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第1课 孔子与老子孔子(前551-479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出生没落贵族家庭,30岁开始创办私学,曾做过小吏,直到50岁才相继任鲁国司空、司寇。后弃官,开始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晚年他回到鲁国,全力从事教育文化事业。整理出《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等典籍。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记录的《论语》一书中。1、时间:
2、地位:
3、主要经历:春晚鲁国人思想家
政治理论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分三段“仁”、 “礼”1、思想核心:(1)“仁” ------ 仁者爱人统治者:平常人:怎样做? P2教材统治者: 要体察民情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平常人:理解体贴他人,和谐人际关系
行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百姓--自己亲人、其他人“仁”、 “礼”1、思想核心:(2)“礼” ------ 克己复礼A 含义:B 主张:认为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
的要求。而“礼”是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正名,恢复周礼材料:孔子对鲁国大夫季氏越级用天子才能享用的8排64人规格的乐队在庭奏乐舞蹈大为不满,感叹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思考仁礼爱人忠恕为政以德克已复礼正名仁与礼的关系?“仁”“仁者爱人”道德、修养内在自觉
自律“礼”“克己复礼”规范、准则外在约束
他律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请谈谈你对他这种思想的认识。认识:A、“仁”的思想在实质上是要维护奴隶主统治,
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对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美德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影响。
B、“礼”的思想的实质是恢复奴隶社会的等级秩序,维护奴隶制,这在春秋时期奴隶制度已经逐渐走向灭亡的历史条件下,显然具有保守的一面。核心: “仁”即“仁者爱人”;“礼”即“克己复礼”2、政治思想:①“为政以德”,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 ②以“礼”治国,改良政治儒家思想的“以德治民”与现代的“以德治国”有何区别与联系?联系:二者都强调道德在治国中的作用,具有一致性。
区别:
A、德治的内容不同。前者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为基本内容,形成了上下尊卑的封建等级制度;后者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
B、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后者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
C、儒学的“德治”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治”;而今天的“德治”是在肯定“法治”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把“德治”和“法治”看作同等重要意义的“德治”。
……3、哲学思想:4、教育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重视人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教育对象---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如何认识:
A、对鬼神存在敬畏思想,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反映了当时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现象认识不足;
B、但它强调关注现实社会,把解决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孔子的“人本”精神。 1、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7、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1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论语名句思考:孔子在文化教育领域的贡献有哪些?②整理典籍,保存文化遗产。
——《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乐》(佚失) ③创立儒家学派,对中国影响深远;① 兴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状况,积累宝贵教育思想;1、在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未受到太多重视,2、汉代以后经历到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3、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颠簸流离,
游说列国,
惶惶如丧家之犬
不可终日。” 1、 “仁” “礼”学说为何在春秋晚期不受诸侯国君的欢迎呢?2、为何儒家思想能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孔子的思想为什么在当时不会受到太多重视? 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而且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争霸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
B、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归根结底,孔子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的根本原因是他的思想未适应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曲阜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孔子故里。西方学者将孔子与耶稣、释迦牟尼齐称为“世界三圣”,以赞扬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因而孔子故乡曲阜便被誉为“东方圣地”。 学。科。网2008年祭孔大典的精彩瞬间大型史诗电影《孔子》孔子思想对世界的影响:
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1793年,法国大革命起草《人权与公民宣言》,就引入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导。
1993年,世界宗教哲学大会在芝加哥通过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大会又将这句话尊为全人类都应照奉的普世原则。欧洲启蒙思想家
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孔子在柏林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思想之伟大。 2004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孔子出国”2004年6月22日非洲首家孔子学院落户肯尼亚 2005年2月18日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至2006年9月,我国已在46个国家和地区建了108所孔子学院和12所孔子课堂 。孔子参见老子图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生活于春秋时期,楚国人,曾任东周王室的图书馆馆长。但有关老子本人的记载留下得不多,这就给后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想像空间,有关老子的传说不胜枚举,种种遐想赋予了老子众多的神秘色彩 。老子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 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简介 《道德经》又称《老子》, 全书只有5000多字,却几乎涉及了当今社会的所有问题,涵盖了很多妙义----这也就是几年前美国《纽约时报》将老子列为古今10大作家之首的原因所在。从1816年至今,出版的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两种新的译本问世。在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道德经》排名第二。因此,虽然老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老子和他的《道德经》一直活跃在许多人的身边,有关老子的研究几乎成了一个世界性话题。那么,《道德经》到底讲了些什么呢?☆ 春秋楚国人
☆ 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老子博学多识,精通礼法,熟悉各种典章制度。孔子曾专门向老子请教过有关“礼”的知识。
2、《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战国时期到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一直流传至今。1、哲学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二)老子思想哲学思想特点: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如 高下、难易、贵贱等。 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智者的低语2、政治思想:倡导“无为而治”1、哲学思想(1)“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2)特点: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2、政治思想(1)主张:“无为而治”、“愚民政治”(2)影响: 积极、 消极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认识它的影响?含义:所谓“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如此方能取得“无不为”的效果。影响:这种思想强调人的作为要符合规律,顺应自然,在历史上对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产生了积极作用;对今天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也有借鉴作用;但老子主张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时代,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欲取先予 欲擒故纵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大器晚成 功成身退《老子》名言欣赏:——老子《道德经》儒家道家仁、礼、
为政以德改良政治无为而治道是万物本原
辩证法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注重学习方法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复习巩固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D 名言要与书博会的主题相一致,所以选②④。1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使市场秩序一片井然。吴杨贩子“不敢朝饮其羊。”(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增加重量)。下列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孔子关注民生
B.当时商业有一定发展
C.当时商业实行官营,禁止私营
D.孔子主张“诚信”【解析】C 材料反映的是商业受官府的管理,并不是实行官营,禁止私营 。2右图是故宫里的一块牌匾,其中蕴含的思想来自于
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解析】B养心殿中的“中正仁和”匾是雍正所书,是说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是帝王对自身行为准则的高要求。儒家思想核心。清朝皇帝来警示自己的言行举止,能激励自己做个好皇帝,成为一代名君.34.近几年,每年的9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现场向全世界直播祭孔活动,孔子的声誉一次次响彻世界,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也一次次声名远扬。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阻碍,重新组织类似活动是一种历史倒退
B.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要以此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C.儒家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要始终继承其全部内涵
D.民族崛起需要强有力的民族文化底蕴支撑,需要重新认识儒学并继承其精华D5.孔子周游列国,宣扬“仁政”的主张,其“仁政”思想的实质是
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 B.建立封建统治的基础
C.维护劳动人民利益 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D6.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孔子,西方许多国家都以孔子诞辰日9月28日为本国教育节。下列属孔子思想精华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③有教无类 ④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面对春秋晚期的社会巨变,孔子提出了“正名分”的主张,其主要意图是
A. 按照周礼把当时混乱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
B.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以避免各家各派的争论
C.要求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地位,使他们号令诸侯时名正言顺
D.统治者推行“仁政”,以博取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CA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A.“兼爱”和“尚贤”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
【解析】B 当今世界存在矛盾和冲突,而孔子的“仁”和“德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8【解析】C 从“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可以看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统治者应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1老子思想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的是①无为而治,知足不争②克己复礼,主张正名③小国寡民,结绳而用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C23、老子与孔子思想观点的相似之处是
A.都主张体谅百姓,不要过分压迫 B.都主张恢复周礼
C.都否认天命论
D.都强调贵贱有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