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19 10:2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教学设计

北师版七年级上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课程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教材分析:《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的第15课。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朝沿袭秦制,到了汉武帝时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国势最为强盛。为后面要学的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取得领先世界的文化成就都有重大影响。本课的特点是结构非常清晰,从思想、政治方面介绍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从而加强中央集权的。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汉武帝通过政治、思想等措施,巩固了秦朝建立起来的大一统国家,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情分析:初一 学生大多处于12 ---13岁的年龄,具有强烈的求知、探究的欲望,喜欢张扬个性,勇于发表见解与看法。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他们喜欢有趣的历史故事,但对于政治、思想等这些较为抽象的历史兴趣相对淡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学生已基本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能读懂教材中的史实材料。为此,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概括教材观点的能力。故本课我设计了①假设题:如果你是汉朝的皇帝,你的诸候向你夺权,你怎么办?②通过介绍“主父偃”让学生指出有关“复姓”的例子。③讨论汉武帝与秦始皇的功劳谁大。④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相信通过这些活动,就把原来比较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愿意、乐意去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能力:①通过对“ ‘推恩令’巧妙在在哪里”的问答,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②通过对“儒家思想对我们现代生活有哪些影响的联想”,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的能力。
③通过对“汉武帝采用哪种学说好”的表演与讨论,培养学生敢于立论的创新品质和利用论据论证观点的思辩方法。
④通过对“汉武帝与秦始皇的功劳谁大”的辩论,培养学生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识图,增加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直观认识。
②以问导学,先学后教,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并能评析历史人物和事件。
③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④合作探究社会现象,注重历史知识的迁移拓展,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①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但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合理和值得弘扬的一面。
②汉武帝“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从而认知汉武帝是中国古代一位有着雄才伟略的政治家。
教学重点:
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在处理教学重点时,应让学生通过几个不同的教学方法当堂掌握。
教学难点:
①怎样看待儒家思想。
②通过对“秦皇汉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比较,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分析这两个难点时应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正反两方面客观的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
教学方法:
我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情分析为依据,以“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主旨。为此,拟确定以“问题探究法”为主展开教学,这种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重点,老师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对目标问题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互动、组间互动等多维互动方式,进行问题探究。通过这种问题的探究过程,学生能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限于初一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课还要以启发性教学为辅助,并配以音乐、幻灯等声、光、电教学手段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1) 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对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内容进行复习。搜集有关汉武帝的信息。
(2) 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共有七个环节: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配合多媒体演示)播放《汉武大帝》主题曲,我及时指出: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同学们,你们想具体了解汉武帝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五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新课导入设计的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
2. 明确问题,自主学习(本环节共包括四个活动)(课件显示)
活动一:①
政 权 建 立 时 间 建 立 者 都 城
秦 朝
西 汉
②谁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③汉武帝为什么要削弱封国的势力?谁向汉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
④汉武帝大力加强 制度。在中央,设立 ,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 ,每个州部派 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⑤比较秦朝、西汉为加强统治采取的措施。
活动一的五个问题注重基础知识,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教材,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同时在书上圈点,同桌之间合作探究,寻找答案。为了避免学生有枯燥的感觉,在这个活动的四个问题设计上,既有填表题、疑问题,又有填空题。争取做到题目的设计灵活多样,这也符合初一学生好动的特点。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回答这四个问题。
活动二:①儒家思想对我们现代生活有哪些影响?
②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巧妙在哪里?
③秦、汉负责监察官员的官职分别是 、 、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古代哪些负责监察官员的官职吗?
活动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与讨论,本组讨论题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是基础知识的扩展和升华。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四大组,再几人为一小组,指定一题进行讨论,教师深入各组了解情况,适时点拨。讨论结束后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要及时鼓励。
活动三:①如果你是汉武帝,在思想上你认为哪种学说好,是道家、墨家、儒家还是法家?
②如果你是汉朝的皇帝,你的诸侯向你夺权,你的政权受到威胁,你怎么办?
③“主父偃”是姓“主父”还是姓“主”,你还能举出几个类似这样的姓吗?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我设计了活动三,让学生融入到历史人物的角色中去,会大大提高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开放性思维。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三,第①个问题,我设计了“历史短剧”的表演形式。找5位同学,分别扮演汉武帝、道家、墨家、儒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看看谁能让汉武帝接受自己的观点。这个问题的设计,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更大的挑战。他们既要回忆第二单元的内容,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会使同学们得到很大的锻炼。针对第②个问题,我设计了“抢答”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在学生回答“主父偃”是姓“主父”还是姓“主”后,我准备抛出问题:你还能举出几个类似这样的姓吗?同学们就会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以抢答的方式回答,这样才能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活动四:一起看插图(汉武帝、董仲舒、西汉中山靖王刘胜金缕玉衣、汉“司隶校尉“印文、西汉疆域图)。在进行前三个活动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对本课插图有所了解,而活动四的设计,则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一起观看插图,再次加深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直观认识,从而再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观看插图“西汉疆域图”,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正是由于汉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统措施,才出现了西汉王朝的强盛,才有了课本中出现的“西汉疆域图”。
(过渡)本课的内容我们已经学习完毕,大家再看看课本或黑板,小组成员间进行提问或交流,然后我们来完成下一个环节。(课件显示:理清脉络,谈点收获)
3. 理清脉络,谈点收获:
①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 。
②这节课我感受最深是 。
学生可以回答教材所学的知识,也可以说通过本课学习又了解到了哪些其他知识,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因为学习本身就要举一反三,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发言进行鼓励。在本环节中,同学们各抒己见,通过学生的表述,老师可以理解他们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在哪个方面感触最深。
(过渡)你们说得都很好,但“说得好,不如做得好”。下面我们就来检验一下。(课件显示:一试身手,巩固提高)
4. 一试身手,巩固提高 :
1、 选择题:
1.刘邦称帝,建立汉朝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202年
C.221年 D. 202年
2.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
A.振兴儒学 B. 繁荣西汉文化
C.巩固中央集权 D. 培养知识人材
3. 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 )
A.丞相 B.刺史
C.御史大夫 D.司隶校尉
2、 填空题:
1.汉武帝分别接受    和     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推恩令”。
2.西汉的建立者是 ,在 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课堂练习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精心设计,考虑到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升华,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过渡)我们已经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能不能与前面所学的知识相联系呢?(课件显示:学以致用,拓展探究)
5. 学以致用,拓展探究:
有人说秦始皇的功劳比汉武帝大,也有人说汉武帝的功劳比秦始皇大,你认为呢?
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同学们对这两个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知道了人们为什么会把“秦皇汉武”并称,也能够正确地评价这两个历史人物。
(过渡)同学们完成得都很好,下面我们再一起来总结一下本课所学的知识。(课件显示:知识盘点,忆海拾贝)
6. 知识盘点,忆海拾贝:
一个时间(公元前202年)
两个官职(司隶校尉与刺史)
三项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
四位人物(汉高祖、汉武帝、董仲舒、主父偃)
本环节属于课堂总结部分。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总结设计,达到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教材知识,深化对课堂教学主题的理解和把握的作用。
(过渡)最后,我们布置作业。(课件显示: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7. 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①完成课后练习以及与本课有关的教辅材料
②课下搜集有关本课的资料,加深对本课的理解。
初一的学习任务不重,除了要求他们完成课内作业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课外书、上网等)收集相关内容。如果每一节课都能坚持去做,学生不但掌握了历史知识,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附:板书设计:
公元前202年 汉武帝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强盛 措施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长安
③强化监察制度
板书是一节课内容的缩影。好的板书应是简单明了的概括本课的重要知识点,让学生一看,就能清楚地知道本课的知识结构。




教学思考:
对于本课,我想到的是:在课堂上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愿意去学习、才愿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这首先要求我们要改变以往的观点:
①从关注“教”到关注“学”。
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情,光注意“教”,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于是,我从学生出发,与学生一起学习,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真正关注他们的“学”。
②从关注“学”,到关注“人”。
这意味着教师要改变“学科本位观”,教师做到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多一些尊重和关心,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心”施教,这样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老师更多的是关注他们,才会真正愿意、乐意去学习。
理论已经成熟,但要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就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是一个子目、一个子目的学习。而是把本课内容主要通过环节一“明确问题,自主学习”来完成。此环节共有四个活动,基础部分、讨论部分、创设情景部分、观看插图部分,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