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三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B.该实验应用了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
C.要让唾液发挥最佳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
D.试管内的混合液,如果加碘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
2.食物只有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才能被消化,下列消化腺中,不能分泌蛋白酶的是( )
A.唾液腺 B.胃腺 C.肠腺 D.胰腺
3.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口腔是消化淀粉最主要的场所 B.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
C.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 D.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4.下列四组人体消化液中,都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胆汁、肠液 B.胃液、肠液、唾液 C.胰液、胆汁、唾液 D. 肠液、胰液、胆汁
5.有些人吃饭时狼吞虎咽,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饮食习惯,因为这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这里主要会影响食物中哪类物质中口腔中的消化(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维生素
6.患肝炎的人,一般见到油腻食物就恶心,主要原因是 ( )
A.肝脏解毒功能减弱 B.胰液分泌不足 C.胆汁分泌不足 D.油腻食物不能进行化学消化
7.人的血液中碳酸酐酶的一个分子,每分钟可催化分解1900万个碳酸分子,说明酶具有( )
A.多样性 B.专一性 C.高效性 D.稳定性
8.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作用大大降低,原因是( )
A.酶发挥催化作用只有一次 B.胃蛋白酶被小肠稀释
C.小肠内的温度高于胃内的温度 D.小肠的酸碱度比胃内的酸碱度高
9.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均在酶的参与下才能完成。以下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
C.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 的影响 D.大多数酶是生物体细胞合成的一种蛋白质
10.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值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生
如图所示,横轴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效率,能正确反应温度或pH与绝大多数酶的催化效率的关系是( )
A.甲和乙 B.丙和丁 C.都是丁 D.都是甲
12.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催化酶。下列所示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
B.t1的温度大概在37℃左右
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
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
二、简答题:
1.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分析后回答问题:
试管名称
1
2
3
4
5
加入物质
浆糊、清水
浆糊、唾液
浆糊、唾液、盐酸
浆糊、唾液
浆糊、唾液
温度
37℃
37℃
37℃
100℃
0℃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加碘后的现象
蓝
紫
蓝
蓝
蓝
(1) 试管1和2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2和3比较,说明 。
(3)试管2、4、5比较,说明 。
(4)实验结论:唾液中含有_______,可以消化 ,唾液中 发
挥作用所需要的条件是 和 。
2.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含蛋白酶的洗衣粉.请回答以下问题:
(1)质检局为了检验该洗衣粉中是否真的含有蛋白酶,设计了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如果出现的结果是 ,则说明该洗衣粉中有蛋白酶。
(2)一学生为探究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将结果用图2表示。
①该洗衣粉中的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为 ℃.
②用该洗衣粉洗衣服时不能用60℃以上热水的原因是 。
③该实验可用 作为酶活性高低的观察指标。
④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是 。(写出一种即可)
该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原因是 。
3. 近两年,酵素具有的各种神奇功效成了热门话题。酵素在科学上称作酶,它是生物体内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XX 瘦身果蔬粉部分说明书如下:产品名称:XX 瘦身果蔬粉 产品成分:多种酵素 服用方法: 每日一次,每次一袋,40 ℃以下温水冲饮 产品功效: 能直接分解人体多余脂肪,具有减肥瘦身功效
(1)“40 ℃以下温水冲饮”是因为酶(酵素)的活性受 的影响。
(2)产品的功效真实吗?请结合酶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酶的催化作用》(第三课时)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A.“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是以唾液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A正确;
B.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实验中可以用碘液来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变化,B正确;
C.37℃是模拟人口腔的正常体温,是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反应的最佳温度,C正确;
D.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如果试管内的混合液,加碘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未被唾液消化,D错误。故选:D
2.A
【解析】各种消化液中含有的消化酶是不同的:唾液中只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故选:A
3.D
【解析】A.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在口腔中可以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变成葡萄糖;A错误;
B.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只在小肠中进行,B错误;
C.肝脏分泌胆汁,在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为脂肪微粒,C错误;
D.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消化,D正确;
故选:D
4.B
【解析】唾液中只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故选:B
5.B
【解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唾液中有消化淀粉的酶,食物咀嚼的时间越长,食物就会被研磨得越小越细,食物的淀粉与唾液混合的时间就越长,就越能使食物更多的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就餐时如果狼吞虎咽,食物没有与唾液充分混合,严重影响食物淀粉消化。此外由于食物在口腔内没有得到充分咀嚼和搅拌,还会加重胃肠道负担。故选B
6.C
【解析】脂肪的消化始自小肠,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肝炎患者的肝脏分泌胆汁的能力差,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因而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
故选:C
7.C
【解析】A.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A错误;
B.多样性是指酶的种类很多,B错误;
C.高效性是指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高,由题干的信息就可得出,C正确;
D.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说明其稳定性低,D错误。
故选:C
8.D
【解析】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酸、强碱等破坏,胃内为强酸性的,小肠中为中性略偏碱。胃蛋白酶只在胃内对蛋白质起良好的催化作用,进入小肠后,因环境的变化催化作用大大降低。
故选:D
9.A
【解析】A.有些酶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有些酶在细胞外也能起催化作用,例如所有的消化酶都是在消化道内起催化作用的;故符合题意。
B.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例如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对食物中的其它营养物质的分解就没有作用,这就是酶的专一性;故不符合题意。
C.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而失去活性,因此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值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D.酶是生物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B
【解析】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2.2,当处在pH为10的溶液中,由于碱性过大而失去活性。因此,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不再具有活性,所以活性不发生变化,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D
【解析】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这与图中甲曲线相符。pH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pH前,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pH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pH后,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这也与图中甲曲线相符。故选:D
12.B
【解析】A.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先升高而后又不断下降,故此选项错误。
B.人体体温是各种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温度,而人体的体温是37℃,故此答案正确。
C.从图象可以看出PH小于等于7时酶的催化作用最强,故此答案错误。
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先升高后降低,故此答案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1)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催化作用 (2)PH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3)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4)淀粉酶 淀粉 淀粉酶 温度 PH
2. 解析:(1)由图可知单一变量是否将洗衣粉煮沸加热,如果含有酶的话,酶在高温下会变性,经过煮沸的洗衣粉洗涤效果较差,如果洗涤效果相同说明该洗衣粉不含有酶,即如果A组中的蛋白膜消失,B组中的蛋白膜不消失,则说明该洗衣粉中有蛋白酶。
(2)①据图2分析,该洗衣粉中的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为40℃。
②图示可以看出,60℃以上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会永久失活。
③该实验的因变量为蛋白膜消失的时间(或相同的时间蛋白膜消退的程度),所以可以用蛋白膜消失的时间(或相同的时间蛋白膜消退的程度)作为酶活性高低的观察指标。
④pH、洗衣粉溶液的浓度、洗衣粉的体积等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3)一般来说,丝绸类的衣物不可以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是因为蛋白酶会水解蛋白质类的丝绸。
故答案为:(1)A组中的蛋白膜消失,B组中的蛋白膜不消失
(2)①40 ②高温使酶失去活性 ③蛋白膜消失的时间(或相同的时间蛋白膜消退的程度)
④pH、洗衣粉溶液的浓度、洗衣粉的体积等
(3)丝质及羊毛衣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酶能将其水解
3.解析:酵素是酶,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口服后进入消化道,会被分解成氨基酸,失去催化功能,因此口服该产品不能直接分解人体脂肪,没有减肥瘦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