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各种起电方法及实质,认识元电荷,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实理解概念及定律,化抽象为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高抽象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
教学重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掌握电荷的基本性质与电荷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电荷基本性质与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用具:
静电感应演示器、玻璃棒、丝绸,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自然界有几种电荷,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
2.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存在电荷?如何使物体带电?[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
引入:在复习初中内容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使物体带电的其它方式及物体带电的实质是什么?
二、质疑讨论
1.电荷
(1)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自由电子,金属为什么容易导电?
(3)除了摩擦起电,还有没有其他使物体带上电的方法?
实验:取有绝缘支柱的两个不带电枕形导体A、B,使它们彼此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反复多次接触球形导体C,使之带正电。将C移近A,用与有机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分别靠近A、B。
结论:除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可以使物体带电外,用静电感应的方式也可使物体带电。
(4)静电感应的实质是什么?是不是创造了电荷?
(当带电球C移近不带电导体A、B时,导体上自由电子被吸引过来,使导体A、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即使电荷从物体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感应起电的过程中并没有创造电荷。)
2.电荷守恒定律
表述1:
表述2:
3.元电荷
(1)电荷的多少如何表示?它的单位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
(2)什么是元电荷?一个电子就是一个元电荷吗?
(3)元电荷的数值是多少?它的数值最早是由哪位物理学家测定的?
(4)什么是比荷?电子的比荷是多少?
三、反馈矫正
例1: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BCD )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C.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例2: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 21世纪教育网
B、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
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
D、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
例3: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 A、B,分别带有电量QA= -6.4×10-9C,QB=-3.2×10-9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
例4:有三个完全一样的绝缘金属球,A球带的电量为q,B、C均不带电,现要使B球带的电量为3q/8, 应该怎么办
例5:有A、B、C三个用绝缘柱支持的相同导体球, A带正电, B和C不带电,讨论用什么办法能使:
(1)B、C都带正电;
(2)B、C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四、巩固迁移
书面完成P5“问题与练习”第2、3题;思考并回答第1、4题
www.
A
M
N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