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7 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七国形成
三家分晋: 赵、魏、韩
春秋原有的国家:齐(田氏代齐,续用齐国号)
楚、秦、燕
3、重要战役
①桂陵之战(齐国胜魏国)
②马陵之战(齐国胜魏国)
③长平之战 (秦国胜赵国)
2、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围魏救赵)
(减灶计)
(纸上谈兵)
战国七雄
城濮大战
(春秋时期) 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
军队规模 晋:2万 楚:4万 秦活埋赵军40多万
持续时间 一天 三年
用兵谋略 退避三舍 反间计
战争结局 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进攻
战国时期的战争特点: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属于兼并战争
春秋时期是大国依靠武力胁迫小国家承认自己其领导地位的战争,而战国的兼并战争就是为了吃掉对方,进而统一中国的战争。春秋的特点是争霸,战国的特点是兼并。通过争霸和兼并,中国逐渐走向统一。
秦国为什么能一跃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山西战国墓葬中发掘出来的“牛尊”
背景: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商鞅变法
目的:
富国强兵
时间:
公元前356年
支持者:
秦孝公
商鞅变法
战国初期大概凡是有城市的都邑都已建为县,所以史书上县和城往往互称。只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有秦国还未普遍设县,因而普遍设县也就成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
“铁饭碗”岌岌可危
商鞅变法规定“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度
量
衡
意义: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七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都江堰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修建者:
李冰
修建时间:
公元前256年
地点:
成都岷江
组成:
渠首和灌溉网
功能:
防洪、灌溉、水运
影响:
都江堰
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鱼嘴是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
宝瓶口是在内江下游人工凿山开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
飞沙堰是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120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泄洪,并减少泥沙淤积。
材料研读
据《华阳国志?蜀志 》记载,都姜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有什么影响?
影响:
消除了岷江水患,保障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国之府”,是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的,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智慧
1.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 D.铁器与牛耕?
课后检测
D
2.战国时期,使秦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 )
A.商鞅变法 B.李悝变法
C.管仲改革 D.秦孝公改制
A
3.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 )
A.奖励耕战
B.承认土地私有
C.废除旧贵族特权
D.建立县制
D
4.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
A.春秋时期秦国
B.春秋时期楚国
C.战国时期秦国
D.战国时期楚国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