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升华和凝华 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4.4 升华和凝华 说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1-13 20:5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升华和凝华》说课一、教材分析二、学生分析三、教法和学法分析四、教学设计分析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升华和凝华是八年级第四章物态变化第四节的内容,属于物质这个一级主题下的第一个二级主题,为九年级的关于物质的结构和属性的学习作好准备。本节课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由此让学生完整的知道物质形态的六种变化,并达到课标要求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和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2  内容结构和教材特点本课内容线索依然禀承了现象→分析→现象(实践)的过程。由于升华和凝华过程不容易被注意到,一般只能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推断。本节要从生活实例入手,尤其注意区别凝华与凝固、凝华与液化的现象。3、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
 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
  能简单解释常见的升华吸热的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碘的升华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面对挫折的健康心理、意志和品质。4、说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升华、凝华现象,系统整理本章知识
难点:分析升华、凝华现象 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物态变化知识,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应在本节课注重强化学生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以及帮助学生辨清易混淆的物态变化。 学法     教法实验探究式为了实现“以物理教学目标为中心,目标导学为核心,反馈矫正为手段,自主能力发展为主旨,先学后教为方法”的教育指导思想,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本节课采用“纲要导学,自主建构”的教学模式,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其结构为:
新课导入→确定目标→课内导学→尝试诊测→课内探究→达标测评知识结构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说明
认识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演示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
观察、分析
(升华和凝华的条件)
动态观察,创设情景,激发思维
分析升华与凝华现象
出示“烧黑的灯泡”,提出问题:灯为什么是黑的?(引导分析物态)
观察、讨论,回答
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升华和凝华现象
展示几种现象。
引导有关现象的区别
利用前面的方法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整理六种物态变化
出示物态变化关系图
分析完成93页的想想议议(加填物态变化)归纳,小结
知识结构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说明
认识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演示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
观察、分析
(升华和凝华的条件)
动态观察,创设情景,激发思维
分析升华与凝华现象
出示“烧黑的灯泡”,提出问题:灯为什么是黑的?(引导分析物态)
观察、讨论,回答
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升华和凝华现象
展示几种现象。
引导有关现象的区别
利用前面的方法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整理六种物态变化
出示物态变化关系图
分析完成93页的想想议议(加填物态变化)归纳,小结
达标训练
1. 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吸放热情况。
A. 碘变成紫色的气体B. 卫生球变小了C. 霜的形成D. 雾、露的形成E.水结冰F.夏天衣服被晒干G.冰化成水H.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I.冬天玻璃窗内表面结一层冰花
2.仔细观察下列图形并做出解释
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它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温度可达78.5℃,如果将它放在空气中,会长出如图的冰状胡须。
3.思考题: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试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板书设计:
升华和凝华
1、概念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吸热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热
2、现象
初态——————→末态 物态变化
A
B
C
D
3、六种物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