话中可以看出来?
不满意。从文中“曹操听了直摇头”一句
可以看出来。6.才七岁的曹冲提出了一个什么办法来称象呢?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7.官员们的办法和曹冲办法相比,谁的办法更好?为什么?
曹冲的办法更好。
因为他的办法既科学,又环保;既不用砍大树造
大秤,又不会伤害到大象,所以说曹冲的办
法好。 8.曹冲为什么能想到称象的办法?这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首先,曹冲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他和大家一样,
也在思考称象的办法。其次,他善于观察和分析。他
听了官员们的办法后,知道不可行,但他也从中受到了启发:称象得用秤,那能用什么来代替秤呢?他想到了船,可以把船当作秤来使用。另外,他善于联想,他想到等量转换。象是很大很重的,直接称象的重量肯定是不行的,于是他就把称象的重量转换成称石头的重量。由此他想出了称象的办法。这说明曹冲是一个聪明、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人。佳句积累1.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比喻)
2.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
重呢?”(“一边……一边……”的句子)
写法借鉴 巧用比喻,描写形象
比喻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运用比喻能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如文中“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比喻句,就描写出高大的外形特点,十分形象。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要注意以下几点:事物必须是常见的、熟悉的、浅显易懂的;比喻要恰当、贴切。拓展延伸 关于曹冲的小故事。
孙权曾给曹操送来一只漂亮的雉鸡。曹操想观赏雉鸡跳舞,但使尽办法,这只雉鸡就是不鸣不舞,让人无可奈何。曹冲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人制作了一面大镜子,摆在雉鸡面前。那雉鸡在镜中看到同类,便起了争胜之心,当即舞起来,而且对镜成双,非常好看。
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 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多么巧妙啊!对于一个才七岁的孩子来说,这实在难得。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像曹冲一样,多观察,多动脑筋思考,多联想,就一定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课堂小结曹 官员们:造大秤,砍大树做秤杆 善善
冲 象上船,沿水面画线 于于
称 曹冲 象上岸,船上装石头 观分
象 船下沉至画线处,称石头,得象重 察析
结构图示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象 一( )秤 一( )大树
一( )线 一( )船 一( )柱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曹冲的办法是:把大象( )
上,看( ),就沿着水面,在
( )。再把大象( ),
往船上( ),装到( )的
地方为止。然后( )。当堂测试头杆棵条艘根赶到一艘大船船身下沉多少船舷上画一条线赶上岸装石头船下沉到画线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
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
第一种办法: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第二种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冲的办法很科学,不用砍大树造大秤,也不会伤害到大象,所以说他的办法好。 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
冲称象的过程。
①赶象上船
②在船舷上做记号
③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④称石头的重量 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再用加
点的词语说句子。
(1)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2)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1)太阳快下山了,他才懒洋洋地出门。
(2)这道脑筋急转弯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