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无 题
李商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杜甫其人。
2.背诵《无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赏析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诗人坚忍执着的精神。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因牛李党争,处于夹缝之中的李商隐终生仕途坎坷。为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其“无题”诗以爱情为题材,历代传诵不衰,但诗旨隐晦曲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诗精于用典,色彩瑰丽,寄托遥深。
走近作者
无题
1、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
2、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诗中之意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标以“无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研读赏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春风
凋谢
方、始:才
早起时对镜梳妆
改:指容颜变得憔悴
替、帮
理解诗意
你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
可即,难以知道你的音讯。希望有青鸟殷勤的替我探
望你,为我们传递消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本已艰难,离别更是令人难受,又兼暮春时节,春风无力,百花凋谢,让人更加伤感
就像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
烛泪,我对你的爱坚贞不渝、至死方休。
早起对镜梳妆,担心鬓发变白容颜憔悴,忧虑年华易逝所爱之人也许正在凄清的月光下苦吟吧!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的机会真是十分难得,分别时也是难舍难分
况且又正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风
凋零
离别
——暮春时节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
研读赏析
“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渲染了离别的悲凉的气氛,以暮春衰残之景映衬别离伤感之情,倍增哀怨,情景交融。“残”字给人以凄楚的感觉。
重点:抒发了男女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与爱人分别的难舍难分的伤感之情。
重点:首句中的两个“难”字意义上
有何区别?
相见难
别亦难
——相见机会难得
——相别难舍难分
离别相思之苦
首联:奠定了全诗感伤忧郁的基调
——未见时的苦苦思念
与见后又别离时的痛苦忧伤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渲染烘托了离愁别绪。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就像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
烛泪,我对你的爱坚贞不渝、至死方休。
巧用双关、比喻表达生死不渝的忠贞爱情
“丝方尽”——隐指“思方尽”
“烛 泪”—— 隐指相思之泪
这两句诗,除了歌颂爱情的执著,人们还赋予了它别的什么意义?
歌颂爱情的坚贞不渝
歌颂无私奉献
重点:“春蚕”“蜡炬”在这里仅仅是实写两种实物吗?如果不是,作者又是要表达什么情感呢?“春蚕”“蜡炬”两个象征意象,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相思之深和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人们赋予了它什么意思?
比喻人们对理想、事业等,执着追求、无私奉献。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
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
照镜,
用作动词
只
青年女子的头发,
代指青春年华
夜晚吟诗
虚写。(动作描写)设想双方的思念之苦。从“应”字可见,“应”是忖度、料想的意思,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寒
———写别后的担心
选取了两个典型的生活场景(设想):
晓镜(但愁)—久别相思,只担心容颜衰减
夜吟(应觉)—更显体贴入微、关怀备至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你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
可即,难以知道你的音讯。希望有青鸟殷勤的替我探
望你,为我们传递消息。
探望
这一句中用了哪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典故1:相见很难(可望而不可及) ;
典故2:期待双方互通音讯
用神话传说中的事物体现了作者对友人(或妻子)苦苦相思,照应开头。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强作宽慰之语
好在蓬山距此没有多远,
且有仙鸟殷勤捎信、探望
本诗以深挚的感情,含蓄委婉地
咏叹爱情的忠贞,以女性的口吻抒写
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中,寓有寓有
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表现出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诗歌主旨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朗读、背诵
重点:名句赏析
1、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者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赏析。
答:从内容方面赏析:虽与爱人分别但相思无尽、挚爱不变,就像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烛泪,我对你的爱坚贞不渝、至死方休。从写法方面赏析:“丝”与“思”谐音双关,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以两个生动的比喻句表白自己对所爱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从现实意义的赏析:用春蚕吐丝、蜡烛燃烧来形容
奉献者的献身精神,对理想、事业等执着追求、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