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5):17.3《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5):17.3《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1-06 18: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2)知道德布罗意假设的内容,公式表达;

  (3)了解德布罗意波的验证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沿着物理学家的研究过程展开教学,尽量再现物理学家的思想和研究方法。

  (2)通过“小练习”对比,进而理解宏观物体的波动性不明显,并找到验证物质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人类对光认识的美好、曲折过程,欣赏物理学的对称美,体会蕴含的哲学思想。

  (2)从科学家的工作中感悟科学探究:如何向固有观念挑战,提出大胆猜想和假说,如何寻找有效的方法加以验证……。

  (3)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方法、科学意识、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波长和粒子动量关系。

  【教学难点】

    实物粒子波动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

    学生阅读-讨论交流-教师讲解-归纳总结。

    【教学用具】

    课件:PP演示文稿,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大家请看窗户,上面粘有报纸,是为了遮挡什么呢?光!光究竟是什么呢?(大屏幕展示了人类对光认识的过程)从远古的微粒说到20世纪的光子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19世纪以来,在光学上,与波动方面的研究相比,忽视了粒子方面的研究,而在实物粒子的研究上,是否也有错误的认识呢?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阅读教材P37页第一至三段并完成学案相应内容,时间3分钟)

  自学提纲:(见学案)

  学生:自学

  教师:巡回指导,提问检测自学效果

  学生:回答学案相应问题

  教师设疑:我们已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内容,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它呢?请同学们观察光子的双缝干涉图样,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思考与讨论:

  从图样可知单个或少量光子表现什么特性,大量光子表现什么特性?

  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提问检测

  学生:个别或少量光子易显示出光的粒子性;大量光子显示出波动性。

  点拨归纳:光的波粒二象形的理解

  个别或少量光子易显示出光的粒子性,大量光子显示出波动性;波动性、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身属性,不可分离。

  跟踪训练

  ★1.下列现象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是( )

  A.光的偏振和干涉

  B.光的衍射和干涉

  C.光的干涉和光电效应

  D.光的衍射和康普顿效应

  (二)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教师设疑:谁大胆地将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的?带着这一问题阅读教材,并完成学案相应内容,时间3分钟。

  自学提纲:(见学案)

  学生:自学。

  教师:巡回指导,提问检测自学效果。

  学生:回答学案相应内容。

  教师:类比的方法是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应用。

  总结:德布罗意的总结──承上启下。

  德布罗意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每个运动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

  德布罗意波──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也叫物质波。

  强调:任何物体,小到电子大到太阳都是实物粒子。

  德布罗意波的频率公式──

  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公式──

  学生:朗读小结内容1分钟,达到熟背,并说出各个字母的物理意义。

  跟踪训练(请一位同学到黑板演板)

  ★2.一质量为0.01 kg,速度为300 m/s的子弹,则它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多大?

  思考与讨论:

  通过上题的计算,说一说为什么我们没有观察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

  学生回答: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非常小,远远小于障碍物的尺寸。

  (三)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教师设疑:德布罗意的假设又是如何被验证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8页第五至九段内容并完成学案相应内容,时间4分钟。

  自学提纲:(见学案)

  教师:巡回指导,提问检测

  学生:回答。

  教师:戴维孙和汤姆孙的实验证明了德布罗意波的存在,从而使德布罗意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为此也获得了193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相信大家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达到这种程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视频:重温历史──电子的衍射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如何理解德布罗意波?

  教师:播放视频中指引点拨,帮助学生理解德布罗意波。

  德布罗意波理解──单个实物粒子也会表现出波动性。

  ★小结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巩固提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大量电子才能表现波动性

  B.只有像电子、质子、中子这样的微观粒子才具有波动性

  C.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种波叫做物质波

  D.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衍射或干涉现象,所以宏观物体运动时不具有波动性

  ★2.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具有同样的动能时,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那个大?

  解析: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解答,点评学生的解题过程。

  ★布置作业:

  教材P40页问题与练习第1、3题

  ★课后阅读:教材P39页《科学漫步──显微镜的分辨本领》

  ★板书设计

  §17.3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本性──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子能量和动量表达式:

  

  3.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二者不可分离

  粒子的波动性

  1.德布罗意波──实物粒子波。

  2.德布罗意波的频率、波长公式:

  

  实验验证

  成功实验:戴维孙

  电子束衍射实验

  汤姆孙

  附录:

《17.3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学案

  设计人:徐建强

  

  1.知道光、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2.知道德布罗意假设的内容,公式表达;

  3.了解物质波的验证过程。

  重点: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波长和粒子动量关系。

  难点:实物粒子的波动性的理解。

  

  自学指导: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自学提纲(阅读教材P37第一至三段并完成以下内容,时间3分钟)

  1.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 性, 效应和 效应说明光子具有粒子性。

  2.光子既有粒子的特性,又有波的特性;即光具有 二象性。

  3.光子的能量ε= ,光子的动量P= ; 架起了粒子性与波动性的桥梁。

  引导观察:光子的双缝干涉图样


  思考与讨论:

  从图样可知单个或少量光子表现什么特性,大量光子表现什么特性?

  

  点拨归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个别或少量光子易显示出光的粒子性;大量光子显示出波动性,波动性、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身属性, 不可分离.

  跟踪训练

  ★1.下列现象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 )

  A.光的偏振和干涉 B.光的衍射和干涉

  C.光的干涉和光电效应 D.光的衍射和康普顿效应

  二、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自学提纲:(阅读教材P37第四至七段并完成以下内容时间3分钟)

  1. 德布罗意假设的内容?他用什么方法提出的?

  

  2.德布罗意波的概念?

  3.德布罗意波的频率,波长公式?

  强调:任何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太阳都是实物粒子。

  跟踪训练

  ★2.一质量为0.01kg,速度为300m/s的子弹,则它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多大?

  思考与讨论:通过上题的计算说一说,为什么不易观察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

  

  三、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自学提纲:(阅读教材P38第五至九段内容并完成以下内容时间4分钟)

  1.如何验证光是一种波?

  2.如何验证德布罗意波?

  3.历史上有哪些成功的实验?1927年 和 利用晶体做了 的实验,得到了衍射图样。

  点拨:单个实物粒子也会表现出波动性。

  四、小结

  总结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巩固提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大量电子才能表现波动性

  B.只有像电子、质子、中子这样的微观粒子才具有波动性

  C.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种波叫做物质波

  D.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衍射或干涉现象,所以宏观物体运动时不具有波动性


  ★2.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具有同样的动能时,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那个大?

  [课后阅读] 教材P39页《科学漫步──显微镜的分辨本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