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秦的暴政秦的暴政1、经济上:沉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 秦始皇好大喜功、奢侈无度,还在统一战争中,每灭一国即仿效其宫室,在咸阳修筑相同的宫殿,并将“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后来,更“营建朝宫”,其“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大修宫殿阿房(ē páng)宫复原图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阿房宫规模最大。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营造一座新朝宫,即阿房宫。阿房,阿房,亡始皇。
——秦朝民谣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
——《史记·秦始皇本纪》建陵墓庞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将军俑跪射俑立射俑文吏俑车士俑筑长城秦的暴政2、政治上:刑罚极端严酷1、经济上:沉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束颈的铁钳铁桎(zhì 脚镣)秦朝刑具(陕西临潼出土)秦的暴政2、政治上:刑罚极端严酷1、经济上:沉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3、思想上:“焚书坑儒”秦的暴政2、政治上:刑罚极端严酷1、经济上:沉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3、思想上:“焚书坑儒”4、秦二世的统治比秦始皇更加残暴指鹿为马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平乡东北)。小儿子胡亥与赵高、李斯勾结,阴谋夺得皇帝位置,称为秦二世。秦二世昏庸残暴,使秦朝加速走向灭亡。赵高(?~前207)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秦末农民大起义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时间:领导者: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遇雨不能按期到达起义失败,陈胜、吴广相继被部下杀害意义:他们的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反抗残暴的统治秦朝的暴政结果:建立政权:张楚政权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陈胜、吴广牺牲后,由他们发动的农民起义继续发展。在起义军中,项羽、刘邦的队伍逐渐强大起来。 项羽(前232~前202年),名籍,字羽,原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巨鹿之战,为推翻秦朝统治做出了杰出贡献。后与刘邦争夺天下,兵败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亡。 刘邦(前256~前195年),字季,沛(今江苏沛县)人。后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自称“沛公”,先项羽入关,攻克咸阳。后经4年楚汉争霸,打败项羽,统一全国,建立汉朝。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想象画)项羽率领的起义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歼灭了秦军主力 (项羽)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楚战士(项羽)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史记·项羽本纪》破釜沉舟巨鹿之战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公元前207年巨鹿项羽 VS 秦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便无力抵抗.典故:破釜沉舟 秦军主力被歼后,秦统治集团分崩离析。赵高杀死秦二世,想自称皇帝,鉴于朝臣们的沉默,只好另立子婴(秦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为王。子婴继位五天后将赵高诱杀。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一支起义军进入关中,逼近咸阳。子婴出城投降,秦朝灭亡。楚汉之争四面楚歌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乌江自刎学习与探究学习测评答: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军主力,加速秦朝灭亡。刘邦:直接结束了秦的统治。1.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
A.陈胜 B.刘邦 C.项羽 D.吴广
2.大泽乡起义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
A.张楚 B.楚 C.陈 D.吴
3.秦军主力被消灭的地点是在( )。
A.咸阳 B.陈县 C.荥阳 D.巨鹿
4.陈胜、吴广、项羽和刘邦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各起了什么作用?ADAD5、 “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搞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哪个实行的统治措施。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6、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 )
A.秦朝统一全国,生活安定 B.秦朝法律残暴
C.当时市场竞争激烈 D.日常生活提倡文明礼貌
7、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ABA8、 材料分析题:
蒲松龄有一副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请回答:
(1)此联的上联讲述的事件发生在何时?此联的下联讲述的事件发生在何时?
(2)上联描述的是哪一个历史人物?下联描述的是哪一个历史人物?
(3)上联描述了哪一次著名的战伇?这次战斗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