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酶的催化作用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酶的发现历程,知道酶的特性、作用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控制变量法及设置对照组等探究方法。
3.体验酶的奥妙,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重点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难点
影响酶活性因素的探究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
追问:
食物的化学消化离不开各种消化液的作用,那么消化液中真正起作用的物质是什么呢?
回顾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思考回答。
熟悉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利于新知的学习。
讲授新课
《酶的催化作用》
一、酶的发现
(1)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老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这样,肉块就可以不受胃的物理性消化的影响,而胃液却可以流入内。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
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做出什么样的推断?
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的物质
(2)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提取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后来知道,这是胃蛋白酶)
(3)1926年,美国的萨姆纳尔从刀豆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4)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相继提取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并且指出酶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5)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酶绝大多数是
蛋白质,少数是RNA
二、酶的概念
酶是由生物体的活细胞产生的,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酶不仅是食物消化的“功臣”,生物的大多数化学反应都要依赖酶的作用。酶在参与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因此,酶被称为生物催化剂。
消化液中含有的酶叫做消化酶
是所有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吗?
观察实验:胆汁对脂肪的作用(视频播放)
思考:胆汁对植物油起了什么作用? 这种作用有何意义?
作用: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物理消化)
意义:这种作用可以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三、消化酶的种类
消化液的成分简介
了解酶的发现史,感受科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索过程。
阅读课本,初步了解酶。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上一节所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表格中的空白部分。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揭开酶的神秘面纱,初步了解酶。
理解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属于物理消化。
为学习酶的作用做铺垫。
四、酶的催化作用
想一想:当我们仔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有一种甜味,你知道为什么吗?
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讨论: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淀粉是否发生了变化呢?(用碘液检验)
淀粉遇碘变蓝 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
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变蓝
实验步骤:
收集唾液。清水嗽口后,然后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下嘴唇,让唾液自然流入试管中,收集2mL左右。用蒸馏水按
1:1的体积比稀释,备用。
2. 称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99毫升蒸馏水,搅拌,水浴加热溶解,制成1%淀粉溶液,冷却备用。
3.将2支试管分别编为A、B。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2毫升,然后分加入1滴体积分数为0.4%碘液,观察试管内变化。
4.向A试管中加唾液2毫升;向B试管中加蒸馏水2毫升,振荡后放入37℃水浴中保温5~10分钟。取出试管观察。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催化作用,它能分解淀粉。
注意:
实质是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但本实验不能证明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
思考:
1.为什么需将试管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
人体内的酶在正常体温(37℃)条件下催化效率最高
2.设置B试管的目的是什么?设置对照组
3.制备好的淀粉溶液为什么要冷却后再用,而不能立即使用?
制成的淀粉溶液如果不冷却就直接使用,唾液淀粉酶会因高温而变性,实验就不会成功。
(2)在胃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实验注意事项:
本实验中,淀粉糊不能太稠。
唾液在有限的时间内, 淀粉很难被完全分解,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2.控制实验变量。
①淀粉糊的量(2mL)
②注入的清水和唾液的量(2mL)
③滴加的碘酒的量(1滴)
④所处的水温(37℃(水浴法保温)
⑤保温的时间(10分钟)
⑥同时放入和取出试管
实验改进:
①用恒温水浴箱进行水浴,确保实验过程中始终是37℃ 。
②碘有受热易蒸发的特性,所以将试管从恒温水浴箱中取出冷却到常温后再滴加碘液。
五、酶的特性
酶不同于一般的化学催化剂,那么,酶有什么特点呢?
了解氯化铁和过氧化氢酶:
1.氯化铁是一种化学催化剂,能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2.新鲜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3.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氧气的多少。
探究一:氯化铁和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作用
取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于A、B两个试管中,往A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铁溶液,B中滴加等量的新鲜的猪肝研磨液,观察现象。
相同时间内B中产生的气体要多
2.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A、B两个试管中,观察现象。B中木条复燃
结论:酶具有高效性
探究二:唾液和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作用
取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于A、B两个试管中,往A中滴加适量的唾液溶液,B中滴加等量新鲜的猪肝研磨液,观察现象。
相同时间内B中产生的气体要多
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A、B两个试管中,
观察现象。B中木条复燃
结论:酶具有专一性
探究三:探究酶的种类
胰酶中含有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
说明:酶具有多样性
小结:酶的特性
1.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的107-1013倍。
2.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化学反应。
3.多样性: 生物体内酶种类多,目前已知的酶有3000多种。
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比如:温度、酸碱度等
六、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探究一: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假设:温度可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
实验步骤:
(1)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
(2)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 ℃ 、37 ℃和10 ℃左右的水中约5分钟。
(3)在3支试管中各注入1毫升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摇匀后,用水浴 维持温度5分钟。
(4)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
(5)观察并记录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
结论:
1.温度是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2.在适宜温度( 37℃)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
探究二:酸碱度(pH)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
结论:
在适宜的酸碱度(pH)下,酶的活性最高, 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酶活性受pH值影响示意图:
小结:
1. 酶是蛋白质,遇到强酸、强碱、高温条件下会被破坏。
2.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条件:(1)温度37 ℃ (2)酸碱度 pH值
(淀粉酶----PH=7 胃蛋白酶----PH=1.5 胰蛋白酶----PH=8)
七、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1)不利方面:
你能描述图中白化病患者的表现吗?
他们表现为全身皮肤、眉毛、头发等都呈白色,眼睛怕光等症状。
他们的病因是什么呢?
他们的体内缺少了一种能促使黑色素合成的酶。
人体细胞中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就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
有益方面:酶为生活添姿彩
生物酶牙膏:具有溶菌、抗炎、修复组织、抑制出血、调节口腔菌群平衡的作用。
加酶洗衣粉: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碱性蛋白酶制剂和碱性脂肪酶制剂等。可以有效地清除衣物上的污渍,对人体无害,并且这些酶制剂及其分解产物能够被微生物分解,不会污染环境。
多酶片:适应症为用于消化不良、食欲缺乏。
溶菌酶含片:适应症为用于急慢性咽喉炎、口腔粘膜溃疡及咳痰困难。
【课堂练习】
1.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这说明酶具有 ( )
A.专一性 B.高效性 C.敏感性 D.都不是
2.不参与淀粉的消化,但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 ( )
A.肠液? B.胰液???? C.胃液???? D.唾液
?3.在小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并置于37 ℃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请分析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
????A.唾液、胆汁、胃液?????????B.胆汁、肠液、胰液????C.胃液、肠液、唾液?????????D.胰液、肠液、唾液
4.张立同学中午放学,买了一根油条吃,油条在张立的消化道内被消化的主要产物是 (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甘油? ?d.脂肪酸? e.无机盐 ?f.维生素 ?g.水
?A.b、d、f????? B.a、c、d???? C.b、e、g??? ??D.a、c、
5.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消化为___________,淀粉已被消化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酶是__________制造的具有________能力的________。人体中的酶在温度为______时催化能力最强。
7.如图是《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的部分示意图,请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
请你整理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从先到后依次是 (填字母)。
实验结果:2号试管里的浆糊不变成蓝色,这说明 。
参考答案:
1.A 2.C 3.B 4.B 5.麦芽糖 加碘液不显蓝色
6.活细胞 催化 蛋白质 37℃
7.(1)BEADC (2)在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分解了。
【拓展提高】
1.人发烧时没有食欲,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参与,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和高温都会抑制消化酶的活性;人体中的酶在温度为37 ℃时催化能力最强。人体在发烧时,过高的体温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使进入体内的食物不能及时得到消化,因此人体发烧时常常没有食欲。
2.随同食物咽入胃中的唾液还能在胃中消化淀粉吗?
不能,因为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消化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唾液淀粉酶只能对淀粉起作用,而不能分解蛋白质。因此,实验不会成功。
4.当你饮食过度、肠胃消化不良时,医生为什么建议你服用多酶片?
因为多酶片中含有帮助分解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各种各样的酶,可以加速食物的消化。
阅读图片中的内容,;详细了解各种消化液中所含的消化酶种类。
结合自己的经历,体会、思考、表达。
阅读课本中的相关实验步骤,初步了解实验过程。
根据实验结果思考并回答。
思考、讨论、表达、交流。
思考、讨论、回答。
思考、讨论、回答。
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
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并回答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通过相关实验和资料,得出酶的特性:
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
结合课本中的实验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相关问题。
识图、读图。
在教师的引领下,思考、讨论、交流并完成表格中的问题。
识图、读图。
结合课本和相关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独立完成
核对答案,质疑、改错、纠错。
思考、讨论、回答。
拓宽有关消化液与消化酶的知识。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自学能力,为做好实验做准备。
养成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
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及设置对照组等探究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使学生懂得任何结论的得出,都不是凭空想象而来的,是通过科学实验得出的。
明确酶的三大特性。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
进一步理解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检测学习效果。
进一步理解酸碱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正确认识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
拓宽知识面,培养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1.酶的发现历程。
2.酶的概念(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多数是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3.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控制好实验变量是关键。
4.酶的特点:参与化学反应前后其性质不变。具有专一性、多样性、高效性。
5.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1)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2)探究酸碱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6.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1)不利方面:如缺乏使人患病(白化病)。
(2)有益方面:添加到牙膏、药物、洗衣粉中。
根据所学,回顾总结。
把握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板书
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突出重点。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三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B.该实验应用了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
C.要让唾液发挥最佳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
D.试管内的混合液,如果加碘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
2.食物只有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才能被消化,下列消化腺中,不能分泌蛋白酶的是( )
A.唾液腺 B.胃腺 C.肠腺 D.胰腺
3.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口腔是消化淀粉最主要的场所 B.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
C.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 D.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4.下列四组人体消化液中,都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胆汁、肠液 B.胃液、肠液、唾液 C.胰液、胆汁、唾液 D. 肠液、胰液、胆汁
5.有些人吃饭时狼吞虎咽,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饮食习惯,因为这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这里主要会影响食物中哪类物质中口腔中的消化(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维生素
6.患肝炎的人,一般见到油腻食物就恶心,主要原因是 ( )
A.肝脏解毒功能减弱 B.胰液分泌不足 C.胆汁分泌不足 D.油腻食物不能进行化学消化
7.人的血液中碳酸酐酶的一个分子,每分钟可催化分解1900万个碳酸分子,说明酶具有( )
A.多样性 B.专一性 C.高效性 D.稳定性
8.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作用大大降低,原因是( )
A.酶发挥催化作用只有一次 B.胃蛋白酶被小肠稀释
C.小肠内的温度高于胃内的温度 D.小肠的酸碱度比胃内的酸碱度高
9.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均在酶的参与下才能完成。以下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
C.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 的影响 D.大多数酶是生物体细胞合成的一种蛋白质
10.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值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生
如图所示,横轴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效率,能正确反应温度或pH与绝大多数酶的催化效率的关系是( )
A.甲和乙 B.丙和丁 C.都是丁 D.都是甲
12.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催化酶。下列所示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
B.t1的温度大概在37℃左右
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
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
二、简答题:
1.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分析后回答问题:
试管名称
1
2
3
4
5
加入物质
浆糊、清水
浆糊、唾液
浆糊、唾液、盐酸
浆糊、唾液
浆糊、唾液
温度
37℃
37℃
37℃
100℃
0℃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加碘后的现象
蓝
紫
蓝
蓝
蓝
(1) 试管1和2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2和3比较,说明 。
(3)试管2、4、5比较,说明 。
(4)实验结论:唾液中含有_______,可以消化 ,唾液中 发
挥作用所需要的条件是 和 。
2.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含蛋白酶的洗衣粉.请回答以下问题:
(1)质检局为了检验该洗衣粉中是否真的含有蛋白酶,设计了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如果出现的结果是 ,则说明该洗衣粉中有蛋白酶。
(2)一学生为探究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将结果用图2表示。
①该洗衣粉中的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为 ℃.
②用该洗衣粉洗衣服时不能用60℃以上热水的原因是 。
③该实验可用 作为酶活性高低的观察指标。
④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是 。(写出一种即可)
该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原因是 。
3. 近两年,酵素具有的各种神奇功效成了热门话题。酵素在科学上称作酶,它是生物体内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XX 瘦身果蔬粉部分说明书如下:产品名称:XX 瘦身果蔬粉 产品成分:多种酵素 服用方法: 每日一次,每次一袋,40 ℃以下温水冲饮 产品功效: 能直接分解人体多余脂肪,具有减肥瘦身功效
(1)“40 ℃以下温水冲饮”是因为酶(酵素)的活性受 的影响。
(2)产品的功效真实吗?请结合酶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酶的催化作用》(第三课时)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A.“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是以唾液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A正确;
B.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实验中可以用碘液来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变化,B正确;
C.37℃是模拟人口腔的正常体温,是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反应的最佳温度,C正确;
D.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如果试管内的混合液,加碘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未被唾液消化,D错误。故选:D
2.A
【解析】各种消化液中含有的消化酶是不同的:唾液中只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故选:A
3.D
【解析】A.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在口腔中可以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变成葡萄糖;A错误;
B.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只在小肠中进行,B错误;
C.肝脏分泌胆汁,在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为脂肪微粒,C错误;
D.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消化,D正确;
故选:D
4.B
【解析】唾液中只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故选:B
5.B
【解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唾液中有消化淀粉的酶,食物咀嚼的时间越长,食物就会被研磨得越小越细,食物的淀粉与唾液混合的时间就越长,就越能使食物更多的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就餐时如果狼吞虎咽,食物没有与唾液充分混合,严重影响食物淀粉消化。此外由于食物在口腔内没有得到充分咀嚼和搅拌,还会加重胃肠道负担。故选B
6.C
【解析】脂肪的消化始自小肠,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肝炎患者的肝脏分泌胆汁的能力差,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因而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
故选:C
7.C
【解析】A.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A错误;
B.多样性是指酶的种类很多,B错误;
C.高效性是指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高,由题干的信息就可得出,C正确;
D.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说明其稳定性低,D错误。
故选:C
8.D
【解析】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酸、强碱等破坏,胃内为强酸性的,小肠中为中性略偏碱。胃蛋白酶只在胃内对蛋白质起良好的催化作用,进入小肠后,因环境的变化催化作用大大降低。
故选:D
9.A
【解析】A.有些酶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有些酶在细胞外也能起催化作用,例如所有的消化酶都是在消化道内起催化作用的;故符合题意。
B.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例如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对食物中的其它营养物质的分解就没有作用,这就是酶的专一性;故不符合题意。
C.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而失去活性,因此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值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D.酶是生物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B
【解析】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2.2,当处在pH为10的溶液中,由于碱性过大而失去活性。因此,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不再具有活性,所以活性不发生变化,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D
【解析】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这与图中甲曲线相符。pH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pH前,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pH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pH后,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这也与图中甲曲线相符。故选:D
12.B
【解析】A.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先升高而后又不断下降,故此选项错误。
B.人体体温是各种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温度,而人体的体温是37℃,故此答案正确。
C.从图象可以看出PH小于等于7时酶的催化作用最强,故此答案错误。
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先升高后降低,故此答案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1)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催化作用 (2)PH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3)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4)淀粉酶 淀粉 淀粉酶 温度 PH
2. 解析:(1)由图可知单一变量是否将洗衣粉煮沸加热,如果含有酶的话,酶在高温下会变性,经过煮沸的洗衣粉洗涤效果较差,如果洗涤效果相同说明该洗衣粉不含有酶,即如果A组中的蛋白膜消失,B组中的蛋白膜不消失,则说明该洗衣粉中有蛋白酶。
(2)①据图2分析,该洗衣粉中的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为40℃。
②图示可以看出,60℃以上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会永久失活。
③该实验的因变量为蛋白膜消失的时间(或相同的时间蛋白膜消退的程度),所以可以用蛋白膜消失的时间(或相同的时间蛋白膜消退的程度)作为酶活性高低的观察指标。
④pH、洗衣粉溶液的浓度、洗衣粉的体积等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3)一般来说,丝绸类的衣物不可以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是因为蛋白酶会水解蛋白质类的丝绸。
故答案为:(1)A组中的蛋白膜消失,B组中的蛋白膜不消失
(2)①40 ②高温使酶失去活性 ③蛋白膜消失的时间(或相同的时间蛋白膜消退的程度)
④pH、洗衣粉溶液的浓度、洗衣粉的体积等
(3)丝质及羊毛衣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酶能将其水解
3.解析:酵素是酶,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口服后进入消化道,会被分解成氨基酸,失去催化功能,因此口服该产品不能直接分解人体脂肪,没有减肥瘦身的功效。
课件38张PPT。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三课时)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想一想: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脂肪甘油 + 脂肪酸肠液、胰液胆汁小肠脂肪微粒小肠蛋白质氨基酸肠液、胰液胃小肠淀粉葡萄糖肠液、胰液小肠口腔唾液麦芽糖胃液多肽新知导入思考:食物的化学消化离不开各种消化液的作用,那么消化液中真正起作用的物质是什么呢?大分子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酶小分子物质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
脂肪酸酶的催化作用新知讲解新知讲解一、酶的发现 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老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这样,肉块就可以不受胃的物理性消化的影响,而胃液却可以流入内。过一
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现
笼内的肉块消失了。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做出什么样的推断?1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的物质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提取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后来知道,这是胃蛋白酶)
1926年,美国的萨姆纳尔从刀豆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相继提取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并且指出酶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酶绝大多数是
蛋白质,少数是RNA 2345新知讲解一、酶的发现新知讲解二、酶的概念酶是由生物体的活细胞产生的,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酶不仅是食物消化的“功臣”,生物的大多数化学反应都要依赖酶的作用。酶在参与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因此,酶被称为生物催化剂。消化液中含有的酶叫做消化酶是所有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吗?新知讲解观察实验:胆汁对脂肪的作用思考:胆汁对植物油起了什么作用? 这种作用有何意义?意义:这种作用可以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作用: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物理消化)新知讲解三、消化酶的种类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无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新知讲解消化液的成分简介新知讲解四、酶的催化作用想一想:当我们仔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有一种甜味,你知道为什么吗?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麦芽糖
(有甜味) 淀粉
(无甜味)讨论: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淀粉是否发生了变化呢?(用碘液检验)淀粉遇碘变蓝 麦芽糖遇碘不变蓝淀粉遇碘变蓝实验原理:新知讲解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实验步骤:1.收集唾液。清水嗽口后,然后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下嘴唇,让唾液自然流入试管中,收集2mL左右。用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稀释,备用。
2. 称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99毫升蒸馏水,搅拌,水浴加热溶解,制成1%淀粉溶液,冷却备用。3.将2支试管分别编为A、B。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2毫升,然后分加入1滴体积分数为0.4%碘液,观察试管内变化。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实验步骤:新知讲解4.向A试管中加唾液2毫升;向B试管中加蒸馏水2毫升,振荡后放入37℃水浴中保温5~10分钟。取出试管观察。1%淀粉溶液2毫升0.4%碘液加入2毫升唾液加入2毫升蒸馏水37℃水浴 变蓝变蓝仍为蓝色蓝色褪去新知讲解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淀粉被分解淀粉未被分解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催化作用,它能分解淀粉。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注意:实质是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但本实验不能证明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新知讲解1.为什么需将试管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2.设置B试管的目的是什么? 水浴保持温度37 ℃的相对稳定,排除温度对酶的干扰; 人体内的酶在正常体温(37℃)条件下催化效率最高。设置对照组思考:3.制备好的淀粉溶液为什么要冷却后再用,而不能立即使用? 制成的淀粉溶液如果不冷却就直接使用,唾液淀粉酶会因高温而变性,实验就不会成功。4.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检验试管里的溶液有无淀粉存在1. 本实验中,淀粉糊不能太稠。唾液在有限的时间内, 淀粉很难被完全分解,从而影响实验效果。实验注意事项:新知讲解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2.控制实验变量。①淀粉糊的量(2mL) ②注入的清水和唾液的量(2mL) ③滴加的碘酒的量(1滴)④所处的水温(37℃(水浴法保温) ⑤保温的时间(10分钟) ⑥同时放入和取出试管实验改进:①用恒温水浴箱进行水浴,确保实验过程中始终是37℃ 。
②碘有受热易蒸发的特性,所以将试管从恒温水浴箱中取出冷却到常温后再滴加碘液。新知讲解五、酶的特性1.氯化铁是一种化学催化剂,能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2.新鲜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3.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氧气的多少。酶不同于一般的化学催化剂,那么,酶有什么特点呢?了解氯化铁和过氧化氢酶步骤:
1.取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于A、B两个试管中,往A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铁溶液,B中滴加等量的新鲜的猪肝研磨液,观察现象。酶具有高效性相同时间内B中产生的气体要多探究一:氯化铁和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作用新知讲解2.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A、B两个试管中,观察现象。B中木条复燃现象:现象:结论:AB步骤:
1.取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于A、B两个试管中,往A中滴加适量的唾液溶液,B中滴加等量新鲜的猪肝研磨液,观察现象。酶具有专一性相同时间内B中产生的气体要多探究二:唾液和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作用新知讲解唾液过氧化氢溶液2.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A、B两个试管中,观察现象。B中木条复燃现象:现象:结论:AB胰酶中含有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
酶具有多样性新知讲解探究三:探究酶的种类说明:阅读1.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的107-1013倍。2.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化学反应。3.多样性: 生物体内酶种类多,目前已知的酶有3000多种。新知讲解小结:酶的特性 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比如:温度、酸碱度等新知讲解六、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假设:温度可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
实验步骤:
(1)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
(2)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 ℃ 、37 ℃和10 ℃左右的水中约5分钟。
(3)在3支试管中各注入1毫升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摇匀后,用水浴
维持温度5分钟。
(4)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
(5)观察并记录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探究一: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1.温度是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2.在适宜温度( 37℃)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不变蓝变蓝变蓝实验现象:新知讲解探究一: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结论: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高温新知讲解低温37℃在适宜温度( 37℃)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说明:不变蓝变蓝变蓝探究二:酸碱度(pH)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 在适宜的酸碱度(pH)下,酶的活性最高, 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新知讲解结论:最适pH新知讲解酶活性受pH值影响示意图强碱强酸 在最适宜pH下,酶的活性最高, 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说明:1. 酶是蛋白质,遇到强酸、强碱、高温条件下会被破坏。(淀粉酶----PH=7 胃蛋白酶----PH=1.5 胰蛋白酶----PH=8) 2.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条件:(1)温度37 ℃ (2)酸碱度 pH值新知讲解小结: 人体细胞中如果缺乏某种酶或酶不足时,就会发生代谢紊乱,并可能出现疾病。新知讲解你能描述图中白化病患者的表现吗?七、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他们表现为全身皮肤、眉毛、头发等都呈白色,眼睛怕光等症状。 他们的病因是什么呢? 他们的体内缺少了一种能促使黑色素合成的酶。 新知讲解酶为生活添姿彩适应症为用于消化不良、食欲缺乏。具有溶菌、抗炎、修复组织、抑制出血、调节口腔菌群平衡的作用。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碱性蛋白酶制剂和碱性脂肪酶制剂等。可以有效地清除衣物上的污渍,对人体无害,并且这些酶制剂及其分解产物能够被微生物分解,不会污染环境。适应症为用于急慢性咽喉炎、口腔粘膜溃疡及咳痰困难。1.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这说明酶具有 ( )
A.专一性 B.高效性 C.敏感性 D.都不是
2.不参与淀粉的消化,但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 ( )
A.肠液??????? B.胰液???????? C.胃液?????? D.唾液
?3.在小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并置于37 ℃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请分析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
????A.唾液、胆汁、胃液?????????B.胆汁、肠液、胰液????C.胃液、肠液、唾液?????????D.胰液、肠液、唾液ACB课堂练习课堂练习?4.张立同学中午放学,买了一根油条吃,油条在张立的消化道内被消化的主要产物是 (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甘油? ?d.脂肪酸? e.无机盐 ?f.维生素 ?g.水
????A.b、d、f????? B.a、c、d????? C.b、e、g??? ??D.a、c、B5.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消化为___________,淀粉已被消化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酶是__________制造的具有________能力的________。人体中的酶在温度为______时催化能力最强。
麦芽糖加碘液不显蓝色活细胞催化蛋白质37℃7.如图是《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的部分示意图,请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1)请你整理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从先到后依次是 (填字母)。(2)实验结果:2号试管里的浆糊不变成蓝色,这说明 。BEADC在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分解了。课堂练习拓展提高1.人发烧时没有食欲,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2.随同食物咽入胃中的唾液还能在胃中消化淀粉吗? 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参与,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和高温都会抑制消化酶的活性;人体中的酶在温度为37 ℃时催化能力最强。人体在发烧时,过高的体温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使进入体内的食物不能及时得到消化,因此人体发烧时常常没有食欲。 不能 因为消化酶的活性受酸碱度(pH)的影响,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适合在中性环境中发挥作用,而胃有胃液,胃液成强酸性,因此,唾液在胃中不能消化淀粉。拓展提高3.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实验中,如果用鸡蛋清代替淀粉溶液,实验能否成功? 不能,因为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消化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唾液淀粉酶只能对淀粉起作用,而不能分解蛋白质。因此,实验不会成功。4.当你饮食过度、肠胃消化不良时,医生为什么建议你服用多酶片? 因为多酶片中含有帮助分解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各种各样的酶,可以加速食物的消化。课堂总结1.酶的发现历程。
2.酶的概念(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多数是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3.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控制好实验变量是关键。
4.酶的特点:参与化学反应前后其性质不变。具有专一性、多样性、高效性。
5.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1)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2)探究酸碱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6.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1)不利方面:如缺乏使人患病(白化病)。
(2)有益方面:添加到牙膏、药物、洗衣粉中。板书设计酶的催化作用酶的概念酶的特点消化酶的种类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温度、酸碱度等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酶与人类的关系酶的发现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结合实验结果,写一篇短文,说明酶催化作用的条件。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