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分层练习
基础题
把诗句补充完整。
我家 , 淡墨痕。
不要 , 满乾坤。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个个:
2.乾坤:
判断对错。
1.“不要人夸好颜色”中的“不要人夸”指的是王冕。(?? )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标示的节奏和重音节都是正确的。(?? )
四、解释诗句的意思。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五、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能力题
一、形近字组词。
吾( ) 砚( ) 痕( ) 坤( )
悟( ) 现( ) 根( ) 神( )
二.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三.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四.默写《墨梅》。
/
五、阅读理解。
梅 花
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来源:Z+xx+k.Com]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1.结合首联、颔联的内容,简要分析
本诗中梅花意象的内涵。[来源:学,科,网Z,X,X,K]
??????????????? ?????????
2.结合本诗运用/的表达技巧,简要分
析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提升题
阅读短文 (一)
情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象没有人一样。
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玲玲?”“玲玲?”
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 一.解释词语:出奇——????????????????????????????????????????????????
? 二.给文章分段,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段意。
? 三.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
①反映了“我”受灾后悲伤的心情。
? ②抒发了“我”非常感激同学们的思想感情。
? ③表达了同学们对“我”的纯洁真挚的友谊。
阅读短文 (二)
我四岁半时,爸爸和妈妈因感情不合而离异。我听大人们议论:爸爸和我不像个家了。‖
时间不久,她突然来了。我与她很陌生,格格不入。她比妈妈小好多岁,长得比妈妈好看。她话不多,手可勤,下班回到家就闲不住。我和爸爸的世界在她手下很快变了样儿。爸爸自然高兴,我心里却不舒服,仍想着自己的妈妈。爸爸逼我叫她“妈妈”,我硬是不肯,而且哭了,还扬起手去打爸爸。“叫我阿姨好了。”她说,看不出她有生气的样子。她下班回来常给我带些好吃的,还有玩具、衣服??给什么我都要,可就是不叫“妈”。
她做了绝育手术,为的是只要我一个,爸爸又逼我叫她“妈妈”,我还是不开口。“就叫阿姨好了。”她还是那句话。
我的生日到了。那是她第一次为我过生日。我的小房间布置得焕然一新,我换上了一身新衣服,她还给我买了许多学习用品。吃得更新鲜,都是她亲手做的。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大蛋糕,上面插着13?支蜡烛,蛋糕上用奶油镶嵌着四个字:新的旅程。烛光与彩灯相辉映。说笑之间,我飘然如梦。恍惚中,我情不自禁地冲她叫了声:“妈。”她马上应了一声,很自然。爸爸当然高兴。从这以后,我便开始叫她“妈”了。‖
我觉得眼前的妈妈就是我亲妈。妈妈的胸怀是我最安全的地方,妈妈的扶持是我学走路的拐棍,妈妈的宽容是我成长的雨露。
? 四.给短文选个最合适的题目加上。
(1)好后妈
(2)我和后妈
(3)同是亲妈
? 五.用“‖”把第二段画出来(第一、三段已用“‖”标出),并写出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段意。
? 六.下面哪句话准确地概括了短文的中心思想,找出来打上“√”。
(1)通过“我”对后妈感情转变过程的记叙,说明后妈对“我”很关心。
? (2)通过“我”对后妈感情转变过程的记叙,赞颂了后妈心胸的开阔和宽容。
? (3)通过“我”对后妈感情转变过程的记叙,表达了“我”对后妈的感激之情。
? 七.按照句子的意思从文章里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1)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
? (2)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 (3)有抵触情绪,不相容。????????(???????????)
参考答案
基础题
一、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 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
二、1.个个:朵朵的意思。
2.乾坤:天地。
三、1.× 2.√?
四、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天地间的清香之气。
五、表达了对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
能力题
一.形近字组词。
吾(吾辈) 砚(砚台) 痕(伤痕) 坤(乾坤)
悟(感悟) 现(现在) 根(根本) 神(神仙)
二.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答:诗中的梅花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三.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来源:学。科。网Z。X。X。K]
答: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四.默写《墨梅》。
墨梅
元 王冕
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五、1.寂寞(数萼),孤傲、美丽(孤标画本难),风韵(香中别有韵),清雅(清极不知寒)。[来源:Z。xx。k.Com]
2.托物言志/。对梅花高洁素雅的品质的赞美之情;对梅花被吹落的惜花之情;借梅花抒发自己的/身世感伤之情。
提升题
阅读短文(一)
一.特别,不寻常。
二.分段
第一段:“昨夜?慢慢地朝学校走去。”段意:写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第二段:“教室里?玲玲。”段意:写第二天,我一进教室中队长方萍就将同学们送给我的学习用品的一个大纸包交给我。
第三段:余下部分。段意:写看着同学们送给我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大颗泪珠禁不住地滚下来。
? 三.③√??
阅读短文(二)
四.同是亲妈
? 五.第二段:“时间不久??她还是那句话。”段意:写新妈到我家后总是忙个不停,还常给我买许多东西,爸爸逼我叫她“妈妈”,我就是不肯。
? 第三段:写新妈为我做生日,我十分开心,恍惚中情不自禁地冲她叫了声“妈”。
? 六.(2)√
? 七.(1)情不自禁 (2)焕然一新 (3)格格不入
?
《墨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胸襟。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 “吾家”的梅花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首宋代诗人范仲淹写的诗《江上渔者》,接下来我们再学习另外一首元代诗人王冕写的诗《墨梅》。
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2、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王冕是元朝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多才多艺。他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
3、写作背景
王冕虽然学得满腹经纶,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一次次失意之后,他归隐九里山,以作画换米为生。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高。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让学生对诗人王冕有更多的了解,为古诗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古诗,探究字词。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读。读准“吾、砚、痕、乾、坤”这5个字的读音。
3.指导书写。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仿写。教师相机指导。
注意:乾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痕”是半包围结构。
4、.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字词学习,帮助扫清文字障碍,达到将古诗读通读顺的目的。
三、品读诗歌,了解诗意。
1.初读指导,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来源:Zxxk.Com]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2.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①指名试读。
②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③/这首是写的是哪里的梅花?从哪里可以看出?
④诗中讲的是什么颜色的梅花?世上有墨梅吗?
⑤这画上的墨梅有什么特点?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⑥ 理解诗句的意思。
⑦ 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⑧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①指名试读。
②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③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人间。)
④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诗中描写了洗砚池的墨梅,表达了对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
4.学生讲解整首诗的意思。
5.指导诵读。
(1)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2)指名学生试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弄懂古诗的意思,从而与诗人的情感形成共鸣,能更好地感悟诗情。
四、学诗知人,感情升华。
1.画是无声诗,诗是无声画。王冕想通过这幅画告诉人们什么呢?其实读诗就是读诗人,你还知道哪些王冕的故事?。
2.学生汇报有关王冕的故事。
3.听了这几个故事后,你发现王冕和梅花有什么的联系?
4.后人对王冕的评价:“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就是由于王冕这种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这净白无暇、冰清玉洁的墨梅。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更多地去了解诗人,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五、 课文总结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美丽,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不满,也体现了作者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六、作业布置。
搜集有关梅花的诗句,办一期以“咏梅”为主题的小报。
七、板书设计 墨梅
元 王冕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首诗之前,我先安排学生欣赏梅花图,并谈谈自己观察图画后的感受,使学生对梅花有了初步理解。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通过抓住“淡墨痕”“清气”等词语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梅花坚贞不屈、乐于奉献的品质。后通过诗人和梅花之间的联系,学生才真正从“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中体味到了诗人那种鄙薄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最后安排了拓展延伸,介绍王冕其他一些描写梅花的诗,使学生的感受更为深刻。古诗教学中我注重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将课外的资料搜集与课内学习相结合进行教学,课前让学生搜集各种与梅花有关的资料。有诗人的背景资料,有关于梅花的名句积累,还有描写梅花的诗句……给进一步的课外延伸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教师在备课时,除利用好教学参考书的同时,还应通过课前预习,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生平,创作的时代背景,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课件17张PPT。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首宋代诗人范仲淹写的诗《江上渔者》,接下来我们再学习另外一首元代诗人王冕写的诗《墨梅》。古诗导入 王冕是元朝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多才多艺。他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写作背景 王冕虽然学得满腹经纶,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一次次失意之后,他归隐九里山,以作画换米为生。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高。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王冕 墨梅图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读。读准“吾、砚、痕、乾、坤”这5个字的读音。 自读要求吾砚痕乾坤wúkūnhénqiányàn我
会
写痕乾乾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痕”是半包围结构。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句义:我家洗砚池旁边的那棵梅, 朵朵都开出了淡淡的墨色的花。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
淡墨痕: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 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③这首是写的是哪里的梅花?从哪里可以看出?
④诗中讲的是什么颜色的梅花?世上有墨梅吗?
⑤这画上的墨梅有什么特点?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应该怎样读出来呢?默读思考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句义: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 只求梅花的清香充满人间。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
指纯洁的人品,高
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思 考 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清香的气味诗中描写了洗砚池的墨梅,表达了对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
画是无声诗,诗是无声画。王冕想通过这幅画告诉人们什么呢?其实读诗就是读诗人,你还知道哪些王冕的故事?。感情升华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就是由于王冕这种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这净白无暇、冰清玉洁的墨梅。王冕的评价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美丽,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不满,也体现了作者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课文小结作业布置
搜集有关梅花的诗句,办一期以“咏梅”为主题的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