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21 19:1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南制造总局
谭嗣同英勇就义
孙中山在总统府门前

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旧思潮发生激烈的冲突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背景:
时 间:
标 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口 号: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口号?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
陈独秀
时 间:
标 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口 号: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口号?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
李大钊、胡 适、鲁 迅、陈独秀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青年杂志》和《新青年》
鲁 迅
胡 适
李大钊
主要阵地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时 间:
标 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口 号: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口号?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
李大钊、胡 适、鲁 迅、陈独秀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民主和科学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说。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自由、平等。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胡适
推翻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陈独秀
《文学改良刍(chú)议》
《文学革命论》
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3.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③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④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性质)。
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李鸿章
变法强国梦 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 孙中山
民主科学梦 陈独秀
内容
意义
兴起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