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18 颐和园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神清气爽、横槛”等词语。学习目标1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3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颐和园
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乾隆十五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光绪十二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知识链接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290.8公顷,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内殿堂楼阁、亭台水榭三千余间。佛香阁是全园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金碧高耸;昆明湖水天空阔,旖旎动人,清朝乾隆皇帝诗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浩渺烟波中,神山仙岛鼎足而立;十七孔桥宛若飞虹,跨向绿水之中。颐和园构思之巧妙、建筑之精致,集我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
会认的字
生字学习 会写的字
几 多音字
佛jī:几乎 窗明几净
jǐ:几千 几次三番fú:仿佛
fó:佛香阁 立地成佛形近字
郎(新郎)
廊(走廊)裁(裁剪)
栽(栽树)提(提议)
堤(堤岸)驻(驻扎)
柱(石柱)词语学习词语理解神清气爽:(成语)形容人神情清秀,气度爽朗。
造句:置身于这如画般的西湖边,我感到神清气爽。
橫槛:文中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杆。
造句:颐和园长廊的横槛上有许多五彩的画。
耸立:高高地直立。
造句:大河的两岸群山耸立。葱郁:葱茏,形容树木青翠茂盛。
造句:这里的树丛非常葱郁。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造句:雪后初晴,玉树琼枝,掩映如画。
隐隐约约:(成语)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明显。
造句:江上隐隐约约飘来一阵歌声。
姿态不一:(成语)样子各不相同。
造句:这些泥人姿态不一,样子可爱。 近义词有名——(著名)
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金碧辉煌——(富丽堂皇)
葱郁——(葱茏)
姿态——(姿势) 反义词古老——(新潮)
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神清气爽——(昏头昏脑)
姿态不一——(千篇一律) 词语辨析姿态 姿势
相同点:都有“形象、样子”的意思。
不同点:“姿态”侧重于人的神态与气韵,常用来比喻态度,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姿势”侧重于身体或动作本身的样子,多用于人。运用示例:
1.黄山的云海( )各异,果然名不虚传。
2.写字时,如果( )不正确,就容易近视。姿态姿势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1.初读课文,回答:颐和园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整体感知 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美、大)。
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颐和园给人的总体印象。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具体描写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照应开头,写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赞美之情。 1.作者是怎样介绍长廊的?课文解读 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上介绍;抓住每一间横槛上五彩的画从内部介绍;抓住长廊两旁的怡人风景从外部介绍。 2.颐和园长廊上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3.“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说明了什么? 说明长廊两旁的花木品种多、数量多;“开”和“谢”是一对反义词,形象地说明了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的景色特点。
4.第3自然段按什么顺序,分别介绍了什么? 作者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分别介绍了佛香阁和排云殿。写佛香阁时,“耸立”一词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佛香阁的“高”;“一排排”使我们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积之广。 5.“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此句属于什么描写?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观察的?介绍了哪些景物? 这句话是景物描写。作者从俯视(向下望)的角度观察景物。重点介绍了树丛、琉璃瓦屋顶和宫墙,“黄、绿、朱红”等颜色,使人感受到一种古色古香的美。
6.第5自然段中,作者介绍了哪些景物?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 作者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和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桥洞多,“有十七个桥洞”;石柱多,“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狮子多,“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且“姿态不一”。描写园林建筑的词语:
富丽堂皇 雕梁画栋
古朴清雅 别具匠心
曲径通幽 描龙绣凤拓展延伸 今天,老师带大家游览了颐和园,了解了游览的顺序: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说明写作有一定的顺序。以后,我们不管去游览,还是写作,都要按照一定顺序。这也是我们能从这篇课文学习到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堂小结结构图示颐
和
园总体印象:美丽的大公园具体描写长廊:绿柱子、红栏杆、五彩画、花木万寿山山下仰望 佛香阁 排云殿山上仰视 瓦顶宫墙 游船画舫 城楼白塔昆明湖——堤岸 湖心岛 十七孔桥赞美:美景说不尽皇家园林博物馆当堂测试 课文写长廊主要写了长廊的( )、(
)、( )三个方面的特点;写万寿山先写从( )往( )看到的景物,再写从(
)往( )看到的景物;写昆明湖重点写的是( )。
答案:长 图画各异 花木繁盛 下 上 上 下 十七孔桥 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作者分别游览了哪些景点?
课后习题 按游览顺序。
分别游览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