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形变与弹力
1.形变
(1)我们把物体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__等变化称为形变.
(2)我们把撤去外力后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称为______,它发生的形变叫______.
(3)有些物体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形变叫______.
(4)弹性体的形变不能无限增大,当弹性体形变达到一定值时,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再恢复原状,这个值叫______.
2.弹力
(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________.
(2)在弹性限度内,弹性体弹力的大小与弹性体________的长度成____,即F=____,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______发现的,称为______.公式中k叫做____________.国际单位制中,k的单位是______.
3.
如图所示,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运动,蹦极用的绳子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关于弹性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物体形状的改变都叫弹性形变
B.一根铁丝用力弯折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
C.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D.物体在外力作用后发生的所有形变都叫弹性形变
2.下面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有时也可以产生弹力作用
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D.微小的力不能使坚硬的物体发生形变
3.一个弹簧挂30 N的重物时,伸长了1.2 cm,改挂100 N的重物时,弹簧总长为20 cm,则弹簧的原长为( )
A.12 cm B.14 cm
C.15 cm D.16 cm
4.
如图所示,一球体静止于一水平面与一侧壁之间,不计任何摩擦,侧壁对球体 弹力.(填“有”或“无”)
5.如图所示,球和杆都处于静止状态,试在图中画出球和杆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1.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个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C.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够产生弹力
2.关于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
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
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
3.关于弹力大小的公式F=k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公式对物体发生任何形变的情况都适用
B.公式仅适用于弹簧的弹力
C.公式中k等于弹簧的弹力与弹簧长度之比
D.公式中k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
4.如图所示,球与光滑的斜面接触,绳子竖直,则小球受到的力是( )
A.重力、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绳的拉力
C.斜面的支持力、绳的拉力
D.重力、斜面的支持力、绳的拉力
5.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结论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
C.弹簧的原长为6 cm
D.弹簧伸长0.02 m时,弹力的大小为4 N
6.
如图所示,静止的弹簧测力计(质量不计)受到大小都是30 N的力F1、F2的作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 N B.30 N
C.60 N D.无法确定
7.(创新题)
2008年8月23日结束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跳水比赛,共决出8枚金牌,其中中国队取得了7枚金牌的最佳成绩.在跳板跳水运动中,运动员是利用跳板来储存能量的.运动员应把握时机,调整动作,巧妙地应用能量转换的道理,取得最佳成绩,跳水运动员的成绩与起跳蹬板的时机很有关系,跳水运动员起跳最合适的位置是在跳板运动到 …( )
A.最上端 B.中间位置
C.最下端 D.三种情况都行
8.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3 N,GB=4 N,A用悬绳挂在天花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轻弹簧的弹力F=2 N,则绳中张力T和B对地面的压力N的可能值分别为( )
A.7 N和0 N
B.5 N和2 N
C.1 N和6 N
D.2 N和5 N
9.一根轻质弹簧,它在100 N的拉力作用下时总长度为0.55 m,它在300 N的拉力作用下时总长度为0.65 m,则这根弹簧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自然长度为______ m.
10.(探究题)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0.5 1.0 1.5 2.0 2.5
弹簧的伸长x/cm 2.6 5.0 6.8 9.8 12.4
(1)请你在图中的坐标线上作出Fx图象.
(2)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x用m作单位)
(3)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答案与解析
第2节 形变与弹力
课前预习
1.答案:(1)伸长 缩短 弯曲
(2)弹性体 弹性形变
(3)范性形变
(4)弹性限度
2.答案:(1)弹力
(2)伸长(或缩短) 正比 kx 胡克 胡克定律 弹性体的劲度系数 N/m
3.答案:弹性很强,能够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课堂巩固
1.C 只有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才叫弹性形变,C对.
2.C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A、B错误;压力和支持力在性质上都是弹力,它们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C对;微小的力也能使坚硬的物体发生形变,D错.
3.D 设弹簧的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由胡克定律得:30 N=k×1.2×10-2 m①
100 N=k×(0.2 m-l0)②
解①②组成的方程组得:
l0=0.16 m=16 cm.
4.答案:无
5.答案:见解析.
解析:球和面接触处的弹力方向过球心和面垂直;点和面(或杆)接触处的弹力方向过点和面(或杆)垂直;绳子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课后检测
1.D 此题根据弹力的产生条件,接触和弹性形变缺一不可判定.A、B都只有弹力产生条件的一个方面,而C只说“相互吸引”,只能证明有力存在,不一定是弹力,故选D.
2.ABC 关于弹力的方向需要分几种情况讨论:存在接触面时,弹力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绳子的弹力总是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杆上的弹力情况比较复杂,可以沿着任意一个方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D F=kx这个公式只适用于求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弹力的大小,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
4.B 由题图可知,竖直向上的绳的拉力与重力达到二力平衡,如果斜面对小球有支持力,则小球无法静止在图示位置.
5.BC 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应为0,由图知弹簧原长为6 cm,当拉长2 cm时,弹力为2 N,可得劲度系数为100 N/m.
6.B 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受到30 N的拉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左端固定、右端受到30 N的拉力情况是一样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 N.
7.B 在跳板振动到最上端时,若运动员开始起跳,此时跳板就要向下运动,运动员再向下蹬板,不仅脚使不上劲,而且跳板的动能无法转化成运动员所需的能量;在跳板振动至最下端时,若运动员开始起跳,此时跳板的瞬时速度为零,运动员蹬板会使自己损失一部分能量去推跳板向下运动;跳板从下方回到中间位置时,若运动员开始起跳,这时跳板的能量几乎全部用来帮助运动员起跳.
8.BC 中间的弹簧如果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它想收缩恢复原状,会向下拉A,向上提B,则选B;它如果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想向两边恢复原状,会向上顶A,向下压B,则选C.
9.答案:0.5
解析:根据胡克定律:F=kx,设弹簧的自然长度为l,则F1=k(l1-l),F2=k(l2-l)得:=,l=0.5 m.
10.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已有数据选好坐标轴每格所代表的物理量的多少,是作好图象的关键,作图象的方法:用平滑的曲线(或直线)将坐标纸上的各点连接起来,若是直线,应使各点均匀分布于直线两侧,偏离直线太大的点,应舍弃掉.
(1)将x轴每一小格取为1 cm,F轴每一小格取为0.25 N,将各点点到坐标纸上,并连成直线,如图所示.
(2)由图象得:F=20x.
(3)函数表达式中的常数:表示使弹簧伸长(或压缩)1 m所需的拉力为2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