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我爱你,汉字1.会认13个生字。
2.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3.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产生对祖国汉字的自豪感。
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力所能及的事。活动目标 1.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让我们阅读提供的材料,再搜集更多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
2.搜集因为写错汉字、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或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活动任务 3.策划一次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如,调查招牌广告、电视字幕和书籍报刊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在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或者给有关部门写建议书,反映调查的情况,推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
4.书法是在汉字字体基础上形成的独特艺术门类。我们可以搜集一些书法作品,办一个书法展览,欣赏汉字的优美,还可以向班上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方法。材料解读 词语理解【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造句:他的父亲曾在国子监中任职。
【铭文】古代刻在碑版或器物上的文字。
造句:考古学家发现这些铭文虽然残缺不全,却也具有重大意义。
【造诣】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
造句:他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付之东流】(成语)把东西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造句:生意失败后,他的本钱也付之东流了。
【盖世无双】(成语)世界第一,独一无二。形容才能技艺很高,在当代无与伦比。
造句:项羽力能扛鼎,盖世无双。
【风韵】指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
造句:弟弟写的这首诗颇有古诗风韵。
【肃然起敬】(成语)恭敬地产生敬仰或钦佩的感情。
造句:参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后,这些英雄的事迹让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驰骋】(骑马)奔驰。
造句:牧人们骑着骏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造句:我们徜徉在书的世界,感觉棒极了。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造句:老师的语言具有无穷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材料探究《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甲骨文,殷商时代的文字。
(2)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
(3)篆书,有大篆与小篆之分。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是由李斯等人整理文字后改定的。
(4)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 (5)楷书,又名真书、正书,出现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一直沿用到今天。
(6)草书,秦隶的草化、连笔而成。
(7)行书,楷书的快写体,介于草、楷之间。 材料探究《甲骨文的发现》
联系上下文总结这件“大事”是什么事,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件“大事”指王懿荣在偶然间发现了甲骨文。不直接交代是什么事,起到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的作用。2.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我认为我们在使用汉字时要认真仔细,避免因粗心而造成损失。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否则极容易出现错误,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一点值万金》
1.为什么说“一点值万金”?
把“乌鲁木齐”写成了“鸟鲁木齐”,这一点之差就使价值18万元的塑料袋变成了一堆废品,所以说“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
这幅图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对我们有何影响?
如今街头错别字现象非常普遍,街头广告和社区标语等常出现错别字。这些错别字影响了市容,污染了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应该从小就养成好习惯,不写错别字。图中“库”和“商”字都出现了错误,应该是“库存小商品”。《赞汉字》
这篇文章赞美了汉字的哪些特点?
第一行交代汉字的形体美和重要作用。第二行先讲汉字不仅形体美,而且读音也很优美,再介绍汉字书法,总起下文。第三行到第四行前半部分介绍篆书、隶书具有“古色古香”的特点,行书具有“流畅”的特点,正楷具有“端庄”的特点,狂草具有“奔放”的特点。第四行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汉字独创的对联形式。第五行进一步介绍对联的特点及其既言志又供观赏的作用。《书法作品赏析》
王羲之的《兰亭序》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各有什么特点?
王羲之的《兰亭序》气势连贯,取法自然,用笔自由又不失法度,线条流畅而富于变化,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字体严谨,用笔干净利落,瘦劲俊丽。历代学楷书柳体字的人多以它为范本,影响很大。《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1.第2段中这一连串的举例是想说明什么?
说明汉字具有灵性。从字的形体、词义上来诠释字的含义,进一步说明汉字形和意的紧密联系。
2.“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字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文字的情绪啊!”这个反问句的作用是什么?
强调汉字诱发了人调动语言文字的情绪。三个“有”字,更是将汉字的这种灵性发挥到了极致! 3.“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迷醉,我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汉字,并震惊于它的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夏夜星空作比喻,说明汉字字数众多、汉字文化浩瀚壮观,表达了自己无限钟情于汉字的感情。活动指导中国汉字的发展与演变 甲骨文?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印刷字体 电脑字体 →→→→↓←←←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 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 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年了,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
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甲骨文大家猜猜看?原来是十二生肖大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刻有秦国文字——大篆的石鼓小篆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图为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山刻石》。?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其疆域广而国事多,文书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杂,不便应用;加之,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统一。乃命臣工创新体文字。 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隶书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上图为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 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 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角变成有角。 一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磔的(磔:用笔向右下斜 )、一横一捺都拖着像刻刀一样的长长尾巴的隶书,这只是其中的一种。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 。 “隶书”始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为秦朝县之狱吏,因得罪于秦始皇而被投入云阳狱中。他在狱中苦心覃思十年,损益小篆,作隶书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采纳用之,遂拜其为御史。
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务多端,文书日繁,记录事务单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种比小篆更为省简、规范的文字,以便于书写和镌刻。由于当时改简小篆为社会亟需,势在必行,致使隶书这一比小篆规范得多的新的字体应运而生,得以面世。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文字因个人书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 。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即楷书出现了。图为楷书的创始人钟繇。 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 。 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图为用章草书写的汉木简。 “今草”是东汉(25--220)人张芝所创。下图为张芝写的草书。 “狂草”是唐代(618-907)人张旭所创。“狂草”极难辨认,但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下图为张旭及其狂草图。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 。 王羲之所书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图为《兰亭集序》的唐人摹本。 行书是一种实用与审美价值兼具的书体,魏晋(220-420年)时开始流行。图为最擅长写行书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电脑字体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在西方文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POP)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等,及更多的宋体之变形,如仿宋、扁宋等。并将各类汉字电脑化,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总结 通过研究中国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的发展起源于最初的甲骨文,经过了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直到当今的印刷字体和电脑字体。这既一部中国汉字渐变发展与演变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文化、中国文明的传承与演变的历史。 透过对汉字演变的研究,我看到了古人多姿多彩的汉字图形,懂得了汉字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演进历史,更用自己一颗虔诚而执著的心,感悟着古今文明的传承,文化的繁荣与兴盛。这是我的心得,也必将成为我继续探究浩瀚的中国文明历史的不竭动力。示例一:
关于汉字演变的调查报告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以线条笔画组成方块字,一字一义,形成丰富而复杂的词汇。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呢!为了让大家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热爱,并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点实事,我在电脑上查了一些资料,供大家阅读。
汉字的形成
传说文字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出来的,他根据万物的形象创造了汉字。这个故事说明汉字的出现与图画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最早的汉字都是象形文字。
活动示例汉字的演变
从早期的甲骨文开始,汉字经过几个阶段的变化,最终形成了横平竖直、四角方折的方块字,并流传下来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等优美字体。由于汉字是由弯折变化的线条组成,无论是刀刻,还是用毛笔书写,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各种汉字字体都产生过大量杰出的书法作品。
(1)甲骨文:古时候的人很迷信,遇到大事小事都要祈求神的旨意。他们用烧裂的龟甲或兽骨占卜,再把占卜的结果用还不太成熟的文字或符号刻在龟甲、兽骨上,这就是甲骨文。
(2)金文:到了青铜时代,文字经常被铸刻在祭祀用的青铜器上,古人把铜叫做“金”,所以这时的汉字就叫金文。
因为金文要先刻在陶土的模具上,再用来浇铸青铜器,所以笔画都比甲骨文圆润、厚重。 (3)篆书:金文经过整理,成为大篆。秦始皇统一汉字时,对各国使用的大篆字体进行简化,创造了小篆。小篆笔画转向平直,线条均匀,字形变为长方形,便于书写,从而奠定了方块字的形体基础,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4)隶书:秦汉时期,由于文字书写工作大量增加,复杂的篆书抄写起来很麻烦。有一个叫程邈的犯人,创造出了一种结构简易、书写方便的字体——隶书。隶书完全脱离了图画的性质,横平竖直,四角方折,是汉字字体的一次关键性的变革。
(5)楷书、草书:在隶书的基础上,汉字向两个方向发展和变化。一方面向简易和秀美的字体改进,出现了工整漂亮的楷书;另一方面是追求书写的便捷,产生了简笔连写的草
书。草书不仅单字本身笔画连带,字与字之间也连绵不断,形成奔放自由的书法艺术特点。
汉字的六书
东汉时期有个大文学家,名叫许慎。他把当时的9000多个汉字收集起来创立了540个部首,编写成我国第一部古文字字典《说文解字》。在《说文解字》中,许慎总结了6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创立了汉字的六书原理。
我们的祖先是多么伟大,创造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精灵般的汉字。看了这么多的资料,你应该能了解汉字的创造是多么不容易。让我们写字时仔细一点,从此不再写错别字。示例二:
一字之差的代价
1944年11月27日,美军第十四航空队奉命出动B-29轰炸机,轰炸贵州边境南丹、六甲地区的日军。可是,机场指挥所却将“六甲”错译成“六寨”。于是,57架挂满炸弹的B-29带着错误的命令出击,飞向位于广西边境的六寨镇,把无数颗重磅炸弹丢了下去。结果,设在该镇的张发奎第四战区指挥所被炸毁,战区司令部和附近部队的1名中将、2名少将、8名上校、200多名中校以下的军官,800多名士兵,连同聚集在该镇的5000多名难民,都成了这场错误轰炸的冤死鬼,一字之差,竟酿出了一场不该发生的大悲剧。示例三:
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6年11月19日
调查地点:XX镇的街头
调查目的:在生活中存在一些错别字,通过调查让同学们留心观察,发现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并改正。
调查结果:一家休闲服装店的招牌把“休闲服10元”写成了“休闭服10元”。在一条小街上,放着一块牌子,上面的“那边有公厕”写成了“那边有公则”。一家卖空调的广告上写着“终生无汗”,原本是“终生无憾”,意思是这一辈子都没有遗憾的了,现在却改成这一辈子都不会流汗。一家卖电熨斗的广告上写着“百衣百顺”,原本是“百依百顺”,意思是什么都很顺从,现在却改成全部衣服都顺从它。除了这些还有许多错别字。 调查分析:1.有些写字人水平太低,容易写错字。2.有些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字形相似,容易辨别不清。3.有些商人为了生意兴隆,而故意把一些成语或词语改成和自己卖的商品有关。
调查建议:1.成立“净化语言文字”志愿活动小组,定期走上街头,宣传错别字的危害,消除错别字。2.建议商家使用标准、规范的语言和汉字。3.建议文化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出台整治措施。
第三活动小组
2016年11月25日1.按提示填空
(1)____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2)古代著名书法家______、______。
(3)汉字的演变由甲骨文→( )→( )→( )→( )→( )→( )针对训练王懿荣柳公权王羲之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2.读一读,连一连。
隶书 凤舞龙翔
行书 古色古香
楷书 端庄大方
草书 流畅自然
3.改正广告词中的错别字。
默默无蚊(蚊香广告) ( )
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 ( )
金彩亮相(牙膏广告) ( )
天长地酒(酒类广告) ( )
早点下斑,不要痘留(化妆品广告)( )
闻欲精久班 逗
4.类文阅读。
一字毁千军
1935年5月初,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在中原展开大战。冯玉祥和阎锡山为了更好地联合讨蒋,曾商定双方部队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以集中兵力歼灭驻守在河南的蒋军。但是不幸的是,
在拟定作战命令时,冯玉祥的一名作战参谋把“沁阳”的“沁”多写了一笔,成了“泌阳”。碰巧河南南部就有个泌阳,不过这个地方与沁阳有千里之遥。冯玉祥的部队接到命令,匆匆赶往泌阳,结果贻误战机,错过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使蒋军获得了主动权。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战中,冯、阎联军处处被动挨打。一字之差,最终导致冯、阎联军在中原战场的全面失败。
一字之差的结果怎样?
贻误战机,错过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使蒋军获得了主动权,并最终导致冯、阎联军在中原战场的全面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