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4《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0-18 18:2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七年级上

四单元 14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新知导入
同学们,本文记叙了“我”小时候
在一座悬崖上发生的故事,从中学
到的影响“我”个人一生的经验。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
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
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
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
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新知导入
本文是莫顿·亨特晚年写的回忆自己八岁
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儿时的莫顿·亨特
体弱多病,性格怯懦,他时常为此感到羞
愧,也时常因此受到同龄孩子的欺侮和蔑
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没有人能够给他
真正的快乐。那次爬悬崖的经历,却让他
从父亲那里学会了自信,学到了克服困难
,实现远大目标的方法。他把这一经验推
而广之,成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成为
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知背景
新知讲解
知作者
莫顿·亨特(1927—1983),美国作
家 、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
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
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抵近侦察任务。
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
的著名作家。




新知讲解
记拼音
耸立
jiè
纳罕
h?n
sǒng
啜泣
chuò
训诫

屡次

迂回
凝视
níng
着眼
zhuó
新知讲解
记拼音
哄笑
zhuó
目眩
xuàn
hōng
嶙峋
xún

lín
抽噎

嶙峋
恍惚
huǎng
翼翼
yì yì
训诫: 耸立: 纳罕: 啜泣: 心惊肉跳: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瘦骨嶙峋:
新知讲解
解词语
告诫,教导。
高高地直立。
诧异,惊奇。
抽噎(yē) ,抽抽搭搭地哭
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头发晕,眼睛发花

形容举止小心谨慎,丝毫不敢
疏忽的样子。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新知讲解
解文题
诗题意思:本文记叙了
“我”小时候在一座悬崖上发生的故事,从中学到的影响“我”个人一生的经验。
1、这个题目的含义及其作用?
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是本文的“文眼”,“走一步”是起点,“再走一步”是发展和深入。文章的标题,富有意蕴,引人入胜,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思考。
新知讲解
解题目
2、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新知讲解
知文脉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
(3)去爬悬崖的都有谁?
(4)“我”遇到了怎样的麻烦?
(5)最后“我”是怎样脱险的?
一、起因(1—5)别处花样,去爬悬崖。
二、经过(6—17) 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三、结果(18—28)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
四、启示(? 29? )分解困难,赢得胜利。
3、把握课文结构,按照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启示给课文划分段落。
遇险
脱险
感悟
新知讲解
明文意
4、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
本文记叙“我”悬崖脱险一事。
5、从第一部分中我们可以得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我”体弱多病,常受到母亲“不要冒险”的警告。
可以看出我:(乖、懦弱、胆怯)
新知讲解
6、我们所爬的悬崖有什么特点?
明文意
悬崖
高:(耸立)
陡:(几近垂直的墙)
险:(底部杂乱的岩石)
渲染
衬托
身体瘦弱
8、在攀爬过程中,我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山高崖陡
内心的恐惧
攀爬困难
新知讲解
7、文章第一部分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写我冒险登上悬崖面临的困难。
明文意
新知讲解
明文意
心理:被抛弃的委屈、受嘲笑的羞辱、不知所措的迷惘;强烈的是恐惧感。
9、读第二部分,划出描写“我”的心理状态的词语。这些词语描写出“我”当时的一种什么状态、心理??
犹豫不决、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跳动、吓坏了、
阵阵晕眩、天旋地转、神情恍惚,害怕。
新知讲解
明文意
要点是:(1)不敢爬下去,怕掉下去摔死;
(2)不敢爬上去,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高更陡。
10、说说我为什么在崖顶进退两难?
11、说说“我”脱险的过程。
(1)杰利带来了我父亲。(听到)
(2)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安慰我。(我大哭)
(3)父亲教我把左脚踩住岩脊下面突出的石头。
(看起来能够做到)
(4)父亲教我把右脚移动到右边一个落脚点。(我照做了)
(5)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最后踩到底部零乱
的岩石,扑进爸爸的臂弯。 (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12、小结归纳:我是怎么一步一步脱险的?
脱险
父亲做法:
心理变化:
鼓励我,指导我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脱险。
害怕
能够做到
不停下考虑
产生了巨大成就感
父亲做法的意义:
作为家长,当孩子同到困难时,要给以鼓励指导,
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孩子自己走路,在这过程中,
不断成长成熟。
经验:
面对困难,要轻松的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
新知讲解
明文意
明文意
13、通过本课的学习,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我们难免会因为前路漫长、目标远大而产生畏难情绪,把可能但不必然的风险扩大化,从而畏缩不前,甚至逃避。这时候,把事情化整为零,不去想最远的目标,而是从最切近的事情做起,只关注近期目标,一步步做来,积小步而成大步,慢慢就能达成最远的目标。
拓展提高
1、“八年来‘我’一直有病”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课堂作业
2、“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什么?
3、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你最不喜欢哪个?
为什么?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