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用圆规多次画圆,领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2.通过阅读课本、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的组成部分及探究圆的特征。
【教学重点】在尝试中学会用圆规画圆,在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导学单、圆规、尺子、剪好的圆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出示屏幕)把屏幕上的图形分类,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二、欣赏图片,领略圆的广泛应用。
1.寻找生活中的圆。
2.欣赏老师收集的图片。(课件播放)
三、课堂展示,梳理课前自学成果。
1.揭示课题,明晰目标。
师:同学们,有人说因为有圆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和神奇。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探究圆的奥秘——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师:通过课前自学,你们知道这节课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
生:……
屏幕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2.组内学习,纠错补充
师:同学们,通过课前自学,你们有哪些收获?存在什么疑问?请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讨论,纠错补充。
提出小组学习要求(屏幕出示)
3.展示反馈,梳理新知
(1)反馈一:在尝试中学会圆的画法。
A通过借助圆形物体画圆和剪圆的活动中,引导学生比较得出:圆是曲线图形,以前学过的图形是直线图形。
B通过课前用圆规多次尝试画圆,课中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总结出用圆规画圆的要领和基本的方法步骤:定点——定长——旋转。
(2)反馈二:在阅读中认识圆的组成
在课前阅读课本、课中展示反馈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图形,描述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
(3)反馈三:在操作中探究圆的特征。。
(1)动手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你发现圆的半径、直径分别有什么特点?
你是怎么发现的?
预设,在探究半径和直径的特征时,大部分学生是通过画、折、量的方法
得到,这里注意引导学生用推理的方法得到。
a在同一个圆中,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直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b在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是1/2。
(2)你发现圆还有哪些特征?。
主要引导学生发现:a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直径,有无数条。
b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四、新知检测
1.辨一辨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 ??( ???????)
(2)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
(3)两端都在圆上线段是直径。( ?????)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 ???????????)
2.填一填(单位:m)
r
0.24
?
a
d
?
10
?
3.找一找
怎样找出导学思考一1中圆的圆心,动手试一试。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