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课件: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课件: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0-19 20:41:48

文档简介

课件9张PPT。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L.Spallanzani,1729—1799)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如图),这样,肉块就可以不受胃的物理性消化的影响,而胃液却可以流入笼内。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于是,他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这个实验说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那么,胃液中究竟是什么物质将肉块消化了呢?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在高温或铁离子或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都可分解成水和氧气。上述实验分成了1、2、3、4号四支试管,哪些是四支试管共同的条件?两两比较不同的条件有哪些?共同点:都在试管中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都在相同的压力下进行不同点:1和2:温度不同1和3:3多了2滴的氯化铁溶液1和4:4多了2滴肝脏研磨液3和4:加入的催化剂不同无气泡
较多气泡较多气泡很多气泡火头变亮复燃没有生成氧气生成少量氧气生成少量氧气生成大量氧气 进行该实验的其他因素相同,而只有其中一个因素不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结果不同,那么影响该结果的就是这一不同因素。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自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叫做自变量。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3号试管与4号试管相比,哪支试管的反应速率快?为什么?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二 酶的本质巴斯德之前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巴斯德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某些物质起作用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毕希纳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萨姆纳酶是蛋白质李比希结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课件24张PPT。欢迎走入生物课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成分>: 蛋白质0.2% 清洁剂15%
<用法>: 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衣粉的水中一段时间,使用温水效果最佳.切勿用60℃以上的热水.
<注意>: 切勿用丝质及羊毛衣料的: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加酶??1、高效性 二、酶 的 特 性 一般地说,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酶的高效性是细胞代谢顺利进行的保证。 1、高效性二、酶 的 特 性二、酶 的 特 性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
一类化学反应。2、专一性二、酶 的 特 性
许多无机催化剂能在高温、高压、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那么,酶起催化作用需要怎样的条件呢?二、酶 的 特 性探究: P83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二、酶 的 特 性1.不同温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的反应,具有怎样的影响?
2.不同PH值对酶所催化的化学的反应,具有怎样的影响?二、酶 的 特 性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规律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规律3、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小结: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酶为什么这么“娇气”?二、酶 的 特 性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少数是RNA.凡能使生物大分子变性的因素,如高温、强碱、重金属盐等都能使酶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二、酶 的 特 性 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不能表现催化能力(酶的分子结构没有改变);高温、过酸、过碱会使酶失去活性,这种失活是不可逆的(酶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二、酶 的 特 性 酶活性受pH值影响示意图 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 通过以上实验,你还能得出哪些结论呢?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或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成分>: 蛋白质0.2% 清洁剂15%
<用法>: 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衣粉的水中一段时间,使用温水效果最佳.切勿用60℃以上的热水.
<注意>: 切勿用丝质及羊毛衣料的: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加酶??加酶洗衣粉之所以能在较温和条件下,较易清除衣物上的污渍,就是因为添加了蛋白酶。蛋白酶在适宜的温度下能发挥催化功能,水解污渍中的蛋白质,从而达到去污效果。二、酶 的 特 性1.酶具有高效性
2.酶具有专一性 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二、酶 的 特 性{温度PH值形成性练习1、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A 淀粉酶 B 蛋白酶 C 脂肪酶 D麦芽糖酶
2、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常常需要去掉细胞壁。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可用于去除细胞壁?( )
A蛋白酶 B 纤维素酶 C 盐酸 D 淀粉酶 B B3、加酶洗衣粉不能用沸水溶解,说明酶 ( )
A.适宜在低温下催化
B.具有高效性
C.具有专一性
D.需适宜温度
D形成性练习谢谢大家!课件10张PPT。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银竹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萤火虫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物质吗?
萤火虫发光的过程有能量的转换吗?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讨论: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
ATP分子结构可简写为:A-P~P~P
(A—腺苷、P—磷酸基团、
~高能磷酸键)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
A-P~P~PADP+Pi+能量酶酶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和ADP相互转化示意图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的利用 ATP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有些需要吸收能量,
有些是释放能量的。
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
由其水解提供能量,
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也就是说,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与
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
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与生命活动有关的能量来源
1、直接能源物质------
2、主要能源物质------
3、重要储能物质------
4、最终能源----------ATP糖类脂肪太阳能课件19张PPT。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细胞呼吸底物
有机物场所
细胞内CO2或其他产物
产物ATP
能量类型
氧化分解 方式
(是否需要氧)无氧呼吸 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有机物+ O2CO2+H2O +
大量能量酶1、有氧呼吸概念:线粒体2、有氧呼吸主要场所:3、有氧呼吸过程:(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葡萄糖2丙酮酸+ [H]
(少量)+ 能量
(少量)丙酮酸+ H2OCO2+ [H]
(大量)+ 能量
(少量)[H]+ O2H2O+ 能量
(大量)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丙酮酸葡萄糖少量能量[H]H2OCO2少量能量[H] O2H2O大量能量三个阶段的共
同点和不同点
是什么?第一
阶段第二
阶段第三
阶段场所反应物产物放能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葡萄糖丙酮酸和水[H]和O2丙酮酸和[H][H]和CO2H2O少少多+ H2O+ O2CO2+ H2O(38ATP)C6H12O6+能量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2870kJ,1161kJ储存在ATP中,其余都
以热量散失.666124、有氧呼吸总反应式:1、无氧呼吸概念
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
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氧化产物,
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酶有机物不彻底氧化产物少量能量酶不彻底氧化产物 +有机物无氧少量能量2、无氧呼吸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丙酮酸+ [H]  1葡萄糖+能量
(少量)第二阶段:(根据不同的生物细胞不同)(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丙酮酸 酒精 + CO2
(C2H5OH)丙酮酸乳酸(C3H6O3)C6H12O6C6H12O6酶酶 CO2+ C2H5OH+少量能量 C3H6O3+少量能量做面包、酿酒制酸奶、泡菜1mol葡萄糖经无氧分解形成乳酸后,释放能量
196.65kJ,61.08kJ储存在ATP中,形成2个ATP分 子 ; 其余都以热量散失.2223、无氧呼吸总反应式无氧呼吸是否有害??酒精和乳酸在细胞中大量积累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且释放的能量太少,不足维持生命活动的需求。大多数生物不能长时间用无氧呼吸维持生命!生物体或部分组织器官在缺氧条件下,无氧呼吸作为有氧呼吸的补充,是生物的适应性的表现! 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优越,有氧呼吸逐渐成为绝大多数生物的主要呼吸形式,但还保留着无氧呼吸的能力。主要在线粒体内细胞质基质彻底 CO2和水不彻底CO2和酒精或乳酸较多较少需要酶和O2的参与需酶不需O2的参与呼吸阶段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控制呼吸作用的反应条件抑制酶活性,抑制呼吸作用,减弱有机分解速度等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细胞呼吸意义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小部分储存在ATP的化学键中,
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2、为生物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
提供原料(中间产物可以合成一些重要产物)
课件17张PPT。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有些蔬菜大棚用红色或蓝色的塑料薄膜代替普通塑料薄膜,有的温室内悬挂发红色或蓝色的灯管。
1.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这样做对光合作用有影响吗?
2.为什么是用红色或蓝色的呢?用绿色的可以吗?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捕获光能的色素

绿叶中的色素


结构
叶绿体
功能绿叶中的色素及功能:
色素本身的颜色种类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蓝绿色黄绿色橙黄色黄色选吸收光能主要红光、蓝紫光主要蓝紫光叶绿体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电镜下,
其外表有双层膜,内部有基粒,基粒与基粒之
间有基质。每个基粒都由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
结构堆叠而成。这些囊状结构称为类囊体。
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资料分析叶绿体的作用仅仅是吸收光能吗?
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恩格尔曼的实验方法有什么巧妙之处?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
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概念回眸光合作用的的探究历程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J. Priestly)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J. Ingen - housz)
1845年,德国梅耶(R. Mayer)
1864年,德国萨克斯(J. Von Sachs)
1939年,美国鲁宾(S. Ruben)和卡门(M.Kamen)
1948年,美国卡尔文(M. Calvin)光合作用的过程叶绿体H2O叶绿体中
的色素ADP+PI ATP酶供能多种酶
参加催化光反应暗反应(类囊体的薄膜)(基质)供氢

酶光反应暗反应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体基质叶绿体色素、酶、光能酶ATP→ADP+PiCO2被固定C3被还原形成糖类
等有机物光能→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H] ATP O2ADP Pi (CH2O ) C5都包括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起来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光合作用原理的运用植物自身因素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光照2)温度3)二氧化碳浓度4)水分5)矿质元素化能合成作用除了绿色植物, 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化合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
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 硝化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