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节 几个基本概念
备课资料
一、什么是理想模型?
所谓理想模型,就是为了便于研究问题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化的形态.“理想模型”都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但“理想模型”并不是不可捉摸的.作为抽象思维的结果,它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客观存在的复杂事物包含许多矛盾,因而具有多方面的特性. 但在一定场合,一定条件下,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或主要特征,完全地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矛盾和特性.
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理想模型”的建立,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从而便于人们去认识和掌握它们.
(2)作为一种科学概念,在各门科学中都可以广泛应用.
2、研究性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飞行员驾机飞行时,发现座舱外有一黑色小物体,他伸手抓过来一看,竟是一颗子弹头!飞行员为何没被子弹击伤?如果飞行员站在地面上,他还敢抓飞行中的子弹吗?
2.电台报时一般这样说:“现在是北京时间八点整”.听评书连播节目时,最后播音员往往说:“请明天这个时间继续收听”.这里的“时间”是什么意思?
3.你从早上起来到晚上睡觉,在一天的活动中经历的位移和路程情况如何?
1. 研究列车通过某一标志时,列车可否当作质点来处理.
3.探究活动
(1)一质点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则它在运动过程中位移的最大值为 .
(2)从乘坐在匀速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探出的手中落下一个物体,该物体的运动什么时候直线运动?什么时候是曲线运动?
[参考答案]
1. 2R
2.选地面为参考系时,物体的运动为曲线运动,选汽车为参考系时,物体做直线运动.
从容说课
本节介绍了运动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同时渗透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科学抽象,建立理想化模型.
本节学习的基本概念包括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位移和路程、时间和时刻。
本节要渗透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理想化模型的理想化方法.
结合本节内容和教材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和如何选择参考系.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当作质点,知道这种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通的研究方法.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知道在实验室测量时间的方法.
4.知道位移的概念.
5.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走位如下:
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对质点概念的理解;位移的概念;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定位如下: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
为了使目标顺利实现,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或配以录像资料、CAI课件模拟等,通过质疑讨论、分析归纳、启发探究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讲座中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概念、理解含义.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如下:
放录像、导入新课,得到什么是机械运动→设疑讨论,学习参考系的概念→渗透理想化方法,学习质点这一理想化模型→学生阅读课文,讨论比较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实例分析处理,学习位移和路程的区别→讨论强化各个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知道在实验室测量时间的方法.
4.知道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
5.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在选择参考系时,能选择使研究问题尽可能简单的参考系.
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能否把物体当作为“质点”来处理,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的研究方法.
三、德育目标
1.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2.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2.质点概念的理解.
3.位移的概念.
4.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法、启发式教学、分析归纳法.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录像资料、中国地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为了描述运动必须选择参考系.
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会有不同.
3.知道实际选择参考系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4.知道质点是具有物体全部分质量的点.能正确判断运动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看作质点.
5.知道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
6.能够区分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
[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录像资料]
河水在流动、鸟儿在飞翔、树叶在摇动、车辆在行驶、机器在运转…
地球绕太阳运转,通常认为不动的房屋桥梁、高山等,也随着地球一起运动.
太阳在银河系中也在不停地运动.
物体内部的分子、原子也在不停地运动.
[教师]从以上一段录像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学生]宇宙中的一切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
[教师]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过渡引言]
物体的运动是千差万别,这一章从最简单最基本的直线运动入手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本节课我们先学习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新课教学
(一)参考系
[投影片出示思考题]
甲同学和乙同学都乘坐在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中,甲同学说乙同学是静止的,而乙同学却说他自己是运动的.你认为那种说法正确?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解答:
这两种说法都正确.
甲同学以自己或汽车为标准,故认为乙同学是静止的.
乙同学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比如房屋、树木等)为标准,因而认为自己是运动的.
[师生活动]由以上分析知: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教师]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学生活动]思考与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1.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的
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
3.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也可能一样.
4.选择参考系时,应使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方便.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来说,选地面作为参考系.
5.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才有意义.
例如:卫星和月球,如果一个以地球为参考系,一个以太阳为参考系,来比较它们的运动情况就没有实际意义.
[巩固训练]
坐在美丽的校园内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选取______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______作为参考系的.
[参考答案]地面、地心.
(提示:人随地球一起围绕地轴自转,而且地球赤道周长大约是s=4.0×10?4 km,即大约为八万里)
[评析拓展]
1.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参考系.
2.物体是否运动,要看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是否有变动.
(1) 质点
[放录像]
汽车的转弯过程.
[特写镜头]汽车转弯时外侧一点划过的弧比内侧一点划过的弧要长.
[设疑]对汽车而言,它在转弯,但具体到汽车上的各个不同的点,在汽车转弯过程中,运动情况确实是不同的.看来,要详细描述物体的运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方法介绍]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从而使问题简化,即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一个物体当作一个有质量的点,或者说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
[板书]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学生讨论]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当作一个质点
学生可能回答:
1.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可看作质点.
2.质量小的物体可看作质点,质量大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3.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当作质点,速度小的物体能当作质点.
4.能否看作质点,要看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教师点拨]
能否把物体当作质点,确实要看物体的具体情况而定.
1.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
2.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3.中学阶段,力学中的大多数研究对象都可以看作质点.
[实例分析]
[投影]
1.运转中的地球不能看作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作质点.
2.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
3.研究奥运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的弧圈球时,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4.研究奥运会3 m跳板冠军伏明霞的跳水动作时,不能把她看成质点.
[学生讨论。分析得到]
1.当研究地球的公转时,由于地球直径远比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小,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当研究地球自转时,就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研究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情况时,由于原子核的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所以,可将原子核当作质点;
但若研究有关原子核结构的问题,又不能把原子核当作质点.
2.研究火车通过路旁的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火车不能当作质点.
3.研究乒乓球的弧圈运动时,乒乓球的大小不能忽略,.乒乓球不能当作质点.
4.跳水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转体和翻滚等高难度动作时,也不能看作质点.
[题后拓展]
一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一定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要看其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而定.
[录像]
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和汽车的转弯过程.
[总结]
1.运动的质点通过的路线,叫做质点的运动轨迹.
2.质点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
3.质点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三)时间和时刻
[学生活动]阅读有关内容
[投影出示思考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时间?什么是时刻?
2.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时间和时刻?
3.时间的单位是什么,其符号呢?
4.怎样测量时间?
[学生活动]解答上述思考题.
[教师]强调:
时刻在时间数轴上对应于一点,表示某一瞬间.
时间在时间数轴上对应于两点间的一段,表示一段过程.
[巩固训练]
以下数据指时刻的是( ),指时间的是( )
A.某运动员跑百米用时11.70 s
B.某学校上午第一节课8:15正式上课
C.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课间十分钟
E.第5 s末
F.5 s内
[参考答案]BCE,ADF
四、位移和路程
[投影出示中国地图]
[投影出示思考题]
从北京到上海,观察地图,你有哪些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回答上述问题.
从北京到上海,可以乘公共汽车,也可以乘火车或飞机,还可以中途改变交通工具.
选择的路线不同,运动轨迹不同,但就位置变动来说,都是从北京到了上海.
[教师]
物理学中用一个叫位移的物理量来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内容并理解“位移”的有关知识.
1.位移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故位移是矢量.
2.通常用字母s表示位移,单位是m.
3.位移可以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
[巩固训练]
下列那些情况下指的是位移
A.机动车里程表上所显示的千米数
B.标准田径场跑道的周长是400 m
C.乘火车或飞机由上海到北京的直线距离约为1080 km
D.计量跳远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参考答案]CD
[思考与讨论]
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区别?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
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是矢量,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运算遵循代数运算法则.
位移是有向线段,而路程可能是曲线,也可能是直线.
[巩固训练]
1.在什么情况下,质点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呢?
2.如右图所示某质点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在此过程中,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A.4R,2πR B.4R,-2πR
C.-4R,2πR D.-4R,-2πR
[参考答案]
1.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
2.C
[课堂讨论]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什么情况下物体可简化为质点 是否只有很小的物体才可当作质点
2.谈一下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3.你认为时间和时刻,位置、位移和路程之间对应关系如何
4.当人坐船行驶在河中观看两岸青山时,常有“看山恰是走来迎”的感觉,而变换一下目光。又感到“仔细看山山不动”.请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学生活动]讨论并解答上述问题.
[教师点拨]
1.质点是一种理想模型,是对实际问题的近似处理,不论大的物体还是小的物体,只要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时,就能把物体当作质点.
2.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用来表示质点变动的,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初、末位置问的距离,它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而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路径的长度,是标量,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才和路程相等.除此之外,物体的位移总是小于路程.
3.时刻与质点的位置相对应,即某一时刻物体在某一位置上;时间与质点运动的位移或路程相对应.即在某段时间内,质点通过了一段路程或发生了一段位移.
4.这种现象是由于参考系的选取不同而造成的,现象一是以人为参考系,第二种现象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三、小结
[投影]小结思考题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 叫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运动是绝对的,而
是相对的.
2.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 的另外的物体叫参考系.
3.参考系的选取是 的,但是实际选取参考系的时候,要考虑到使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取 或相对于 不动的其他物体作参考系比较方便.
4.忽略 ,用一个 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这个点叫质点.
5.时间和时刻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时间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 ,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表示的是 .
6.位移是表示质点 的物理量,可以用由运动质点 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是 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来表示位移的方向,位移的国际单位是 .
四、作业
1.课本作业:P21练习一
2.思考题
(1)我们所说的:“日出东方,夕阳西下”是以______作为参考系的;“小小竹排江中流,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第一句是以_______为参考系,第二句是以_______为参考系.
(2)一质点沿边长为a的正方形运动了一周,它在运动过程中位移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是多少?
[参考答案]
1.地球,江岸,竹排
2.位移的最大值:a;路程的最大值:4a
五、板书设计
六、本节优化训练设计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B.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才是最理想的参考系
C.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D.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可能有不同的观察结果
2.在平直的公路上并排行驶的汽车,甲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同时向西运动
3.在下列运动中,研究对象可以当做质点的是( )
A.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B.正在远洋航行的巨轮
C.正在运行中的人造地球卫星
D.正在运动中的砂轮
4.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就是路程
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但位移可能是零
E.若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5.小球从3 m高处落下,被地面竖直弹回,在1 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4 m,4 m B.4 m,2 m
C.3 m,2 m D.3 m,1 m
6.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其间位移的最大值等于______,最小位移等于______,经过周后的位移等于______,路程等于______.
7.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1 s移动1 m,初始位置在某边的中点,如图所示,分别求出下列各种情况下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并在图上画出各位移矢量.
(1)从A点开始第2 s末时;
(2)从A点开始第4 s末时;
(3)从A点开始第8 s末时;
[参考答案]
1.C D 2.D 3.BC 4.CDE 5.B
6.2R,O,R,πR(4.5πR)
7.(1)位移s1= m 路程:L1=2 m
(2)位移s2=2 m 路程:L2=4 m
(3)位移s3=0 路程:L3=8 m
位移矢量如图: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