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9课
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总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学习目标 读一读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孙中山领导的几次武装起义;掌握武昌起义的基本过程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培养观察和想象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搜集资料以及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学习革命志士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难点: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 (在课文中标画)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的时间?地点?人物?意义?
2、安庆起义的时间?地点?人物?结果?
3、镇南关起义的时间?地点?人物?结果?
4、广州黄花岗起义的背景?时间?地点?过程?结果?意义?
1、萍浏醴起义(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意义:1906年冬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2、安庆起义(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结果:1907年安庆徐锡麟、秋瑾安庆起义因寡不敌众,徐锡麟死难,秋瑾在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3、镇南关起义(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结果:1907年广西镇南关孙中山、黄兴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起义最终失败。1907年12月,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镇南关起义的旧址起义军攻占的镇南关右辅山炮台。数百名起义军在此与四千名清军激战七天七夜。4、广州黄花岗起义(1)背景:
(2)时间:
(3)地点:
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起义。会后,孙中山赴欧美各国募集起义经费,黄兴到香港设立统筹部,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4)过程:(5)结果:
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他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6)意义: 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七十二烈士墓返回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安庆起义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活动探究一这四次起义的共同点是什么?为什么?共同点:这四次起义都是以失败告终的,革命党人为此流血牺牲因为起义准备得不够充分,发动的时机不够成熟,被人告密等等二、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力量?过程?成果?影响?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背景: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共进会会长
孙 武文学社社长
蒋 翊 武2、时间、地点:1911年10月10日,武昌3、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4、过程: 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然后步炮联合,进攻总督衙门。5、成果: 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汉阳、汉口向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6、影响: 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辛亥革命
(1911)7、辛亥革命的意义: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活动探究二:孙中山的革命历程目的: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写作评介人物、熟悉电脑和独自探讨问题以及协作等方面的能力。任务:1、探究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2、认识孙中山先生童年
3、孙中山先生的贡献
4、孙中山革命的局限性1、民族、民权、民生,合称“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孙中山1866年出身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并自命为洪秀全第二。
3、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定“三民主义”为政治纲领,亲自参与领导镇南关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等。
4、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盗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堂检测1、下列革命党人武装起义中,孙中山亲自领导的有( )
(1)萍浏醴起义 (2)镇南关起义
(3)安庆起义 (4)广州黄花岗起义
A(1)(2) B(1)(3)
C(2)(4) D(3)(4)C2、《1911年再读辛亥革命》中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实现了革命目标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帝制D3、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黄花岗起义B答疑解惑(学生提问,合作解答)目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故今日之责,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