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相互作用
第1节 重力与重心
1.力
(1)力是____和____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____和________发生改变.
(2)力是矢量,它不仅有______,而且有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简称牛,符号用____表示.
(3)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物理学中,可以用________的线段表示力.线段是按一定比例(或标度)画出的,它的长短表示力的____,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______,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____,箭头所在的直线表示力的______,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5)在分析力学问题时,若只需画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线,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____.
2.重力
物理量的定义
大小
测量工具 公式 方向
3.重心
在研究重力对一个物体的作用效果时,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视为__________,这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______.
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________.
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B.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都要发生变化
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相互作用才有力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2.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方向指向地心
B.重力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C.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的重力大小都相等
D.挂在绳子上静止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子对它的拉力
3.下列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D.质量分布均匀、形状关于中心对称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4.质量是2.5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______ N;如果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96 N,则它的质量是______ kg.(g取9.8 N/kg)
5.画出以下几个力的图示.
A.水对船2.5×104 N的浮力
B.沿30°斜面对物体的拉力为500 N
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
C.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
D.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
2.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一定未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受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D.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
3.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物体的支持面
D.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水平面垂直
4.重力的公式是G=mg,则( )
A.重力G与质量m成正比,物体在不同地方m相同,因此重力G也一定相同
B.g=G/m,可见g值跟物体的重力G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C.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同一物体的质量总是相同,但重力并不总是相同
D.由g=9.8 N/kg可以看出,1 kg=9.8 N
5.(创新题)
如图所示,青铜雕像“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浪漫想象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被誉为中国旅游业的象征.飞奔的骏马三足腾空,只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翔的燕子上是因为…
( )
A.马跑得快的缘故
B.马蹄大的缘故
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
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
6.一个重20 N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关于该物体重力的图示,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
7.如图所示,一容器内盛有水,容器的下方有一阀门K,打开阀门让水从小孔中慢慢流出,在水流出的过程中,水和容器的共同重心将(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8.《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众泼皮嫌一株绿杨树上老鸦叫.“鲁智深想了一想,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有人说:“鲁智深对绿杨树施加了力,绿杨树对鲁智深没有力的作用,因此才把绿杨树拔了出来”.试分析这句话____(“是”或“否”)正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砖,其长、宽、高分别为a、b、c,当它平放时重心高为______;侧放时重心高为______,竖放时重心高为______.
10.(创新题)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携带“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嫦娥一号”开始奔月之旅.假如质量为60 kg的宇航员乘太空船登上了月球,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6 N/kg,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 N/kg,则该宇航员:
(1)在月球上的质量为多少?所受重力的大小为多少?
(2)在地球上的质量为多少?所受重力的大小又为多少?
答案与解析
第1节 重力与重心
课前预习
1.答案:(1)物体 物体 形状 运动状态 (2)大小 方向 牛顿 N (3)大小 方向 作用点 (4)一条带箭头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作用线 (5)力的示意图
2.答案: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弹簧测力计 G=mg 竖直向下
3.答案:集中作用在某一点 重心 形状 质量 几何中心
课堂巩固
1.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相对而言的.力的作用点变化其效果不一定变.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重力.力的大小的测量工具为测力计(弹簧秤).
2.B 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重力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不完全等价,物体在地球两极上所受重力大于赤道上所受的重力.重力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A、C项错,B项正确.挂在绳子上静止的物体,根据二力平衡容易得出拉力与重力大小相等,但由于拉力与重力在作用点、方向、性质上均不同,故它们不是相同的力,D项错.
3.AD 重心可以看做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作用集中的一点,并不是只有物体的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物体的重心也可能不在物体上,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4.答案:24.5 20
解析:由G=mg得,G=2.5×9.8 N=24.5 N,m== kg=20 kg.
5.答案:
课后检测
1.D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力都与两个物体或同一个物体的两个部分相联系,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这个力是不存在的.
2.A 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产生形变,可能产生其中的一个效果,也可能同时产生两个作用效果.
3.BD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跟水平面垂直.
4.C g的动力学名称叫重力加速度,理论表明g的大小跟物体的重力和质量均无关,而跟地球本身、地理纬度和高度有关.它随地理纬度增大而增大,随着距地面对高度增大而减小.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地的g值差异并不大,因此,通常都取作9.8 N/kg,粗略计算时取10 N/kg.物体在不同的星球表面,同样也受到重力,这个重力是由于星球吸引而产生的,在不同的星球表面,g值也各不相同.
5.D 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翔的燕子上,和马跑得快慢没关系,和马蹄的大小没关系,而是因为马处于平衡状态,飞燕对马的支持力和马的重力在一条竖直线上,故D正确.根据马的形态,马的重心不会在飞燕上,C错.
6.A 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该方向与接触面情况也无关,B、C错误.A、D中虽然方向都对了,但是D的图示大小并不是20N,而是10 N,故A正确,而D错误.
7.D 首先,水面的下降将导致水和容器这个共同体的质量分布发生变化,随着水流出的过程,在水流完之后,容器内质量分布又变得均匀了.即开始一段时间内,水面下降,重心下降;水面下降到一定程度后,重心又开始上升了,直至水流完,重心又回到空容器的重心位置,故选D.
8.答案:否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鲁智深对绿杨树施加了力,同时绿杨树也对鲁智深施加了力
9.答案:
解析:当砖平放时重心高为,当砖侧放时重心高为,当砖竖放时重心高为.
10.答案:(1)60 kg 96 N
(2)60 kg 588 N
解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管在什么地方,物体的质量都是不变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不同的吸引力产生不同的重力.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可求重力.
(1)在月球上:m=60 kg,
G′=mg′=60×1.6 N=96 N.
(2)在地球上:m=60 kg,
G=mg=60×9.8 N=588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