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20 10:0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学理念:1、 把握新课程的特点,突出重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2、 把能力培养贯穿于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3、 本课的“第一”较多,引导学生把握历史事件的特点、特征。
课程标准: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三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即大革命失败后,面对蒋介石的暴力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又继续对中国革命进行不屈不挠的探索中的三件大事。这三个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的枪声,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失败后,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星星之火”,燃成了“燎原之势”,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道路,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导致国民党开始大规模地对根据地的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二万五千里长征。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用史实证实了课题,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革命的火种,这颗火种也一定会形成燎原之势的,这部分内容再次扣题。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对历史故事、战争影片感兴趣,但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相对较弱。
本课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都是学生熟知的,即在小学和中学的语文课中接触到一些,因此有些知识可由学生来讲述。但是,学生对本课几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是很清楚,因此需要教师将学生已有的零散历史知识串联起来,上升到因果关系的层面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找到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所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故事、看视频资料、朗诵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长征组歌》等,加深学生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和崇敬之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先烈们排除万难、不断前进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了解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特殊历程及艰难曲折。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畏艰难曲折探索出来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初中学生阅历浅,抽象思维能力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本课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中国革命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畏艰难曲折探索出来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

教学过程:

1、 年,中共一大在 召开。
2、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是 、 、
三股军阀势力。
3、1927年4月18日, 在 成立“国民政府”。
(过渡)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大大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就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然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设计意图: 通过温故互查环节,一是检查学生的旧知识,二是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第一板块:创建军队,开辟道路
出示相关图片。
(过渡)这个建筑与哪次起义有关呢?(南昌起义)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5-76页的内容,完成课件中表格的填写。
时间
领导人
结果
意义

先展示“南昌起义”的图片,再列出表格,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然后学生完成表格的填写。(同学之间先互相检查,老师再出示答案,并留给学生记忆的时间,最后通过学生互查、老师提问的方式落实南昌起义的知识。
设计意图:此环节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教材,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同时在书上圈点,同桌之间合作学习,寻找答案。为了更好地落实基础知识,老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念一念、记一记,同学之间互相检查、老师提问等方式。易错或易混淆的知识,老师加以强调。如学生易把"南昌”起义与”武昌”起义混淆.
(过渡)南昌起义中的一部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另一部由朱德、陈毅率领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7年9月,秋收起义在湖南爆发。同学们,请阅读课本76页的内容,完成课件中的填空部分。
1、 年9月, 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举行秋收起义,并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根据地。
2、 年4月, 、 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
设计意图:此环节也是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教材,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同时在书上圈点,同桌之间合作学习,寻找答案。为了更好地落实基础知识,老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念一念、记一记,同学之间互相检查、老师提问等方式。易错或易混淆的知识,老师加以强调。如学生易把“井冈山”写成“井岗山”。
(过渡)先出示井冈山会师的图片,然后提问: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为什么会选择井冈山?
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为什么会选择井冈山?
设计意图:老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从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的不同处找到问题的本质。
(过渡)有了第一个根据地,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农村根据地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建立。形成了“星星之火”,可成“燎原之势”。
展示根据地图片,并用动态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通过观看图片,学生对根据地的发展有了更加形象的认识。
(过渡)就是因为根据地的不断壮大,使得国民党蒋介石非常害怕,多次对根据地进行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这就进入我们第二板块的学习。
第二板块:战略转移,被迫长征
大家要注意观看视频,回答老师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他们会更加认真,效果也会更好。
提问:长征的原因
设计意图:同学们对长征的原因都能顺其自然地总结出来。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长征的原因,请先与老师一起沿着长征的路线来寻觅红军的足迹吧。
展示“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
设计意图:利用动态地图来展示“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更形象,更直接,更便于学生理解。

(过渡)结合我们的视频和展示的“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请同学们迅速阅读教材77-79页,完成有关长征的表格。看谁又快又准确。
时间
主要会议
两次会师
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的展示,同学们迅速从课本中找到答案并完成表格的填写,注重了对知识的落实。
(过渡)同学们掌握的都很好。遵义会议中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一起来读一下他在在长征中中写的一首诗。读完之后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请你写出远征的时间。2、写出一些具体的地点。3、“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来感受长征的气魄、艰难,通过回答问题,又对基础知识进行了落实。
出示长征路线图,我们应该从长征中学到什么? “长征”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你知道什么是“长征精神”吗?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还要及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教育。
(过渡)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描述,你们猜猜他是谁?
他是中共一大的代表之一,他领导了秋收起义,在遵义会议上 确立了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他就是: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认识到毛泽东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过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跟着老师一起对本课的知识整理一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教材知识,深化对课堂教学主题的理解和把握的作用。且对各个内容之间的关系有所理解,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
(过渡)同学们说得都不错,“说得好,更要做得好”让我们一试身手,检查一下吧!
1、下列人物与南昌起义无关的是( )
A.周恩来 B.叶挺 C.李大钊 D.贺龙
2、长征开始的时间是( )
A.1927年 B.1928年 C.1934年 D.1936年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练习,我可以及时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过渡)同学们对本课的基础知识已经有所掌握。我这里有一位小马虎同学队本课知识进行了简单的归纳。看看我们哪位同学能明察秋毫,找到他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率领两万多人在武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9月,朱德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
起义,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在遵议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1936年10月的吴起镇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落实。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能正确地说出历史知识,但不会写或写错。因此,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对一些易错、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再次强调。
(过渡)请同学们观看历史图片。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暴力清党,以极端残酷的手段镇压革命人民。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被杀害达31万多人。面对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南昌起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但这次起义也有深刻的教训。起义以夺取敌人力量强大的大城市为目标,即使在起义暂时失利的情况下也没有深入农村,发动土地革命,武装农民。这些错误是幼年的中国共产党难以完全避免的,表明了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为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它犹如中国革命的一点“星星之火”,终究会形成“燎原之势”。 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革命的火种,这颗火种也一定会形成燎原之势的,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首气吞山河的史诗,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图片的再次浏览,在老师充满激情的语言表达下,让学生从情感上得到升华,从而得到思想的洗涤。
教学反思(附)
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读图、识图能力的等,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培养他们合作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更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