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2):5.5《电能的输送(1)》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2):5.5《电能的输送(1)》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1-06 18: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模拟真实场景,体验实验探究
──浅析《电能的输送》的教学
  在进行人教版教材选修3-2第5章第5节《电能的输送》一节的教学中,笔者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针对该知识点在实际教学中模拟了一个远距离输电的真实场景,设计了一次探究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教师创设发现问题的情景

  课堂上教师在讲台演示一个小灯泡A与学生电源连接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发光。学生很兴奋。教师提出:坐在教室后排的同学那里有一个相同的灯泡B,想让B也发光怎么办?

  学生回答:接通电源。

  教师:可是现在只有一个学生电源,在讲台桌这里。怎么办?

  学生:把学生电源拿到教室后排。

  教师:可那里没有插座,没有电源。

  学生思考后,回答:用导线连接。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大卷导线(30m)。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课题:远距离输电

  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合理地利用天然资源,水电站要建筑在河流上,火电站有时要建筑在煤矿附近。但是用电的地方却分布很广,有的地方离发电站很远。因此就需要把电能输送到远方。电能便于输送,用输电导线把电源和用电设备连起来,就可以输送电能了。

  下面我们就来模拟一下远距离输电,把电能输送到教室后排。

  二、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问题

  师生共同把导线展开,将导线的一端与讲台处的学生电源相连,同时接上灯泡(与教室后排处的灯泡B的亮度形成对比),另一端与教室后排的灯泡B相连。

  同学们观察:闭合电源后,各灯泡的亮暗情况。

  结果非常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灯泡B的亮度很暗。

  学生讨论:为什么灯泡B的亮度很暗,而灯泡A的亮度与原来相同。

  三、学生猜想与假设

  分析:灯泡B亮度暗的原因主要是,导线上有电阻r存在,使电能在输送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损耗。P损=I2r

  四、分析问题,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如何解决导线中电能的损耗?

  分析产生损耗的原因可以发现,影响因素有两个,导线中的电流I和导线的电阻r。

  要减少电能的损耗,就从这两个方面来入手:减小导线的电阻r和减小导线中的电流I。

  方案一:减小导线的电阻r

  方案二:减小导线中的电流I

  五、学生讨论、分析两个方案的可行性

  方案一:由电阻定律可知,在输电线长度l一定的情况下,为了减小电阻,应当选用电阻率小、横截面积大的导线。

  学生查阅资料:几种导体材料在20℃时的电阻率

材料 ρ/Ω·m
银 1.6×10-8
铜 1.7×10-8
铝 2.9×10-8
钨 5.3×10-8
铁 1.0×10-7

  目前一般用电阻率较小的铜或铝作导线材料。但是,要增大导线的横截面积,就要多耗费金属材料,会使输电线太重,给架线带来很大困难。

  方案二:减小导线中的电流I,在导线电阻不变的条件下,电流如果减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功率损失P损=I2r就减小到原来的万分之一。

  教师:怎样才能保证我们电能不变的情况下,使输电的电流减小呢?

  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理想变压器可以实现。

  教师出示一台理想变压器。

  教师:怎样改变导线中的电流呢?

  学生:利用升压变压器。

  讲台处充当发电站,将学生电源的输出端连接至升压变压器。

  提问:这样导线中的电流就减小了。可是电能输送到教室的后排能直接用吗?

  学生:不能,这个电压太高,还需将电压降下来。需要使用降压变压器。

  六、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连接降压变压器,并且强调用电安全。

  闭合电键,再次观察灯泡A与灯泡B的亮暗情况。

  学生极度兴奋:灯泡B比原来要亮的多,与A亮度基本相当。

  通过这个远距离输电真实场景的模拟,进行实验探究,学生不仅学到了远距离输电的知识,并且亲身经历了整个探究过程,科学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训练,同时保持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了科学探索的兴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