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穷人》是人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全课思想内容有以下两个重点: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2、赞颂穷人富于同情心、热心助人的高尚品质。课文里没有一个“穷”字,然而穷人的生活却直击我们的内心;课文里也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在孩子多、生活十分艰难的桑娜家里,这就更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后,作者细致地描写她紧张、担忧、矛盾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孩子,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种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却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重点词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4.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崇高的人格魅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读书方式,投入情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个性化的理解。
2. 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通过抓住对环境、人物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通过抓住对环境、人物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课件出示列夫托尔斯泰的图像。)
1.师:他是文学史上的泰斗。他的作品语言质朴,大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穷苦生活,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生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他写的一篇小说——《穷人》。
2.板书课题。
3.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地从作者简介导入本课,人物的图画能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词:熄 揍 熬 舒适 轰鸣 顾惜 蜷缩 忐忑 倒霉 喃喃 忧虑 湿淋淋 心惊肉跳
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3.快速默读课文,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回答: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4.分段并概括段意。
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三部分,并考虑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出海打鱼的丈夫回家。
第二部分(3—12自然段):讲桑娜出门探望丈夫是否归来,顺便去看望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然后忐忑不安地继续等待丈夫。
第三部分(13—28自然段):讲渔夫回家得悉西蒙死去,主动提出收养孤儿,夫妻俩的想法不谋而合。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分四步:第一步自由朗读课文,面向全体,还学生读书的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读书过程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第二步学习词语,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再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形成个人独特的阅读感受;第三步默读课文,概括大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第四步分段并概括段意,使学生对课文的层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把握作者的叙述脉络,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为进一步研读文本做好了铺垫。
三、研读文本,感悟人物品质
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心地太善良了。) 渔夫和桑娜心地善良,他们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我们仅仅了解故事的梗概是不够的,大作家托尔斯泰用他的生花妙笔细腻传神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这需要我们仔细地去品味,去欣赏。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本,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悟主人公精神的高尚,同时领略大作家托尔斯泰高超的文学才华。
(一)研读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朗读1、2自然段,看看除了知道桑娜在等待丈夫出海归来这件事外,你还知道了什么?
2.交流。
(1)渔夫和桑娜十分勤劳。 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这段文字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先写了屋外,再写了屋内。)
师:室内的描写是围绕哪个词语写的?(课件将“温暖而舒适”变红。) 师:这所谓的“温暖而舒适”是什么样子的?.你认为应该怎样理解这所谓的“温暖而舒适”? 这所谓的“温暖而舒适”是靠什么取得的?
师:这段文字中渔夫和桑娜的勤劳,作者是直接写出来的吗?(不是。)是怎样写出来的?(是通过室内外环境描写表现出来的。)
教师告诉学生:这种不直接描述人物特点,而是通过环境来烘托的方法又叫侧面描写。
(2)桑娜家境非常贫穷。
桑娜的家境贫穷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师边读边提问:
师:沉思”是什么意思?桑娜家境贫寒是通过对桑娜的什么描写表现出来的?(心理。)
师:“勉强填饱肚子”是什么意思?
师:这“勉强度日”的生活是靠什么来维持的?
小结:这段文字以桑娜的心理描写的方式表现了桑娜家境贫穷,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得知,桑娜的家庭生活只能说是勉强度日,而这种勉强度日的生活也是靠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不停地劳作才得以维持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书发现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通过环境描写写出了桑娜、渔夫的勤劳和他们家境的贫寒,有利于进一步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
四、课后作业
1.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五、板书设计
穷人
屋内外环境描写 渔夫和桑娜的勤劳
桑娜的心理描写 家境贫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桑娜的勤劳和家庭的贫困,谁能再来读读你喜欢的句子?(指名读。)
2.接下来,桑娜一家会遇到怎样的问题呢?她和渔夫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加深感悟
(二)研读第二部分
过渡:在这些穷苦的渔民身上有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狂风呼啸的夜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桑娜推开门,看到了令人揪心的一面——
1.读课文第8自然段
(1)通过品读句子,感悟西蒙的善良和她身上伟大的母爱,以及桑娜对西蒙的关心。
(2)学生发表读书感悟。
【教学意图】这一环节主要研读西蒙家境和她的特点,既要让学生感到她家境值得同情,揭示桑娜救助她孩子的心理动因;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西蒙是个很善良、很爱孩子的伟大母亲,对下文桑娜品格形成衬托。两个层面的感受,都为学生深度研究语言文字奠定了厚实的情感基础,同时通过感情朗读达到熏陶效果。
2.读课文8-12第自然段。
过渡:面对西蒙惨死的场面,桑娜会怎么做呢?
(1)找一找桑娜的表现,体会她的心情,从而感悟她的品质。
(2)出示: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A.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B.对这句话你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C.教师引导理解。
为什么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桑娜抱回孩子的那一刻她经过了深思熟虑吗?她考虑到自己这样做是舍己为人的善举吗?那么是什么驱使她这样做了?(善良的本性。)
“非这样做不可”什么意思?(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为什么在桑娜看来“非这样做不可”?
(3)指导朗读。
(4)出示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桑娜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说明了桑娜怎样的心情?
你从“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从这里你认为桑娜是怎样的一个人?(桑娜是一个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人。)
C.你对这段话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5)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引导学生探讨省略号的作用:心情紧张,心理活动时断时续,不是很连贯,很有条理。)
(6)指导朗读。(师范读、学生个人读,集体读)
(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理。)
(7)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
(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设计意图】从桑娜的语言中去体会她抱回孩子时毫不犹豫的举止动作。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情,但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灵,最能表达桑娜复杂、矛盾、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
(三)研读第三部分
师过渡:
桑娜未经丈夫同意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她内心忐忑不安,自家的生活已是朝不保夕,再加上两个孩子无疑是雪上加霜,渔夫回来后是如何表示的呢?
1.请同学们自由默读13—28自然段,思考:
A.作者在这部分主要采取了什么手段刻画人物?
B.在这部分文字中你对桑娜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C.当渔夫得知西蒙已死,留下两个可怜的孩子,他是如何表示的?从中可以看出渔夫是怎样的人?
2.交流。
(1)作者在这一部分主要采取了什么手段刻画人物?(主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
(2)你对桑娜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谈一下对22至24段的看法。)
(3)当渔夫得知西蒙已死留下两个可怜的孩子,他是如何表示的?
学生读后出示: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自由朗读,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夫是怎样的人?
让我们来仔细地品读一下这段文字。
A.“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从渔夫的表情变化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B.“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C.渔夫同意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意识没意识到这样要加重负担?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字说明了什么?这里可以看出渔夫是怎样的一个人?(善良、坚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D.下面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下这段文字,体会渔夫的美好心灵。
【设计意图】仍然关注课文表达上的特点,让学生抓住人物语言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加深对桑娜的认识,体会到渔夫善良、坚强的美好品质。
四、回归整体,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
师:通过认真阅读,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渔夫和桑娜的勤劳、善良及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人物。在课文前部分通过室内外环境的描写表现了渔夫和桑娜的勤劳,通过桑娜的心理活动,交待了渔夫一家贫穷的家境,通过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桑娜的善良,最后通过人物的对话进一步刻画了渔夫的美好形象。
1.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交待桑娜贫穷的家境?(凸显人物品质。)
2.如果没有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表达效果会有何不同?(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真实感人,合情合理。)
3.阅读这篇课文,你在写作方法上受到什么启示?
4.通过学习课文,你对托尔斯泰有何认识?
5.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和作者匠心独运的表达方法。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品评作者组织材料的别具匠心,进一步领略作者高超的文学才能。
五、布置作业
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续写《穷人》。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想象、续写,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
六、板书设计:
????????????????????????? 穷 人
?????????? 桑娜?????????????????????????????? 渔夫
态度坚决????????????????????? (神态、语言、动作)
忐忑不安 (心理)?
勤劳???? 善良
西蒙
(伟大的母爱)
???????????????????????
教学反思:
略。
课件16张PPT。课文导入:14.穷人 他是文学史上的泰斗。他的作品语言质朴,大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穷苦生活,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学习字词:熄 揍 熬 舒适 轰鸣 顾惜 蜷缩 忐忑
倒霉 喃喃 忧虑 湿淋淋 心惊肉跳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
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快速默读课文,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出海打鱼的
丈夫回家。
第二部分(第3-12自然段)讲桑娜出门探望丈夫是否归来,顺便去看望西蒙,发现西蒙已
死,便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然后忐忑不安地继续等待丈夫。
第三部分(第13-28自然段)讲渔夫回家得悉西蒙死去,主动提出收养孤儿,夫妻俩的想
法不谋而合。
研读第一部分: 请同学们朗读1、2自然段,看看除了知道桑娜在等待丈夫出海归
来这件事外,你还知道了什么? 研读第一部分:(1)渔夫和桑娜十分勤劳。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
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
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
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研读第一部分:(2)桑娜家境非常贫穷。 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
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
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研读第二部分: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
这样做不可。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研读第二部分: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
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
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揍我一顿也好!”从这里你认为桑娜是怎样的一个人?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自由默读13—28自然段,思考:
A.作者在这部分主要采取了什么手段刻画人物?
B.在这部分文字中你对桑娜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C.当渔夫得知西蒙已死,留下两个可怜的孩子,他是如何表示的?
从中可以看出渔夫是怎样的人? 研读第三部分:研读第三部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
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夫是怎样的人?回归整体: 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细致地刻画
了人物。在课文前部分通过室内外环境的描写表现了渔夫和桑娜的勤劳,通
过桑娜的心理活动,交待了渔夫一家贫穷的家境,通过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
后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桑娜的善良,最后通过人物的对话进一步刻画了渔夫的
美好形象。
回归整体:作者为什么交待桑娜贫穷的家境?如果没有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表达效果会有何不同? 阅读这篇课文,你在写作方法上受到什么启示? 回归整体:作者为什么交待桑娜贫穷的家境?如果没有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表达效果会有何不同? 阅读这篇课文,你在写作方法上受到什么启示? 通过学习课文,你对托尔斯泰有何认识?布置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续写《穷人》。
《穷人》拓展阅读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像除去他那盖着面孔的头发,修剪疯长的胡须,以他年轻时刮去胡须的肖像作为参照,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洁的脸。——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这样一来,我们不免开始畏缩起来。因为,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拳头打塌了的样子。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讲真话。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从青年时代起,托尔斯泰就深深意识到自己这副嘴脸是不讨人喜欢的。他说,他讨厌任何对他长相所抱有的幻想。“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正因为如此,他不久就任凭须发长得满脸都是,把自己的嘴唇隐藏在黑貂皮面具般的胡须里,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竟然在一个土头土脑的俄国人身上找到了简陋归宿,从这个人身上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东西,缺乏诗人、幻想者和创造者的气质。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衣,戴这顶帽子,还是那顶帽子,都没什么不合适。一个人长着这么一张在俄罗斯随处可见的脸,既有可能在台上主持大臣会议,也有可能在酒肆同一帮酒徒鬼混;既有可能在市场上卖面包,也有可能披着大主教的法衣,举起十字架从跪地的教徒的头上掠过。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托尔斯泰做学生的时候,可能属于同龄人的混合体;当军官的时候。没法把他从战友里面分辨出来;而恢复乡间生活以后,他的样子和往常出现在舞台上的乡绅角色再吻合不过了。要是你看到一张他赶着马车外出的照片,还有个白胡子随从与他并排坐着,你也许要动脑筋想上好一阵,才能判断手握缰绳的是马车夫,坐在一旁的是伯爵。再看另一张照片,是他在同一些农民交谈。你假如不明真相,根本就猜不出坐在老农中间的列夫是个有地位有钱财的人,他的门第和身份大大不同于格里高、伊凡、伊利亚、彼得等在场的所有人。他的面相完全没有特征,完全属于普通的俄罗斯人,因此,我们得把他称为普通人,而且此刻会产生这么一种感觉,即天才没有任何特殊的长相,而是一般人的总体现。所以说,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因此,那些第一次见到他的人,一开始都无一例外地感到失望。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他们早就形成了对他的主观概念,希望从他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父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门终于开了,进来的却是一个矮小敦实的人,由于步子轻快,连胡子都跟着抖动不停。他刚进门,差不多就一路小跑而来,然后突然收住脚步,望着一位惊呆了的来客友好地微笑。他带着轻松愉快的口气,又迅速又随便地讲着表示欢迎的话语,同时主动向客人伸出手来。来访者一边与他握手,一边深感疑惑和惊讶。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仪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 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做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帝;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