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5章 力与平衡 第4节 平衡条件的应用 课时练习1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1 第5章 力与平衡 第4节 平衡条件的应用 课时练习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1-19 16: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节 平衡条件的应用
1.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在某一时刻等于零时,物体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物体相对另一物体保持静止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创新题)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27日16时43分翟志刚又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太空出舱,28日“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经过15~20分钟的重力再适应后全部出舱.假如回收舱在将要着陆之前的一段时间t内,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做匀速竖直下落运动.若回收舱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率的平方成正比,这个比例系数为k,回收舱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过程中回收舱的速率应为
A.   B.   C.   D.gt
3.如图所示,某物体在F1、F2、F3、F4四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F4的方向沿逆时针转过6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A. B.F4 C.F4 D.
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放一个重力为G的小球,球被光滑的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斜面的压力N1的大小和球对竖直挡板的压力N2的大小分别是
A.N1=Gcosα,N2=Gcotα
B.N1=,N2=Gcotα
C.N1=Gcosα,N2=Gtanα
D.N1=,N2=Gtanα
5.已知F的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为F,方向未知,则F1的大小可能是
A.F B.F
C.F D.F
6.一个质量为m=30 k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作用下,沿着倾角α=37°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已知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0.3,如图所示,求拉力F为多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处于平衡状态
B.只要物体的速度为零,它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它就处于平衡状态
D.只有加速度为零的物体才处于平衡状态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它跟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水平恒定的力F作用下,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
A.μmgcosθ
B.μ(mgcosθ+Fsinθ)
C.Fcosθ-mgsinθ
D.μ(mgcosθ-Fsinθ)
9.如图所示,一个重G=100 N的粗细均匀的圆柱体,放在张角为60°的V形槽上,V形槽的角平分线沿竖直方向,若圆柱体与V形槽两侧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现在要把圆柱体匀速拉出,沿圆柱体轴线方向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是
A.100 N       B.50 N
C.25 N D.12.5 N
10.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A、B两弹簧秤拉橡皮条的结点D,使其位于E处,α+β=90°.然后保持A的读数不变,当角α由图示位置逐渐减小时,欲使结点仍在E处,可采用的方法是
A.增大B的读数,减小β角
B.减小B的读数,减小β角
C.减小B的读数,增大β角
D.增大B的读数,增大β角
11.如图所示,一根长L的易断的均匀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A、C两点,若在绳的B点处悬挂一重物,已知BC>A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加重物的质量,BC先断
B.增加重物的质量,AB先断
C.将A端往右移,BC先断
D.将A端往左移,BC先断
12.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
A.N不变,T变大
B.N不变,T变小
C.N变大,T变大
D.N变大,T变小
13.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夹角为α=60°,则两个小球的质量比为
A.   B.   C.   D.
14.如图所示,一根细绳上吊着A、B两个小球,当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作用在两个小球上时,可能形成下图所示的哪种情况
15.如图所示,轻绳的A端绕过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小滑轮,握在站在地上的人手中,B端系一重为G的小球,小球靠在固定的光滑半球的侧面上,人将小球缓缓沿球面从D拉至顶点C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人的拉力逐渐变大 ②球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变小 ③人的拉力逐渐变小 ④球面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不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用一水平力F将重力分别为GA和GB的两铁块A和B,紧压在竖直墙上而静止,如图所示,则墙对铁块B的摩擦力为____,方向____;铁块A对B的摩擦力为____,方向______.
17.如图所示,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绳子拉一木箱.木箱的质量m=20 kg,人的质量M=50 kg.当人用F=98 N竖直向下的力拉紧绳子时,木箱和人对地面的压力各为多大?
18. (创新题)2008年7月11日,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专用码头出发,开展为期75天的北极科学考察任务.“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不仅采用特殊的材料,而且船体的结构也应满足一定的条件,以对付北极地区的冰层与冰块,它是靠自身的重力压碎周围的冰块,同时又应将碎冰块挤向船底,如果碎冰块仍挤在冰层与船帮之间,船帮由于受巨大的侧压力而可能解体,为此,如图所示,船帮与竖直面之间必须有一倾角θ.设船体与冰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试问要使压碎的冰块能被挤向船底,θ角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与解析
基础巩固
1.C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从运动形式上看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受力上来看,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某一时刻速度为零的物体,受力不一定为零,故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A错;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静止时,该物体不一定静止,如当另一物体做变速运动时,该物体也做变速运动,此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错;C选项符合平衡条件的判断,为正确选项;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所受合力不为零,故不是平衡状态,D错.
2.A 回收舱匀速竖直下落,重力和所受的空气阻力平衡,即mg=kv2,v=.
3.C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F合=0可知,多力使物体平衡,某个力与其他力的合力等值、反向、共线,则F4方向改变后F1、F2、F3的合力大小仍为F4,但方向改变后相当于两个力夹角为120°,大小都为F4,求合力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F合=F4,选项C正确.
4.D 小球受三个力作用:重力G、斜面对球的支持力N1′、挡板对球的支持力N2′,三力平衡,任两个力的合力和第三个力构成平衡力.受力分析如图:
N1′cosα=G,N1′sinα=N2′
所以N1′=,N2′=Gtanα
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N1=N1′,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N2=N2′,所以正确选项是D.
5.AC 因F2=F解以上两种情况下的F1得
F1=F或F1=F.
6.答案:252 N
解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根据平衡条件,得:
F-mgsinα-f=0
N-mgcosα=0
f=μN
整理得:
F=mgsinα+μmgcosα=252 N.
能力提升
7.CD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是速度不变,即加速度为零,所以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两种情况,速度为零不一定是静止状态,如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当速度刚好减为零反向加速的情况,所以只有C、D正确.
8.BC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和所建立的坐标如图所示,有:
Fcosθ-mgsinθ-f=0
N-Fsinθ-mgcosθ=0
f=μN
可得f=Fcosθ-mgsinθ或f=μ(mgcosθ+Fsinθ),故选B、C.
9.B 竖直方向上,圆柱体受到重力和两个接触面的支持力作用,这三个力的夹角互为120°,所以支持力大小为N1=N2=100 N,沿圆柱体轴线方向上圆柱体受到拉力和两个接触面的摩擦力作用,f=μN,F=2f,联立得F=50 N.
10.B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以A大小为半径,以E为圆心画圆弧,再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就很容易发现,B的力在减小,并且β角在减小.
11.B B点受到向下的拉力,大小为G.将B点受到的力沿AB和BC方向分解,如图所示.
可知FAB>FBC.当两个绳子相同时,增加G,一定是FAB先到达绳子能承受拉力的临界值,所以应该是AB先断,所以B正确.
再看C、D选项,将A点向右移动时,FAB和FBC均减小,所以绳子都不会断;而当A点向左移动时,∠ABC增大,所以FAB和FBC均增大,还是FAB 先增大到临界值,所以应该是较短的那条绳子先断.C、D均错.
12.B 分别对P环、Q环受力分析如下:
设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对于P由正交分解法,
x方向:f=Tsinθ
y方向:N=Tcosθ+mg
对于Q,x方向:N2=Tsinθ
y方向:Tcosθ=mg
由以上可得到N=2mg,与θ无关,即不变;T=mg/cosθ,θ变小,cosθ变大,所以T变小.
13.A 对m1受力分析,受三个力m1g、N和T,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N=T.竖直方向有:2Nsin60°=m1g,又T=m2g,所以2m2g×=m1g,解得=.
14.B A、B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力等大、反向,故合力为零,因此A球上端的悬线应竖直,研究B球受到水平向右的力,因此B球上端的悬线必偏离竖直方向向右.
15.
B 小球被拉到任意位置时,受力如图所示.由力的三角形和几何三角形相似得:
==
所以N=·mg,F=·mg
在缓慢拉起过程中,OO′、R不变,故N不变;而O′B变小,故F变小,故选B.
16.答案:GA+GB 竖直向上 GA 竖直向下
解析:先取A和B整体研究,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图中f1为墙给B的摩擦力;同样再对A研究,如图乙,得知B对A的摩擦力f2方向竖直向上,A对B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17.答案:98 N 392 N
解析:以木箱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甲所示,木箱受重力mg、绳子拉力T=F=98 N、支持力N1.
则mg=T+N1,所以N1=mg-T=(20×9.8-98) N=98 N,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98 N.
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乙所示,人受重力Mg、绳子拉力F、地面对人的支持力N2,则Mg=F+N2,所以N2=Mg-F=(50×9.8-98) N=392 N,人对地面的压力为392 N.
拓展探究
18.答案:θ>arctanμ
解析:如图所示,以碎冰块为研究对象,N为船体对冰块的挤压力,F为冰层对冰块的挤压力,f为摩擦力.由于N、F、f都非常大,碎冰块的重力mg和浮力相对而言很小,可忽略不计.要使碎冰块能被挤向船底,则应有:Fsinθ>f
又由f=μN,且N=Fcosθ
联立解得tanθ>μ,即θ>arctan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