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只有一个地球 课件(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只有一个地球 课件(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0-18 22:4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只有一个地球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晶莹、和蔼可亲”等词语。学习目标1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说明文
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从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可以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知识链接 会写的字
生字学习 多音字
薄báo:薄饼 薄被
bó:薄雾 薄利多销
bò: 薄荷扁piān:一叶扁舟
biǎn:扁担 扁豆供ɡōnɡ:提供 供不应求
ɡònɡ:供奉 供认不讳词语学习晶莹:光亮而透明。
造句:魔法师拿出了一个晶莹的水晶球。
和蔼可亲:指态度温和,容易让人接近。和蔼,和气。
造句:张老师和蔼可亲,同学们都喜欢他。
资源: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造句:川西高原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词语理解矿物:地壳(qiào)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化合物和单质,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
造句:地壳中有石油、煤、天然气等许多有开采价值的矿物。
威胁:使遭遇危险。
造句:洪水正威胁着整个村庄。
指望:一心期待;盼望。
造句:乡亲们都指望着今年能有好的收成。
目睹:亲眼看到。
造句:他所目睹的灾难现场远比想象中的惨烈。 近义词遨游—(漫游)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渺小—(微小)  恩赐—(赏赐) 
慷慨—(大方) 节制—(控制) 
随意—(任意) 反义词和蔼可亲—(冷若冰霜)  渺小—(伟大)
无私—(自私)  慷慨—(吝啬) 
晶莹—(晦暗) 词语辨析 恩赐 赏赐
相同点:两个词都有“给予钱财或物品”的意思。
不同点:“恩赐”原指封建统治者为笼络人心而给予赏赐,现在泛指因怜悯而施舍(多含贬义)。“赏赐”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把财物送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
运用示例:
1.这些资源不是上帝的(   ),是大自然给予的。
2.赏罚分明,无功不得受(   )。恩赐赏赐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请大家先自己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整体感知①宇航员眼中的地球美丽而壮观。
②地球是渺小的。
③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
④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⑤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保护地球。 (2)联系主要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虽然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却显得非常渺小。她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她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作者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地球。(3)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宇航员在太空中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地球正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
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说明地球既可爱又容易破碎,号召我们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1.阅读第1自然段,思考:本段最后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解读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这样写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阅读第2~4自然段,思考:怎样理解第4自然段中“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这句话?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结合前文对“矿物资源”的阐述,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枯竭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提醒。 3.阅读第5~7自然段,思考:第6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有何作用? 运用了作引用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至少”一词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同时,“至少”还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这样说明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 4.阅读第8、9自然段,思考:如何理解第8自然段中宇航员的这一感叹? 宇航员的这一感叹与前文照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一词形象地指出了人类对地球的伤害。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保护地球的紧迫性。1.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cuǐ)璨(càn)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3.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kānɡ)慨(kǎi)地提供矿产资源。佳句积累(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拟人)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指用有科学依据的数字来说明事物或事理的说明方法。恰当地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使读者对所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一目了然,获得具体、深刻的印象。如本文“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一句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地球在茫茫宇宙中的“渺小”,使读者看后有清晰、直观的感受。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时,要注意所给出的数据要有科学依据,切忌随意捏造;数据应准确无误,即使使用概数,也要力求近似。写法借鉴1.表示看的词语。
表示向远处看:遥望、远眺、极目、瞭望
表示向下看:俯视、鸟瞰、俯瞰
表示向上看:仰望、仰视
表示向四周看:环视、环顾、扫视、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表示集中注意力地看:注视、端详、凝视、目不转睛
表示粗略地看:浏览
拓展延伸2.宇航员眼中的地球。
地球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得无可比拟。以前不知道文学描写中“美得让人窒息”是什么情形,而此时我真的是屏住呼吸,久久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激动得不得了。
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她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上的仙女缓缓飞行。
…… 地理知识告诉我,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覆盖着海洋,我果然看到了大片蔚蓝色的海水,浩瀚的海洋骄傲地披露着广阔壮观的全貌,我还看到黄绿相间的陆地,连绵的山脉纵横其间,我看到我们平时所说的天空,大气层中飘浮着片片雪白的云彩,那么轻柔,那么曼妙,在阳光的普照下,仿佛贴在地面上一样。海洋、陆地、白云,它们呈现在飞船下面,缓缓驶来,又缓缓离去。
(节选自杨利伟《天地九重》) 同学们,当今天养育华夏儿女的长江,黄河以浑浊的河水向我们诉说它们悲哀的时候,我们的明天是否还有绿水青山相伴呢?大自然的警钟已经敲响,我国已经把环保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每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更让我们感到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眼中美丽的地球吧!课堂小结结构图示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外观:美丽而渺小资源有限:正面临枯竭的威胁别无去处:无法移居到其他的星球精心保护:既可爱又太容易破碎保护环境真爱地球1.《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以 的形式,从
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 ”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 。?
2.课文从 引入,接着从 、 、
三个方面来说明 的事实,最后告诉人们 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测试科学小品文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宇航员遥望地球时的景象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拥有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保护生态环境只有一个地球精心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1.默读课文。跟同学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课后习题 课文从宇航员遥望地球引入,接着从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呼吁人类应该保护地球。 
宇航员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是一个晶莹的球体,裹着水蓝色的“纱衣”,它既是人类的母亲,又是生命的摇篮,既美丽壮观,又和蔼可亲,没有它,就没有人类和生命;说地球容易破碎,是因为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就像大海里的“一叶扁舟”,而且地球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和随意毁坏,地球很容易受到破坏,就会给人类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
所以宇航员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的词语,再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1)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2)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至少”一词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同时,“至少”还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3.举例说一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课文运用了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如:
(1)“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的渺小。
(2)“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举出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有限。
(3)“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列举数字,说明在这个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4)“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把地球与宇宙相比,说明地球渺小。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