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生物多样性(1)》重点归纳与精析提升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生物多样性(1)》重点归纳与精析提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0-18 10:0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节《生物多样性(1)》重点归纳与精析提升
【知识梳理】
1.单细胞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 内完成。
2.常见的单细胞植物: 和小球藻。 尽管有鞭毛,能运动,但它有 和 ,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衣藻不是动物而是 。
3.常见的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和 。它们 自己合成有机物,必须从外界 食物。
4.多细胞生物:由许多细胞构成的,肉眼看到的生物一般都是 生物。
【知识广场】
变形虫
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于原生动物,主要生活在清水池塘或水流缓慢藻类较多的浅水中,甚至在泥土中也可找到。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没有固定的外形,可以任意改变体形,因此得名。它们一般是以单细胞藻类、小型单细胞动物作为食物。当碰到食物时,变形虫会伸出伪足进行包围,由细胞质里面的食物泡消化。消化好的食物会进入周围的细胞质中;不能消化的物质,就会通过质膜排出体外,称为排遗。
变形虫这一家族有不少种类,例如孔虫、夜光虫、放射虫、太阳虫、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痢疾内变形虫寄生在人的大肠里,能溶解肠壁上的细胞,引起“阿米巴痢疾”,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不能小看它。变形虫等原生动物,可以作为判定水质污染程度的指标动物。
【精选例析】
【例1】单细胞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结果是(  )
A. 生物种类增加
B. 生物个体数目增加
C. 生物个体细胞数目增加
D. 生物个体长大
【解析】 细胞分裂会使细胞的数目增多,因为是单细胞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多也就是生物个体数目的增加。
【例2】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  )
A. 细胞含有叶绿体
B. 折光的结果
C. 细胞含有叶绿素
D. 食物中有绿色藻类
【解析】 草履虫除个别种类体内有藻类共生外,绝大多数不含有叶绿体,身体呈现绿色与食物有关。草履虫在水中取食细菌和单细胞的藻类,当所食的藻类较多时,食物泡呈绿色,草履虫的体内有大量的食物泡,所以身体呈现绿色。
【例3】 草履虫和衣藻这两种生物的最根本区别在于(  )
A. 是否会运动  B. 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C. 是否由一个细胞构成  D. 是否生活在水中
 草履虫和衣藻都是单细胞生物,都生活在水中,草履虫用纤毛运动,而衣藻用鞭毛运动。所以从是否会运动、是否由一个细胞构成及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无法区分它们。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是单细胞动物;衣藻属于单细胞的藻类植物,两者的根本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即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本题以代表性生物为例,考查单细胞动物和单细胞植物的区别,同学们在解题时应指出各种不同点,然后再指出其本质区别。
【重点归纳】
1.单细胞生物结构非常简单,一般生活在水中,为生命起源于海洋提供了重要依据。
2.单细胞生物一般都有运动器官,如衣藻靠鞭毛运动,草履虫靠纤毛运动,变形虫靠伪足运动。
3.单细胞动物和单细胞植物的根本区别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的有机物质。
【巩固提升】
1.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体形的大小
B. 生殖能力的强弱
C. 能否适应环境
D. 细胞是否有分化现象
2.草履虫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部分代谢废物排到体外的结构是(  )
A. 口沟  B. 伸缩泡
C. 胞肛  D. 食物泡
3.单细胞生物的主要特点是(  )
A. 个体微小
B. 由一个细胞构成
C. 生命活动全部在一个细胞内进行
D. 以上三项都是
4.下列单细胞生物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5.观察某单细胞生物的正确方法是(  )
A. 用肉眼观察
B. 用放大镜观察
C.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D.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6.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
7.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体形的大小
B. 生殖能力的大小
C. 细胞是否有分化的现象
D. 适应环境的能力
8.观察衣藻和草履虫的临时装片时,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的原因是(  )
A. 不便于对光
B. 不便于调节粗、细准焦螺旋
C. 不便于画生物图
D. 容易使装片里的水溢出,从而影响观察
9.草履虫属于动物,而不属于植物,其主要依据是(  )
①草履虫的细胞结构中没有细胞壁 ②草履虫能自由运动 ③草履虫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 ④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很灵敏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10.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应在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纤维,这是为了(  )
A. 供草履虫附着
B. 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
C. 为草履虫提供食物
D. 有利于草履虫呼吸
11.1945年夏天,一架横渡太平洋的客机不幸中途失事,跳伞到一个荒无人迹的孤岛上的乘客们从海边捞取藻类植物充饥,因而得以生还。他们所吃的藻类可能是(  )
A. 小球藻和衣藻  B. 衣藻和硅藻
C. 水绵和衣藻  D. 海带和紫菜
12.下图是衣藻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1具有      作用;结构5是      ,具有      作用。
(2)将衣藻归类为植物,是因为它的细胞结构中具有      。
(3)结构2是      。
13.下图是某水域三种单细胞藻类一年内群体数量的变化曲线图(分别用Ⅰ、Ⅱ、Ⅲ表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藻类Ⅰ的数量总是最多
B. 8月水温较高,最适宜三种藻类的生长
C. 三种藻类对季节变化的反应几乎相同
D. 4月三种藻类合计的数量最多
14.小亮采集了一些标本,带到实验室,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把观察到的5种生物绘制下来(如图甲所示),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如图乙所示)。
已知②为细菌,写出图中其余序号所代表的生物:
①      ;③      ;④      ;⑤      。
15.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小明同学在两片载玻片上都滴加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好氧的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      (填“表”或“底”)层吸取。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目的是      。
A. 刺激草履虫  B. 给草履虫供氧
C. 连通两个液滴  D. 杀死草履虫
(3)用镊子夹取一点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如下(填“有利”“有害”或“既无利也无害”):
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
③若左、右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不明显,则该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既无利也无害。
第6节《生物多样性(1)》重点归纳与精析提升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1.单细胞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2.常见的单细胞植物:衣藻和小球藻。衣藻尽管有鞭毛,能运动,但它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衣藻不是动物而是植物。
3.常见的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和变形虫。它们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
4.多细胞生物:由许多细胞构成的,肉眼看到的生物一般都是多细胞生物。
【精选例析】
【例1】答案D
【例2】C
【例3】答案C
【巩固提升】
1. (D)2. (B)3. (D)4. (C)5. (D)
6. (A)7. (C)8. (D)9. (A)10. (B)
11. (D)
12.
(1)运动作用;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
(2)叶绿体。
(3)伸缩泡。
13. (D)
【解析】 三种藻类对季节变化反应不同。藻类Ⅰ从4月起明显减少,5月后少于藻类Ⅱ;藻类Ⅱ随温度升高而增多,藻类Ⅲ数量变化不明显。4月三种藻类的总量最多。
14.①酵母菌;③病毒;④草履虫;⑤衣藻。
【解析】 上述五种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病毒,有细胞结构的是草履虫、衣藻、酵母菌和细菌,将这四种生物进行分类,细菌单独归类,酵母菌有细胞壁、无叶绿体,草履虫无细胞壁,衣藻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15. (1)表(填“表”或“底”)层吸取。
(2) C。
(3)①有利刺激。
②有害刺激。
③既无利也无害。
【解析】 (1)好氧的草履虫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氧气,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此处聚集着大量的草履虫,因此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过程中,常常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取材。(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因此在实验中要将该物质放在培养液的一边,并连通载玻片上的两个液滴,通过观察草履虫对该物质的反应(是躲避该物质还是趋向该物质)来判断该物质对草履虫是有利还是有害。(3)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放置该物质,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草履虫趋向该物质),而1号载玻片液滴中的草履虫无此反应,则说明该物质对草履虫是有利刺激;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草履虫逃避该物质),而1号载玻片液滴中的草履虫无此反应,则说明该物质对草履虫是有害刺激;若左、右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不明显(既不趋向也不逃避),则说明该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既无利也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