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营中学: 主备人:李福玲 复备人: 第周第课 总课时数
课题
十三章 第一节 电是什么
课型
新授课
课标与教材
课标与教材
1.课标要求: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第一节“电是什么”,主要内容包括电与我们的生活、两种电荷,并通过信息窗、交流与讨论、加油站等栏目介绍了摩擦起电、静电感应、验电器等知识。本节内容首先通过几幅图片让学生指导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后提出问题-----电是什么?这样设置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电离我们很近,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后面电学部分其他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
在实验过程中,学习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能从实验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教学难点:
在实验过程中,学习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能从实验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自然界里存在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但具体到物理学中从物理学角度对电是怎样规定的及验电器的知识是陌生的,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解决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有关的题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磨擦起电。
2、知道自然界有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过程与方法: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教育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
教学方法与媒体
本节安排了两个实验,探究“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且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能从实验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因此实验探究是本节主要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把抽象、复杂的知识转变成直观、形象的画面,降低知识的难度,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教具准备
师 生 活 动 过 程
复备修改或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电?
假设一座城市完全断电,同学们想像一下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
一、引入新课:
电是什么?
引出课题:既然电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那么什么是电呢?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电是什么?通常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办法使物体带电?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巡视、观察、指导。
归纳总结各小组实验情况,并引导学生总结结论。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体会到摩擦起电现象吗?请举例说。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予以补充。
课件展示。
结论: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二、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两种电荷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否相同?
指导学生依据教材图13-7进行实验探究
巡视指导学生按照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并归纳实验结论。
归纳各小组实验情况,并引导学生总结结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正、负电荷的规定和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信息窗并介绍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摩擦起电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介绍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摩擦起电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三、验电器:
提出问题:验电器的构造有哪些?
依据什么原理构成的?
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通过“加油站”介绍静电感应现象。
三、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四、巩固练习:
依据教材图13-7进行实验探究
阅读教材明确正、负电荷的规定和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学生阅读信息窗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实质。
动手实验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一、实验探究(一) 二、实验探究(二) 三、验电器
1、摩擦起电 1、两种电荷:正电荷 1、原理
2、物体带电 负电荷 2、构造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3、使用
当堂检测见课件。
课件17张PPT。第一节 电是什么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现代家庭的厨房里,有多少电器呀一、电与生活电灯使城市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二、两种电荷1、探究摩擦起电现象(1)摩擦过的塑料梳子
能 轻小物体。吸引(2)将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自来水细水流,水流会 弯曲?结论 1、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作摩擦起电.2、探究电荷的种类
和相互作用规律(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象
(2)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象
(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象
排斥排斥吸引结论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各自所显示的电性不同,后来人们发现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并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规定为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 ,
异种电荷相互 。
排斥吸引交流与讨论1、若甲、乙两带电棒互相排斥,则( )
A、两棒一定都带正电
B、两棒一定都带负电
C、两棒带同种电荷
D、两棒带异种电荷C随堂练习2、小红将塑料布笔杆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去吸引碎纸屑时,发现纸屑并不是被笔杆一直吸引着,而是先被吸引上来,然后又很快跳离笔杆,这是由于( )
A、纸屑与笔杆接触时发生了正负电荷中和的缘故
B、纸屑与笔杆接触后使它们带上了异种电荷的缘故
C、纸屑与笔杆接触后使它们带上了同种电荷的缘故
D、以上说法均不对 c3、某地地毯厂在纺织地毯时,往纺织物中夹杂一些短小的不锈钢丝,这样做的原因是( )
A、使地毯结实耐用 B、使地毯闪亮美观
C、有利于泄放静电 D、有利于传热散热C随堂练习4、市场上出售一种可以滚动的毛刷,当毛刷在衣物上擦刷时,可以把灰尘和微小脏物吸到刷内,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是:
(1)——————(2)————————摩擦起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5.用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张开,则.( )
A.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B.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后来带负电
C.验电器先后都带正电
D.验电器先后都带负电
6.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
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
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