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二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的重要意义是( )
A.将食物彻底消化 B.进一步释放食物营养
C.有助于对食物的吸收 D.减轻胃肠的负担
2.大米是我们的主食,其中的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 )
A. 胃液、胆汁、胰液 B. 唾液、肠液、胰液
C. 胆汁、肠液、胰液 D. 唾液、胃液、肠液
3.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及消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缺乏维生素C容易患夜盲症 B. 糖类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物质基础
C. 脂肪的消化需要多种消化液参与 D. 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只能在小肠中进行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常吃素的人却没有患夜盲症是因为某些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维生素A
B.淀粉制成的药物胶囊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
C.牙龈出血的人应多吃水果和蔬菜
D.胆囊炎患者应少吃油脂类食品
5.下列消化液中,对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是( )
A.唾液和胃液 B.肠液和胰液 C.胆汁和胰液 D.胃液和肠液
6.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才能进入人体,淀粉和蛋白质被彻底消化的产物分别是( )
A.葡萄糖、甘油 B.葡萄糖、脂肪酸 C.葡萄糖、氨基酸 D.氨基酸、甘油
7.医生从小王消化道的某器官中取出少量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则该器官是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小肠的是( )
A.肠腺 B.胰腺 C.肝脏 D.以上都是
9.下列器官的功能与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相符的是( )
A.胰 B.口腔 C.小肠 D.肝脏
10.某严重肠梗阻患者,由于组织坏死,切除了近4米的小肠,手术后其消化功能仍正常,这是因为( )
A.口腔和胃有消化功能 B.胰腺仍能分泌胰液
C.大肠也有吸收功能 D.保留了十二指肠
11.小明患了急性肠胃炎,腹泻严重,这时进行治疗的方案有以下几种,请选择( )
A.口服葡萄糖 B.口服生理盐水 C.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D.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12.下列营养物质中,可以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的是( )
A.无机盐和维生素 B.蛋白质和糖类 C.脂肪和糖类 D.脂肪和蛋白质
13.由消化道壁吸收的营养物质,首先进入的是( )
A.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D.运动系统
14.肥肉在人体内消化后的终产物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C.脂肪 D.甘油和脂肪酸
15.下列各项中,不是消化系统的功能的是( )
A.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 B.将大分子的化合物分解成为小分子的营养物质
C.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D.将食物中的细菌彻底除掉
二、简答题:
1.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 ,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 ]内。
(2)图二中,能够体现出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填字母代号),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 ,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 。
(3)图二中的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 ] ,在该器官内开始被消化的物质是 。
2.小明吃西瓜时,不小心将西瓜的种子咽了下去。这粒西瓜种子在小明的消化道内,经历 了一天的历险记。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将它压的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酸雨”;后来它钻进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它又差点儿钻研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地,它与一些臭的东西混在一起;最后。它们在小明上厕所时,一起离开了小明。请你帮这粒西瓜种子分析一下:
(1)它消化道的 处遇到象轧钢机似的怪物,在 遇到了“酸雨”。
(2)又长又窄的“迷宫”是 ,许多物质在这里会神秘消失的原因是 。
(3)“死胡同”所指的部位是 。
(4)它在 处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二课时)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在人的唾液中有消化淀粉的酶,食物咀嚼的时间越长,食物就会被研磨得越小越细,食物中的淀粉与唾液混合的时间就越长,就越能使食物中更多的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就餐时如果狼吞虎咽,食物没有与唾液充分混合,严重影响食物中淀粉的消化。此外由于食物在口腔内没有得到充分咀嚼和搅拌,还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因此吃饭时,要充分咀嚼的重要意义是减轻胃肠负担。
故选:D
2.B
【解析】淀粉、脂肪、蛋白质等是大分子的有机物,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无机物,不要经过消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唾液只能消化淀粉,胃液只能消化蛋白质,胆汁只参与脂肪的消化,胰液、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故选:B
3.C
【解析】A.人体缺乏维生素A人会患夜盲症,A错误;
B.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物质基础,B错误;
C.脂肪在小肠内开始消化,首先被小肠内的胆汁乳化为脂肪微粒,然后被肠液和胰液的脂肪酶彻底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胰液、肠液等多种消化液参与。C正确;
D.蛋白质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被小肠内的小肠液、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D错误;
故选:C
4.A
【解析】A.缺乏维生素A,会患有夜盲症、皮肤粗糙,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维生素A,但是在胡萝卜、黄色玉米等植物性食物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够转变成维生素A,因此,常吃素的人不一定会患夜盲症。符合题意。
B.淀粉首先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在胃里不消化淀粉,最终在小肠中被完全消化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因此,淀粉制成的药物胶囊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不符合题意。
C.牙龈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因此,牙龈出血的人应多吃水果和蔬菜。不符合题意。
D.胆囊中存储了胆汁,胆汁能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因此,胆囊炎患者影响胆汁的存储和排出,影响脂肪的消化,因此,要少吃油脂类食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解析】A.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二者都不能消化脂肪,故不符合题意。
B.肠液和胰液的消化液里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淀粉和蛋白质、脂肪都能进行化学性消化,故符合题意。
C.肝脏分泌的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没有消化分解功能,只能够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故不符合题意。
D.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不能消化淀粉和脂肪,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解析】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所以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才能进入人体,淀粉和蛋白质被彻底消化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氨基酸,故C符合题意。故选:C
7.D
【解析】从化验结果中含有葡萄糖、和氨基酸可知,。则该器官是小肠。图中①是肝脏,②是胆囊,③是胰腺,④是小肠,⑤是胃。故选D
8.D【解析】胰腺和肝脏都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分别通过胰管和胆管流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肠腺位于小肠壁上,其分泌的肠液直接进入小肠。所以肠腺、胰腺、肝脏分泌的消化液都流入小肠。故选:D
9.C
【解析】胰腺、肝脏都能产生消化液,但不能吸收营养物质,口腔内有消化液,也不能吸收;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故选:C
10.D
【解析】小肠不但是消化的主要场所,还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A.口腔和胃只起初步消化作用,不是主要的消化器官,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胰腺分泌胰液进入十二指肠,除此之外,还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肝脏分泌的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大肠能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尿素,与消化功能无关,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十二指肠里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能对淀粉、脂肪、蛋白质进行消化。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1.C
【解析】正常人体有70~80%的水分,如果失水过多就会导致生命活动障碍。急性肠胃炎患者,严重腹泻,其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且由于腹泻又大量失水,脱水的同时可能使体内盐分也大量损失,因此也要补盐分。葡萄糖对于这时的人体,并不是特别急需的,生理盐水口服,也不会被吸收,所以要注射生理盐水。故选:C
12.A
【解析】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属于大分子物质,需要消化才能吸收;而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不经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故选:A
13.A
【解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吸收后的营养物质再经循环系统进入全身。故选A
14.D
【解析】肥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胆汁、肠液、胰液的共同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故选D
15.D
【解析】食物在消化道内既有物理消化(如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等),也有化学消化(大分子被分解成小分子)。消化系统的功能是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将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这;将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解析】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图一:①为唾液腺,②口腔,③食道,④肝脏、⑤胃,⑦小肠、⑥胰腺,⑧大肠,⑨肛门,图二:A口腔、B咽食道、C胃、D小肠、E大肠。图中,曲线X代表的物质自口腔开始消化,在小肠内被消化完,此物质应为淀粉;曲线Y代表的物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在小肠内被分解完毕,此物质应为蛋白质;曲线z代表的物质只在小肠内被消化,此物质应为脂肪。
(1)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④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⑦小肠内。
(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图二中,能够体现出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D小肠。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然后在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图中曲线X在A口腔中就开始下降,在C胃中没有下降,到了D小肠又下降故为糖类的消化;故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淀粉,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
(3)图二中的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⑤胃。该器官内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在该器官内开始被消化的物质是蛋白质。
故答案为:(1)④肝脏;⑦(2)D;淀粉;葡萄糖(3)⑤胃;蛋白质
2.【解析】口腔内的牙齿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到切断、研磨食物的作用;胃腺分泌的胃液呈酸性;小肠长约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的盲端是盲肠,盲肠上面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