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备课资料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1.相等时间 指任意相等时间
例:“物体在第1 s内位移为10 m,第2 s内位移为10 m,第3 s内位移也为10 m,则物体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这种说法不正确,虽然该物体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但这个时间不是任意时间,如果把时间进行更细致的划分,物体在0.5 s内的位移不一定都是5 m,则物体也就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2.位移相等.要注意强调是位移,位移是矢量,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只有大小相等,方向一致,才叫位移相等.因此匀速直线运动方向是单一方向的,不能在一直线上往复运动.
二、s—t图象的深入理解
1. 一些特殊图象的含义.
图象①表示物体静止.
图象②表示计时点物体不在所选的起始位置零位移处.
图象③表示先计时后运动.
图象④表示物体向与正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图象⑤表示物体从所选原点的负方向某一位置向正方向运动.
A、B、C、D、E等交点表示沿同一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此位置相遇.
2.能够获取的信息
a.直接读出每个时刻物体的位移.
b.求出某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c.根据直线的倾角(或斜率)求出物体的速度,即v=s/t.
d.根据图线可以定性地判断物体做何种运动及其快慢程度.
3.位移时间图线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
三、研究性问题
1.100 m赛跑的运动员,前4 s位移为35 m,后8 s位移为65 m,该运动员在这100 m位移内做何种运动?
2.无论物体运动速度有多大,某时刻只能处于一个位置,而运动一段位移一定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叙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一定要搞清时刻与位移的关系.如汽车在5 s末的位移为10 m,这一说法便不确切,应怎样改?
4.探究题
为了研究一辆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运动的情况,可以在公路旁每隔100m站一名拿着停表的观测者,记下汽车到达每个观测者的时间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 0 4.9 10.0 15.1
位移m 0 100 200 300
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问题:
1 汽车每秒内发生的位移多大?
②若从第10s开始计时,经过30s行驶的距离多大?
[参考答案]
1 20 m
②600 m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