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最后一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数学最后一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10-21 19:2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2018届数学最后一课 高 中 数 学 最 后 一 课
⑴按序答题,先易后难:选择熟题先做、有把握的题目先做. ⑵不能纠缠在某一题、某一细节上,该跳过去就先跳过去,不能感觉自己被卡住,影响下面做题. 一、 时间分配及处理技巧●小题小做巧做,注重思想方法 小题切勿大做,时间的把握很关键,一般来说小题应控制在45分钟左右做完,要求我们需结合试题特点,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灵活机动的采用一些技巧解题,比如善于使用数形结合、特值(含特殊值、特殊位置、特殊图形)、排除、验证、转化、分析、估算等方法,一旦思路清晰,就迅速作答。不在一道题上纠缠,选择题即使是“蒙”,也有25%的胜率。
①我易人易我不大意,我难人难我不畏难; ②会做的题一题不错,该拿的分一分不丢; 填空题:最简形式,单位,求函数式要标明定义域。 二.考前寄语:③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④一慢一快:审题要慢,做题要快; ⑤不能小题难做,小题大做, 而要小题小做,小题巧做(特值法、验证法、估值法、排除法、筛选法; ⑥考试不怕题不会,就怕会题做不对; ⑦基础题拿满分,中档题拿足分,难题力争多得分,似曾相识题力争不失分; ⑧对数学解题有困难的考生的建议: 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上水平,有时“放弃”是一种策略(没有东西写时). 1.解答题的各小问之间有一种阶梯关系,通常后面的问要使用前问的结论。 如果前问是证明,即使不会证明结论,该结论在后问中也可以使用。 2.注意题目中的小括号括起来的部分,那往往是解题的关键。三 考前提示:3.选择题有其独特的解答方法,首先重点把握选项也是已知条件,利用选择支之间的关系可能使你的答案更准确。切记不要“小题大做”。4、注意解答题按步骤给分,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写出可能用到的公式、方法、或是判断。虽然不能完全解答,但是也要把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写到答卷上。多写不会扣分,踩到点了就一定有分。 5.求导后应写上定义域。 6.选择与填空中出现不等式的题目,优选特殊值法。 7.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应该建立关于参数的等式或是不等式,用函数的定义域或是值域或是解不等式完成,在对式子变形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分离参数的方法。 8.恒成立问题,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9.圆锥曲线的题目优先选择它们的定义完成,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若与弦的中点有关,选择设而不求点差法,与弦的中点无关,选择韦达定理公式法;使用韦达定理必须先考虑判别式; 10.求曲线轨迹方程的题目,如果知道曲线的形状,则可选择待定系数法(设其方程),如果不知道曲线的形状,则所用的步骤为:建系、设点、限定条件(列式)、带坐标、化简。11.求椭圆或是双曲线的离心率,建立关于a、b、c之间的关系等式即可; 12.三角函数求周期、单调区间或是最值,优先考虑化为一次同角的正弦函数,然后使用辅助角公式化成一个角的一个函数形式再解答;解三角形的题目,重视内角和定理的使用;与向量联系的题目,注意向量平行、垂直的条件,数量积的坐标公式,模长公式。13.数列的题目与和有关,优选前n项和及通项公式建立方程(组)。 14.立体几何注意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锥体体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3,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2?; 与球有关的题目注意连接“心心距”创造直角三角形解题或补形成长方体或三棱柱;内切球用体积分割的方法。 15绝对值问题优先选择去绝对值,注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6.注意全称与特称命题的否定写法; 用点斜式或斜截式方程的时候考虑斜率是否存在等. 17.图象变换,注意口诀“左加右减。 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 18.关于中心对称问题,只需使用中点坐标公式。 19.对选择题的每一个选择支进行评估,看与你选的相似的那个是不是更准确?填空题的范围书写是不是集合形式,是不是少或多了一个端点?是不是有一个解应该舍去而没舍?20.答题的时间紧张是所有同学的感觉,想让它变成宽松的方法是学会放弃,准确判断把该放弃的放弃,就为你多得1分提供了前提。冷静一下,表面是耽误了时间,其实是为自己在后面的题目中赢得了机会,可能创造出奇迹。 1、已知Sn求an,第一步先求a1, 2、等比数列前n项和,讨论公比q=1和q≠1 3、函数定义域,分式,对数式,tanx,lnx 4、三角公式的逆向使用、变形使用 5、向量求模、求角,善用坐标运算 四、易错点:6、立体几何的垂直、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平面几何知识:等腰(边)三角形,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直角梯形、中位线、直角三角形的中线长性质、直径所对圆周角是直角、 勾股定理等; 7、解析几何求轨迹,定义法,注意焦点三角形性质,通径,焦点弦、中点弦等。直线方程的设立:y=kx+b,别忘了判别式大于0。 8、概率类型: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概率的求法,分层抽样、程序框图(流程图)等 9、函数f(x)在某个区间单调递增,则f?(x)≥0;单调递减,则f?(x)≤0恒成立。 高考阅卷老师感悟怎么多拿分???2分1分坐标出现,无论对错,均给1分4分全对4分,对一个2分,全错但出现一组方程2分。1分1分正负号不对不扣分理科17(2)评分标准2分证明一下,或者说明一下均得1分。2分2分全对给4分,一个面积或边对给2分,两个都错有过程给2分。1分+ 1分1、这个题目第2小题主要体现在“系难建”,“坐标难写”,但得6分还是比较容易,
2、建系+坐标得3分,求法向量2分,最后结论1分,重思维轻运算。理科17(2)评分标准文科17(1)评分标准完全采点给分,不过许多考生采不到。文科18(2)评分标准阅卷整体感悟1、方法可以多样,无论什么方法,关键都看式子;高校老师认为“式子”最能体现数学思想。例如我批改的理20,有数学归纳法、反证法都可以用。2、知识点可以超纲,无论什么内容,鼓励学生挖掘;例如我批改的理20,有考生用导数,极限;甚至于用大学知识高校老师会绝对支持。教学建议1、平时阅卷我们关注的是学生错在哪?怎么错?而高考阅卷关注得分点的把握,批改的效率。怎么抓得分点:列关键方程,变量关系式,一般方程和表达式肯定是,结出的结果、结论也是。例如立体几何中的建系,数列中的通项,求和。(但要代入数据,默写公式无分)2、会做的题,要突出要点,过程清晰不要长,速找下一个得分点, 两头全,中间略,并且注重通法优先。不要轻易划去,培养学生养成先写上对的过程,再划去错的,空间不会多。再难的题也有希望得分,不能放弃,不要频频看表。要会用草稿纸对折 分块 题号 在确信万无一失后方可交卷,宁可坚持到终考一分钟,也不做交卷第一人。 高中三年收获了很多,身体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做人做事的态度也不断的成熟。 老师希望大家:成为一个正直、善良、会感恩的人,对社会有益的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