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
1.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为零时,合外力一定为零
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恒力
C.物体做直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恒力
D.物体做匀速运动,合外力一定为零
2.(2010上海高考模拟,3)从下列物理规律中哪一个可演绎出“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这一结论
A.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 D.机械能守恒定律
3.在牛顿第二定律F=kma中有关比例系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
B.k的数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
C.k的数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
D.在国际单位制中,k都等于1
4.由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可知
A.质量m与合外力F成正比,与加速度a成反比
B.合外力F与质量m和加速度a都成正比
C.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总是跟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D.物体的加速度a跟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5.钢球在很深的油槽中由静止开始下落,若油对钢球的阻力正比于球的速率,则球的运动是
A.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
B.先加速后减速,最后匀速
C.先加速后匀速
D.反复地加速和减速
6.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打点计时器 B.天平(带砝码) C.秒表 D.低压交流电源 E.纸带和复写纸片 F.导线、细绳 G.小车 H.砂和小桶 I.带定滑轮的长木板J.低压直流电源
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75 kg,以v0=2 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在t=5 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s=60 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8.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则物体
A.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B.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C.速度可能不变
D.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质量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
B.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kg·m/s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D.时间的单位——小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10.某同学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他所得的aF关系图象可以用下图所示的哪一个来表示
11.(创新题)2009年达喀尔拉力赛于当地时间1月17日进行了最后一个赛段的比赛.汽车组大众车队的德-威利尔斯以1小时35分43秒夺得赛段冠军,同时他也以总成绩48小时10分57秒夺得本届达喀尔拉力赛汽车组的冠军.赛车要求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运动速度,也就是要有尽可能大的加速度.因此,它除了装备功率很大的发动机以外,在设计时还要考虑
A.选用重型材料,增大赛车的质量
B.选用轻型材料,使赛车的质量尽可能小
C.增大赛车的体积
D.减小赛车的体积
1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研究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在小车中增减砝码,应使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小桶的总质量
13.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静止释放后竖直下落,在某时刻受到的空气阻力为f,加速度为a=,则f的大小是
A.f= B.f= C.f=mg D.f=
14.两个物体A、B的质量关系是mA>mB,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下落,运动过程中它们受到的阻力大小相等,则
A.物体的加速度aA>aB,同时到达地面
B.物体的加速度aA>aB,A先到达地面
C.物体的加速度aA=aB,同时到达地面
D.物体的加速度aA<aB,B先到达地面
15.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粗糙水平桌面上,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拉木块,其加速度为a.当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
A.a′=a
B.a′<2a
C.a′>2a
D.a′=2a
16.如图所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做加速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的加速度为
A.
B.
C.
D.
1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已接通电源正要释放纸带时的情况.
(1)请你指出该同学的五个差错:
①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打点计时器位置__________________;
③滑轮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车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长木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该实验中,某同学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B两图象,图A中三线表示实验中______不同;图B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
18.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它们之间弹力的0.25倍.现对物体施加大小F=8 N,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角的斜向上的拉力.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 m/s2,求物体在拉力作用下5 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19.(2010上海高考模拟,20)如图所示,汽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车厢内用细绳竖直悬挂的小球P(大小不可忽略)也处于静止状态,若汽车开始持续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启动时小球的加速度为零
B.悬挂小球的细绳将向左偏离,以车为参照物小球最终静止于偏左的位置
C.只要车的加速度足够大,小球可以碰到车顶
D.只要车的加速度适当,以车为参照物小球将做周期性的运动
答案与解析
基础巩固
1.BD 2.B
3.C 在F=kma中,k的数值是由F、m、a三者的单位决定的,如果m的单位用 kg,a的单位用 m/s2,力的单位是 N,则可使k=1,所以正确选项为C.
4.CD
5.C 钢球开始下落时,只受重力,向下加速运动,速度增加;随速度的增加阻力渐渐增大,当阻力增大到与重力大小相等时,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物体以最大速度匀速下落.
6.答案:秒表、低压直流电源 刻度尺、砝码
7.答案:67.5 N
解析: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把重力G沿x轴和y轴方向分解,得到:Gx=mgsinθ Gy=mgcosθ
在与山坡垂直的方向,物体没有发生位移,没有加速度,所以Gy与支持力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彼此平衡,物体所受的合力F等于Gx与阻力F阻的合力.
由于沿山坡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所以合力F=Gx-F阻,合力的方向沿山坡向下,使滑雪人产生沿山坡向下的加速度.
滑雪人的加速度可以根据运动学的规律求得,即由s=v0t+at2,解得a=,把已知量的数值代入,可得滑雪人的加速度a=4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即Gx-F阻=ma可以解出阻力F阻,F阻=Gx-ma=mgsinθ-ma,代入数值后,得F阻=67.5 N.
能力提升
8.BD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必然有加速度,故速度一定变化,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错,D正确;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增大,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减小,不知道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就无法断定是加速还是减速,A错,B对.
9.A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A正确;长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不是基本单位,其基本单位是米,B错误;kg·m/s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而是导出单位,C错误;时间的单位——小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但不是基本单位,D错误.
10.C 在平衡摩擦力时,若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小车重力的沿木板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在不施加其他外力的情况下,小车就可以获得加速度,C正确.
11.B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及v=at可知,要使赛车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大速度,即有最大加速度,则需要选用轻型材料,使赛车的质量尽可能小.
12.AC 平衡摩擦力时不应挂砂桶,只需将小车放在长木板上,使长木板的一端垫高,当小车刚好能匀速运动时,即平衡了摩擦力,A选项错误;当改变小车质量时,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摩擦力都跟质量成正比地改变,一次平衡后,就不用重新平衡了,B选项正确;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再放开小车,才能打出完整的纸带,C选项错误;在小车减少砝码时,必须保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小桶和砂的总质量,才能近似使小车受到的牵引力等于砂和桶的重力.
13.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得f=mg-ma=mg.
14.B 物体下落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力F合=G-f.因mA>mB,GA>GB,fA=fB,故FA合 >FB合,故B选项正确.
15.C 因为桌面粗糙,故木块所受合力F合=F-f,其f为滑动摩擦力,与木块与地面的正压力与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关,故前后两种情况下,f保持不变,则:a′=>2=2a,故C选项正确.
16.D 取M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即Fsinα+N=Mg,在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α-μN=Ma,联立两式解得:
a=.
17.答案:①应接6 V的交流电源 ②应靠后(或应靠右端) ③应使细线水平 ④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⑤应垫高右端来平衡摩擦力 (2)质量 平衡摩擦力过度
18.答案:16.25 m
解析:选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分别沿水平、竖直方向分解有:
据Fy=0,有N+Fsinθ-mg=0
据Fx=ma,有Fcosθ-μN=ma
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则s=·t2=16.25 m
拓展探究
19.ABC 汽车持续向右匀加速,汽车与小球的合力均水平向右,故小球相对地面匀加速运动,相对汽车静止于偏左位置,汽车加速度越大,小球越偏向左,直至小球碰到车顶.故B、C正确,A、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