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1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1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10-22 10:1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测试内容和要求:

1、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2、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学习目标】 
1.理解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
2.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3.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
4.结合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了解四季更替的产生原因。
今天之后。。。。
1、黄赤交角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表示黄道面的是_________。
(2)在图中用α表示出黄赤交角。
(3)假若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重合,那么太阳直射点的情况会怎样?
D
E
0
F
M
N
H
【真题演练】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轨迹图:
23?26?N
0?
23?26?S
春分(3月21日前后)
夏至(6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前后)
冬至(12月22日前后)
春分(3月21日前后)
1、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的时段是 。
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的时段是 。
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半球的时段是 。
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半球的时段是 。
2、植树节: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将要向 移动
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将要向 移动
国庆节: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将要向 移动
元 旦: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将要向 移动




【真题演练】
D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时间(前后)
直射点位置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范围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由0°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23°26′N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0°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23°26′S向南北两侧递减
赤道 23°26′N及其以北地区 赤道 23°26′S及其以南地区
赤道 南半球 赤道 北半球
20°N从3月21日到9月23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如何变化?
先变大,再变小,然后又变大,最后再变小
3、昼夜长短的变化
3、昼夜长短的变化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时间(前后)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直射点位置 0° 23°26′N 0° 23°26′S
昼夜长短状况
极昼的范围
极夜的范围
昼长变化规律
夜长变化规律
3、昼夜长短的变化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时间(前后)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直射点位置 0° 23°26′N 0° 23°26′S
昼夜长短状况 昼夜平分 北半球昼长夜短, 且昼最长夜最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 昼夜平分 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
极昼的范围
极夜的范围
昼长变化规律
夜长变化规律
3、昼夜长短的变化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时间(前后)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直射点位置 0° 23°26′N 0° 23°26′S
昼夜长短状况 昼夜平分 北半球昼长夜短, 且昼最长夜最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 昼夜平分 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
极昼的范围 昼夜平分 66°34′N及其以北 昼夜平分 66°34′S及其以南
极夜的范围 昼夜平分 66°34′S及其以南 昼夜平分 66°34′N及其以北
昼长变化规律
夜长变化规律
3、昼夜长短的变化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时间(前后)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直射点位置 0° 23°26′N 0° 23°26′S
昼夜长短状况 昼夜平分 北半球昼长夜短, 且昼最长夜最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 昼夜平分 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
极昼的范围 昼夜平分 66°34′N及其以北 昼夜平分 66°34′S及其以南
极夜的范围 昼夜平分 66°34′S及其以南 昼夜平分 66°34′N及其以北
昼长变化规律 昼夜平分 从北向南变短 昼夜平分 从北向南变长
夜长变化规律 昼夜平分 从北向南变长 昼夜平分 从北向南变短
20°N从3月21日到9月23日昼夜长短状况如何变化?
除3月21日和9月23日为昼夜平分外,其余时间均为昼长夜短;3月21日到6月22日昼变长夜变短直到昼最长夜最短;6月22日到9月23日昼变短夜变长。
图中太阳光线从右侧照射过来。

1、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处于冬季
D、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2、当晨昏线从CD移向AB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B、南半极昼范围增大
C、地球公转速度始终不变
D、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真题演练】
A
D
30°S从5月1日到10月1日,
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角如何变化?
昼夜长短状况如何变化?
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
中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四季。
欧美: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四季。
2、气象四季:
3、4、5月为春季; 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 12、1、2月为冬季。
4、四季的更替
一年中,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随时间变化,
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
原因:
地球的公转、黄赤交角不为零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