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实验:测平均速度教案示例

文档属性

名称 2.3实验:测平均速度教案示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1-11 15: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实验:测平均速度教案示例之二
(一)教学目的
1.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教具
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器材包括:长1.5米带槽木条一根。钢球一个(钢球的大小可在木条槽内滚动为宜),刻度尺(最小刻度是毫米,长度为1米)一把,秒表一块,铁架台及复夹各一件,小木块1个。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在物理学里,速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什么?计算公式和速度的常用单位是什么?
(2)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要求写出换算过程。
0.6千米/时=______米/秒
1.2米/秒=______千米/时
(3)什么叫变速运动?举例说明。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
2.新课教学
(1)实验准备
讲解并演示:将有槽木条用铁架台支架成坡度较小的斜面,把小球置于木条槽的顶端后放手,小球沿斜槽滚下做变速直线运动。
提问:小球沿斜槽滚下,其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回答:小球做变速直线运动。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测小球从斜槽顶部运动到斜槽末端这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回答:用刻度尺量出小球运动的路程,并用秒表记下小球通过这段
中的平均速度。
板书:“三、实验:测平均速度
【目的】用秒表和刻度尺测沿斜面滚下的小球的平均速度,练习用秒表测小球运动的时间”
(2)教师介绍并演示秒表的使用,通过秒针读出时间准确到十分之一秒即可。
板书:
“[器材]刻度尺、秒表、带槽木条、小钢球、铁架台、小木块”
(3)教师介绍实验步骤
①用铁架台支架把带槽木条支成斜面,使小球从木条顶部滚下时,做变速直线运动。
②用刻度尺测量木条的全长SAB和由顶端至木条1/2处的长度SAC,用铅笔在木条上标出字母A、B、C。
③两个同学分工,同学甲一只手持小球置于斜槽顶端标有字母A处,另一只手持秒表做好计时准备。同学乙手持小木块置于木条1/2处的C点,木块前沿与C处对齐并固定,同时按以下方法读秒:“5、4、3、2、1、0”,当读到“0”时,甲放开小球使它沿斜面向下运动,并在放开小球的同时,启动秒表,在小球运动到C处与木块相撞而发出声响时立即停表。记下小球在AC这段路程中运动的时间tAC。
④乙同学把木块移到木条底端B处。按上述方法,测出小球由木条顶端A向下运动到底端B处,在SAB这段路程中所需的时间tAB,记录下来。
⑤将所测得的数据读入表格中。
板书:“[步骤]略。”
(4)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5)实验完毕,要求学生将器材整理摆放整齐。
3.布置作业
①写出实验报告。
②做p21小实验,测自己步行的速度。
(四)几点说明
1.采用本教案方法测平均速度时,可留P21小实验为家庭作业,以训练学生学会使用手表测时间及进行单位的换算。
2.采用本实验方案时,注意实验过程中木条倾斜角度不可过小,否则小球做变速运动不明显。倾斜角度亦不可过大,这样,小球滚下来时运动太快,时间太短,给测量带来困难。
3.本节实验名称、目的、器材、步骤、实验表格、实验结果,可先写在实验室的黑板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