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浮雕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安庆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广西起义
第9课 辛亥革命
1906年
1907年
1907年
1911年
安庆、绍兴
镇南关
广州
孙中山
黄兴、赵声
孙中山、黄兴
徐锡麟
秋瑾
失败
失败
刘道一、蔡绍南
萍乡、浏阳、醴陵
失败
影响最大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第9课 辛亥革命
小组活动——【我也来做讲解员】
失败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事件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评价
第9课 辛亥革命
徐锡麟
秋瑾
刘道一
【小组活动——我也来做讲解员】
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之后,中国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将七十二具烈士遗骸收殓,购买现黄花岗一地安葬,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广州黄花岗起义】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9课 辛亥革命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羶(shan),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馀,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与妻书》
《黄兴绝命书》
【广州黄花岗起义】
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第9课 辛亥革命
材料研读
1、条件
军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
组织:同盟会、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政党及团体
思想:“三民主义”指导思想
第9课 辛亥革命
2、时间
3、主要力量
4、过程
工程营起义
夺取军械库
三镇胜利
成立湖北军政府
各省响应
1911年10月10日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武昌起义
第9课 辛亥革命
“ 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
——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
黎元洪
第9课 辛亥革命
黎元洪(1864—1928),湖北黄陂人,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甲午战争后随德国教官训练湖北新军,后升任湖北新军二十一混成协统领。
——《中国近代史》
第9课 辛亥革命
吴兆麟:黎统领,大势所趋,请尽快定夺。 黎元洪:我平日待你们不薄,何苦为难我呢? 张振武:(用枪指着黎)请你做军政府的都督,怎么是为难你? 黎元洪:你把枪放下!(看向吴)你让他把枪放下!
张振武:(僵持了一会儿才把枪放下) 吴兆麟:黎统领,您平时善待兵士,您做总督,众望所归。 黎元洪:你们革命党人才济济,为何不找孙文去当领袖? 吴兆麟:黎元洪,我们革命政府当然选革命者做领袖,只是当下,孙文在海外,黄克强也尚在途中,才给了你这个机会,黎元洪,你要识实务! 黎元洪:我可以不当清朝的官,但我也不想当你们革命党的官,我只想回家!
张振武:此刻恐怕由不得你了!(再次用枪指向黎)
黎元洪:(无奈且担忧)也罢!(默认就职)
【趣味角色扮演】
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
武昌
★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图》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政府统治面临土崩瓦解。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15个省相继宣布独立,宣布脱离清朝统治,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革命形势发展,它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最后经协商在南京成立临时
中央政府。
中华民国创立时间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国都:南京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选举产生参议员。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建立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的重要成果。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袁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1)清帝退位:1912年 2月12强迫清帝下诏退位。清朝260的统治结束了。(清帝退位诏书)。
(2)孙中山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2月13日,孙辞职,袁继任并通电声明拥护共和。
(3)袁世凯就职:2月15日日,袁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4)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1912年4月,
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袁世凯就任 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都北京。
袁世凯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
1)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以武力压迫革命派,并命其党羽联名通电,宣称“若以少数意见采用共和政体,必誓死抵抗”。帝国主义列强调动军舰在长江游弋,为袁世凯助威,并攻击孙中山“缺乏管理国家的经验”。
2)在革命高潮中附从革命的立宪派、旧官僚等则从内部施加压力,大造大总统职位“非袁莫属”的舆论,力主袁世凯上台,以便早日结束革命。一些革命党人甚至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应该让他当大总统。 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不得不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拥护共和,就可以把临时大 总统的职位让给他。
帝国主义列强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其力量强大,又施展各种手段抵制和破坏革命。
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3)袁世凯在得到这些许诺后,即加紧“逼宫”。 1912 年 2 月 12 日 ,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致电临时政府,宣布“共和为最良国体”。同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但附以南京为首都、总统在南京就职、遵守约法三个条件,力图以此制约袁世凯。袁世凯不肯离开北京老巢,指使部下发动“兵变”,西方列强也调兵进京配合,以迫使革命派让步。革命派再次妥协。 3 月 10 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为达到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目的,除了同帝国主义列强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外,还动用反革命两手策略,软硬兼施,极尽欺骗之能事,最终骗取了革命党人的信任。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其最主因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
颁布机构
内容
性质
意义
1912年3月11日
参议院
①主权在民;②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三权分立;④责任内阁制
这部法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它强调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
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
——1912年3月5日发表于《时报》的《新陈代谢》
1915年,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三个月后去世。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废帝溥仪复辟帝制,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就草草收场。
—— 《中国近现代史》
请结合材料,谈谈辛亥革命的意义?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展馆 ——【德厚流光】
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展馆 ——【德厚流光】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1、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2、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4、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第9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
成功:推翻 结束 民主共和观念
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没有改变中国两半的社会性质。
第9课 辛亥革命
【活动——与孙中山的“时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