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落花生(课件+素材)(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落花生(课件+素材)(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0-18 23:03:20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落花生许地山会认1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开辟、收获”等词语。学习目标1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课文揭示的道理。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作者介绍 许地山(1894—1941)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笔名落华生,生于台湾台南,祖籍广东揭阳。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留学美国、英国,赴印度研究佛学。回国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大学任教,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其创作的小说表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著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作品,翻译了《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等文学作品,编著有《印度文学》及《道教史》等。 花生又名落花生、双子叶植物,叶脉为网状脉,种子有花生果皮包被。历史上曾叫长生果、地豆、落花参、落地松、成寿果、番豆、无花果、地果、唐人豆。花生长于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
知识链接 会写的字
多音字
便词语学习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造句:你们去开辟空地种花生吧!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造句:野炊时,他这个“大厨”吩咐起我们来没完没了的。词语理解便宜:价格较低。
造句:这件衣服真便宜。
爱慕: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造句:雍容华贵的牡丹令人爱慕。
分辨:辨别。
造句:你能分辨出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吗?
多义词:开辟
①开拓扩展。
造句:他为自己从荒地上开辟出的花园而感到自豪。
②打开通路。
造句:我们又开辟了一条上山的新路线。
③是开创、创立。
造句:他的建筑设计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多义词:体面
①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造句:小红长得很体面,身材苗条,端庄而灵动。
②面子、身份、体统。
造句:他的这种行为有失体面。
③指光荣、光彩、面子上好看。
造句:哥哥找了一个很有体面的工作,大家都很羡慕。
近义词
开辟—( )   居然—( )   
吩咐—( ) 便宜—( )
希望—( )开拓竟然嘱咐低廉期望 反义词便宜—( )  
爱慕—( )昂贵嫌弃 词语辨析吩咐 嘱咐
相同点:都有“把想法告诉对方,希望对方照办”的意思。
不同点:“吩咐”是口头指派或命令,多指上级对下级下达指令,含有命令的成分,语意较重。“嘱咐”没有强制性,含告诫劝勉的语气,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比较委婉温和,还带有一种关心之意,通常指长辈对晚辈交代的话。 运用示例:
我参加了学校的夏令营活动,出发前妈妈(   )我要听老师的(   )。嘱咐 吩咐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朗读指导:朗读“居然”这个词语时,要读出喜悦之情。朗读指导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整体感知 学习本文,首先抓住“落花生”这条线索,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顺序理清文章结构。然后分析课文的重点“议花生”,反复读父亲的话,从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的对比中,感悟花生的内在美,并由物及人,体会做人的道理。 1.读教材第一部分(第1段),回答下列问题。
第1段的“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几个词语顺序有何作用?“居然”一词表现出了什么?课文解读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概括地写出了种花生的过程,几个词语的顺序不能颠倒。“居然”一词表现出“我们”收获花生的意外和喜悦。第一部分: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准备。 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母亲是一个热爱生活、民主、善于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人。 2.读教材第二部分(第2段),回答下列问题。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1)父亲与“我们”的对话说明了什么?
父亲与“我们”的对话表现出花生味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等好处,为下文揭示花生的内在美埋下了伏笔。 3.读教材第三部分(第3至15段),回答下列问题。 对比。赞美了花生不爱炫耀、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质。 (2)第10段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赞美了花生什么样的品质?
第三部分:写议花生,父亲对于花生内在品格的褒扬,使“我们”对平凡普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情。
1.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对比)
2.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关联词)
佳句积累借物喻人
本文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如“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作者借写花生表明自己要做像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人。借物喻人就是用某种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事物来比喻人的性格、气质、风度等,从而充分表达情感。写法借鉴 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必须要注意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首先,要写出物的特点,再由物联想到人的品质。要注意人与物的相近、相似之处,抓住两者相似的连接点。
其次,用恰当而得体的比喻可达到喻义深刻的效果。1.描写花生品格的成语。
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 谦逊朴实
不计名利 不图虚名 默默奉献
2.关于做人的名言。
好自夸的人没本事,有本事的人不自夸。
——缅甸谚语
自己脑子里只装满着自己,这种人正是那种最 空虚的人。
——莱蒙托夫
拓展延伸 3.歌颂奉献精神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本文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从而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本文作者用平实质朴的语言通过落花生娓娓道出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落花生内在秀美、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品质,正是我们需要的优良品德。课堂小结尝花生——做了好几样食品结构图示落花生议花生种花生、收花生——买 翻
播 浇 收获好处:味美 榨油 便宜特点:埋在地里;不好看,
很有用做像花生
一样有用
的人1.同学甲:我读了课文,了解到课文是按________的顺序来记叙的,围绕“花生”写了种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乙:在这组课文中我们学到了许多写作方法,比如本文就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在组织材料上有____有____,重点写了____花生,揭示了花生的品格: 。
3.同学丙:是呀,我们在以后的习作中要围绕文章的________来组织材料,才能使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测试事情发展 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借物喻人详略议 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中心思想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课后习题 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等内容。2.抄写第十自然段,再说说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花生最可贵的是:虽没有美丽的外表,却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无私奉献。 3.下面这两句话有什么含义,你是怎样体会到的?和同学交流交流。
(1)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花生没有美丽的外表,却有默默无闻、不计名利的可贵品质,父亲希望“我们”也能像花生一样具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2)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作者当时虽然年纪小,但从父亲对花生的评议中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而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