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 罗马人的法律 练习题
1.“罗马把世界征服了三次,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你认为对上述理解正确的是
A.罗马法对罗马持久的统治的维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B.罗马人不仅能武力打天下,而且更懂得以法律统治世界
C.表明罗马法律体系的高度成熟
D.罗马法在世界史特别是世界法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公元前3世纪,罗马法规定:“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或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该规定说明罗马法
A.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确保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扩大了罗马的统治基础
D.注重维护商业交易的公平性
3.《十二铜表法》“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该观点认为十二铜表法
A.最大限度保障平民的利益
B.彻底否定了世袭贵族特权
C.极大地维护了公民的权利
D.罗马法进入到成文法时代
4.下表是《十二铜表法》前十表的条文统计,后两表是对前十表的补充。由此可见
A.法律与政治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B.《十二铜表法》重视社会纠纷的调整
C.当时罗马的法律体系已经成熟
D.罗马法特别强调惩治危害政府的行为
5.但丁在《神曲》中说:“造福世界的罗马,向来有两个太阳,分别照明两条路径,尘世的路径和上帝的路径。(但现在)一个太阳把另一个熄灭,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罗马以法律精神造福世界
B.两条路径代指政权和教权
C.但丁抨击尘世生活的腐败
D.文艺复兴照亮了两条路径
6.罗马法被近代社会广泛偕鉴采用,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其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由此看出,罗马法与近代社会相契合的是
A.古罗马的民主与共和精神
B.自然法中的人人平等原则
C.对个人权利的规范与尊重
D.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原则
7.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 )
A.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B.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C.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D.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8.早期罗马法规定正式的买卖要有复杂的程序和仪式,且在涉及无体物(如继承权)的转让时“无法可依”。罗马人于是创造出一种“拟诉弃权”的办法,就是买卖双方伪装打官司,用假装诉讼的办法来使买方(原告)取得所有权。“拟诉弃权”的出现表明( )
A.早期的罗马法体系过于繁杂B.法律的发展领先于社会的发展
C.罗马人的司法实践务实灵活D.规避法律的司法活动时有发生
9.最初,罗马法中“公共犯罪行为”主要包括谋杀、烧毁庄稼、搬运界石、叛逆等有限的几种,到了4世纪则增加了拐卖人口,选举舞弊、贪污、囤积居奇粮食等新内容。这表明罗马法( )
A.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B.法律体系逐渐完备
C.法条的应用具有灵活性D.注重维护社会稳定
10.古代罗马法有如下内容:“奴隶可以为主人办事、经商……可以被立为继承人,公家的奴隶还可以立遗嘱;奴隶有权提起自由身份之诉,乃至被解放为自由人”。这说明罗马法
A.改变了罗马奴隶社会的性质
B.承认奴隶阶级完整的人格
C.没有将奴隶与牛马完全等同
D.借鉴了古代雅典法律制度
11.罗马法的“法学的论证”方式,在政治领域表现为“依据人们的权利和统治者有依据的权力来推理”。在帝国时代,元首或皇帝总揽帝国大权,法学家们认为“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这一思想
A.否定了雅典人的人民主权原则B.蕴含了启蒙思想中的契约精神
C.强调了法律应重视证据的思想D.确立了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
12.意大利法学家彼得罗·彭梵得说过:“在整个真正的罗马时代,罗马私法就是‘家父’或家长的法。”《十二铜表法》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夫得向妻索回钥匙,令其随带自身物件,将其逐出
B.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C.前后制定的法律有冲突时,后法取消前法
D.遗嘱未指定监护人时,由族亲为法定监护人
13.罗马法规定:“地方议会的议员不得被判处矿坑苦役以及矿场劳役,也不得判处叉架刑以及火刑。如果受到这种性质的判决,应该将其解救。但是,这不应该由作出判决的人进行,而是把情况向皇帝汇报,由皇帝根据其权威或变更刑罚的种类或将其开释。”这说明
A.罗马法的实行具有差异性
B.公民死刑判罚最终由皇帝决断
C.罗马法践行重罪轻罚原则
D.民主制度的发展得以继续保障
14.古罗马法规定,家父是家庭财产的唯一所有人,他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家庭财产,家子取得的财产不论来源,原则上均归家父所有。然而对于家子之债,家父却不一定有责代偿。这反映出古罗马法
A.注重人伦关系的渗透
B.突出男性成员的法律地位
C.保留了野蛮的习惯法
D.用血缘亲情维护共和体制
15.拿破仑时期的《民法典》以罗马法为蓝本,西方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某些司法原则均源于古罗马。下列表述符合以上论断的是( )
A.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的基础
B.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
C.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D.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过逐渐出现的一些变化,促使贵族在城市政治生活中向平民做些让步,当然这种让步也是审慎的。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十二铜表法
——这大概是刻在12块青铜牌上的法规,竖立在广场上——就表现出一种新的精神。——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
时间国家法律文件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1787年美国《1878年宪法》
1875年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在罗马法中的历史地位。并分析说明它“新的精神”。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人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平帝时规定,对“从坐”妇女免于拘捕和监禁,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除非重罪,均可免刑或减刑。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附益”(中央朝臣外附诸侯),均为重罪。武帝时还制订了《酎金律》、《左官律》,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二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关系,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实施的前提包括:只针对死刑犯罪;没有其他手段发现真实;对犯罪的指控充分和适当。20岁以下与60岁以上者、孕妇和育儿母亲免予酷刑。
——摘编自于贵信《古代罗马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汉代和古罗马各自的法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法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一致的进步之处。
试卷答案
1.D
从“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可以看出罗马法对整个世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只强调了对罗马自身的影响,而材料强调的是对世界的;B选项没有揭示出“持久”的原因和含义;C选项只是表面现象,没有揭示出问题本质。
2.A
根据材料可知,奴隶或牲畜、物品属于私有财产,说明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A项正确。材料强调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而不是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扩大罗马的统治基础,而是强调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排除C。材料强调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没有涉及罗马法注重维护商业交易的公平性,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奴隶或牲畜、物品”“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等,结合罗马法的内容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3.D
“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等字眼意在强调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法进入到成文法时代,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十二铜表法是保障贵族的利益,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彻底否定”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权利而非极大地维护了公民的权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4.B
表格中罗马法涉及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及占有以及侵犯他人,说明罗马法非常重视纠纷的调整,故B正确;A中没有明显界限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表格中没有直接涉及对政府行为危害处理,故D错误;《十二铜表法》只是成文法,不是成熟的体现,故C错误。
A
【解析】由“分别照明两条路径,尘世的路径和上帝的路径”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尘世的路径”是指政权,上帝的路径”是教权,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错误,《神曲》描述的主要是宗教不是罗马法;C项不选,材料中没有体现尘世生活的腐败:D项不选,结合所学知识照亮两条路径的分别是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6.C
哟材料“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其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可以得出二者重视的是人的基本权利,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和和人人平等的内容,AB不正确;罗马法本身不包含三权分立的内容,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的法律的影响有所掌握,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法律的源头,对近代西方的法律原则和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选项寻求二者的共同点即可。
7.B
8.C
9.D
从材料““公共犯罪行为”主要包括谋杀、烧毁庄稼、搬运界石、叛逆等”“增加了拐卖人口,选举舞弊、贪污、囤积居奇粮食等新内容”中可以看出,“公共犯罪行为”不断增加新内容,可以更好的维护社会和经济的稳定,这也体现了罗马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故A项排除;材料只强调了“公共犯罪行为”的增加,没有体现整个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应用的灵活,故BC项排除。
10.C
根据材料“奴隶……可以被立为继承人”“可以立遗嘱”“奴隶有权提起自由身份之诉,乃至被解放为自由人”等信息可知,罗马奴隶享有部分的人格尊严,说明罗马法没有将奴隶与牛马完全等同,故C项正确。材料内容只体现了奴隶享有部分的人格尊严,没有改变罗马奴隶社会的性质,排除A。材料只体现罗马奴隶享有部分的人格尊严,没有体现承认奴隶阶级完整的人格,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借鉴了古代雅典法律制度,而是强调罗马奴隶享有部分的人格尊严,排除D。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奴隶……可以被立为继承人”“可以立遗嘱”“奴隶有权提起自由身份之诉,乃至被解放为自由人”,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罗马法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1.B
材料“依据人们得权利和统治者有依据的权利来推断”表明罗马法不接受没有根据的事实,不承认没有权利的权利,统治者的权利必须有权利的依据,只有以权利为基础的权利才是合法的;从材料反映的皇帝的决定有法律效力的原因是“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来看,是因为皇帝和人民之间的契约使得决定有法律效力,故B项正确;材料“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祛移转给他”也体现人民主权的思想,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权利来源的合法性,没有体现出法律应重视证据,故C项错误;材料“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祛移转给他”说明D项错误。
12.A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在古罗马,家长就是管理家庭之人,家长是整个家庭的行政长官兼法官,罗马法上称之为家父,家长拥有家庭财产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和家属人身的控制权,A符合题意,故选A;BC与“家长的法”无关,排除;D不属于“家长的法”,属于罗马法的规定,排除D。
13.A
结合材料可以看出,法律条文的实施与法律规定不相符,故选A;B项说法错误,排除;罗马法践行重罪轻罚原则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从材料看并不民主,排除D。
14.A
由“家父是家庭财产的唯一所有人,……家子取得的财产不论来源,原则上均归家父所有。然而对于家子之债,家父却不一定有责代偿。”,是以法律的形式突出人伦关系,故选A;材料突出的是家父的法律地位,排除B;材料属于成文法,排除C;古罗马不属于共和制,排除D。
15.考点:4I: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尤其是对欧洲大陆的法律制度影响更为直接.
解答:材料突出强调拿破仑时期的《民法典》中的原则和制度源自于古代罗马法,说明罗马法对近代欧美的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16.(1)地位:是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精神:政治妥协,贵族向平民让步;法律条文向社会公开,限制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力。
(2)趋势: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
影响:《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美国1787年宪法》确定了美国的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制度。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立法权属于议会;标志着法国民主共和制的最终确立。(任意选一个国家,内容,意义
(3)政体: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政体(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地位: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里程碑)。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地位,根据所学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第二小问“新的精神”,根据材料一“促使贵族在城市政治生活中向平民做些让步”得出政治妥协,贵族向平民让步,根据材料一“12块块青铜牌上的法规,竖立在广场上”得出法律条文向社会公开,限制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方民主政治相关内容的认识。难度系数不大,属于考查识记的能力。第一小问趋势,材料二中英、美、德、法等国都颁布法律,反应了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趋势;第二小问内容及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
(3)第一小问体制,根据材料三中“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及所学得出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或根据材料“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得出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政体);第二小问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里程碑)。
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十二铜表法》;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代议制·发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果
17.(1)特点:汉代:宽法缓刑(或“逐渐废除某些酷刑”、“逐渐废除某些肉刑”);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如答“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加深”之类亦可酌情给分)。
古罗马: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或“罗马法逐渐发展完善”);对酷刑的限制严格(或“酷刑只是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
(2)背景:汉代:鉴于秦亡的教训,缓和社会矛盾,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汉初诸侯势力发展,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古罗马:伴随着扩张,罗马统治区域扩大,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进步:适应现实的需要小断进行调整;减少或限制酷刑,对老幼及妇女给予一定照顾,体现出人道的一面。
(1)第一小问汉代特点,根据材料一“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人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得出宽法缓刑;根据材料一“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附益”(中央朝臣外附诸侯),均为重罪。武帝时还制订了《酎金律》、《左官律》,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得出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根据材料一“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得出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根据材料一“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得出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第二小问古罗马特点,根据材料二“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得出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根据材料二“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得出对酷刑的限制严格。
(2)第一小问汉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鉴于秦亡的教训,缓和社会矛盾,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经济(汉初诸侯势力发展,威胁中央集权)、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古罗马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古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张所引发的政治(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经济(同内外贸易的发展)变化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第三小问进步之处,结合上述材料,可以从时代性(适应现实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人道性(减少或限制酷刑,对老幼及妇女给予一定照顾,体现出人道的一面)两个角度进行作答即可。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就是直接根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比较简单。第二问中西结合,分析两国法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影响,结合汉代和罗马的历史背景不难分析出答案。从此题我们可以认识到今后的复习要注意重大历史时间的背景、原因等的分析,要把中外历史联系起来复习,注意中外历史事件的关联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 罗马人的法律
罗马法: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一、罗马法的形成过程
(一)形成:习惯法→成文法(表现形式)
(1)习惯法:
A概念: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
B时间: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初期(前8世纪中期—前6世纪末)
C特点: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垄断法律;
(2)成文法
A背景:贵族垄断立法并随意曲解法律,引起民众不满(即平民与贵族的政治斗争。)
B出现时间:前449年,《十二铜表法》第一部成文法。
C概念:是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和公布的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文件。
D内容: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权、所有权和占有权、土地和房屋、私法、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补充、后五表的补充。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内容庞杂,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E评价:
(1)进步性:
A限制贵族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B保护平民利益,开始了法律的平民化进程
C是罗马成文法的起源
(2)局限性:
A参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B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C但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及其统治秩序,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私有财产权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二)发展:公民法→万民法(适用范围)
1、公民法:
(1)概念: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2)范围时间: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前3世纪中叶(大约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境内公民。
(3)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性,侧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规范不完善。
(4)影响:提高了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为罗马的扩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万民法:
(1)背景:罗马的不断扩张,原有的法律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地域的扩大,矛盾的出现)
(2)概念: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3)时间:3世纪中叶左右
(4)范围: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5)特点:简洁灵活、广泛性和实用性,注重调节贸易和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核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6)影响: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族的共同发展。
总结:
公民法 万民法
形式 注重形式、程序繁琐 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内容 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
适用对象 罗马公民 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关系 万民法必须在不触动公民法的前提下
(三)成熟:自然法(法理思想)
(1)概念: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是法理思想。
(2)主张:是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高于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基本权利
(3)意义: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四)罗马法特点:
(1)罗马法渗透着“自然法”精神,倡导平等、正义、理性法律至上的原则。
(2)注重形式,高度重视法律程序。
(3)其核心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罗马法律的历史悠久以及罗马的不断扩张,促使法律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又有鲜明的阶段性
二、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一)实质: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
(二)对罗马:
1、政治:规范了从政行为,提高了办事效率,维护了奴隶制度。
2、经济:有利于裁决商业纠纷,保护正当商业利益,顺应了经济的发展。
3、社会关系:有利于调节个人财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
(三)对世界:
1、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1)罗马法为资级战胜教会和世俗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2)为资义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3)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民权思想和理论的武器
(4)资级取得政权后,又为资建立提供了楷模,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所遵循的范本
(5)罗马法对近现代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立法也有一定影响。
2、罗马法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