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__________是联系运动和力的纽带.
2.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连接体问题时有整体法和隔离法
一般求系统外力或加速度用______法;求各连接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力常用____法,两种方法常结合使用.
1.关于力的单位“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2 kg的物体产生2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B.使质量是0.5 kg的物体产生1.5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C.使质量是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D.使质量是2 kg的物体产生l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2.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在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3.如图所示,相同的两球A、B质量均为m,以轻质弹簧相连,A球上端以一细线系于天花板上,绳被剪断的瞬间,A球的加速度为____,方向____;B球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
4.民航客机一般都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紧急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狭长的气囊会自动充气,生成一条连接出口与地面的斜面,乘客可沿斜面滑行到地上.若机舱口下沿距地面3.2 m,气囊所构成的斜面长度为4.0 m,一个质量为60 kg的乘客沿气囊滑下时所受阻力是240 N,则他滑至气囊底端时的速度有多大?(g取10 m/s2)
5.(2009福建高中毕业班质检,13)如图,一探空气球匀速上升执行科学考察任务,设其总质量为M,所受浮力恒为F,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始终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探空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
(2)探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探测仪器,问此后探空气球将以多大的加速度上升?
1.关于牛顿第二定律F∝ma和变形公式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任一个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B.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C.物体的质量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D.物体的质量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及物体的加速度无关
2.如图所示,一物块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用一大小为F、方向如图所示的力去推它,使它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而增大力的大小,则( )
A.a变大
B.a不变
C.a变小
D.因为物块的质量未知,故不能确定a的变化趋势
3.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的车厢中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拴着一个小球,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如图所示.当旅客看到弹簧的长度变长时,对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可能是( )
A.火车向右方运动,速度在增大中
B.火车向右方运动,速度在减小中
C.火车向左方运动,速度在增大中
D.火车向左方运动,速度在减小中
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的质量的2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
A.sinα B.gsinα C.sinα D.2gsinα
5.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2 kg和6 kg,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B之间也是光滑的.用水平力F=12 N作用于B物体时,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______,aB=______.
6.1 000 t的列车由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列车经过100 s通过的路程是1 000 m,已知运动阻力是车重的0.005倍,求列车机车的牵引力大小.
7.(创新题)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其中在一次“模拟微重力环境”训练的实验中,实验人员乘坐实验飞艇到达6 000 m 的高空,然后让其由静止下落,下落过程中飞艇所受空气阻力为其重力的0.04倍.实验人员可以在飞艇内进行微重力影响的实验,当飞艇下落到距地面的高度为3 000 m时,开始做匀减速运动,以保证飞艇离地面的高度不低于500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试计算:
(1)飞艇加速下落的时间;
(2)飞艇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不得小于多少?
8.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角,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质量为1 kg.(取g=10 m/s2,sin37°=0.6,cos37°=0.8)
(1)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
(2)求悬线对球的拉力.
答案与解析
第3节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课前预习
1.答案:加速度 加速度
2.答案:整体 隔离
课堂巩固
1.C
2.B 由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可知,力作用的瞬时即可获得加速度,但无速度.
3.答案:2g 向下 0
解析:剪断前,两小球都静止,所受合力均为零.对B球有:弹簧向上的拉力与B球重力平衡;对A球有:A球的重力和弹簧对其向下的拉力与绳上的拉力平衡.弹簧对A球和B球的拉力的大小是相等的,都等于B球的重力,因而未剪断前细绳上的拉力为每个小球重力的2倍.剪断瞬间,绳向上拉的力完全消失,而弹簧的形变依旧,故A球受到向下的合力为其重力的2倍,有2mg=maA,aA=2g,方向向下,对B球因弹簧的弹力依然不变,故B球所受合力仍然为零,0=maB,aB=0.
4.答案:5.7 m/s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乘客在气囊上下滑的加速度为:a==gsinθ-=(10×-) m/s2=4.0 m/s2
根据v-0=2as,滑至气囊底端时的速度vt== m/s=5.7 m/s.
5.答案:(1)F-Mg (2)
解析:(1)设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f,根据平衡条件,得
F=Mg+f①
则f=F-Mg②
(2)设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m)g=(M-m)a③
由①③得
a=.
课后检测
1.BD 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中的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A错;由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可判断出B对;对于给定的物体,其质量是不变的,合力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变化、合外力与加速度的比值不变,C错,D对.
2.A 设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受力分析如图,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α=ma则a=,由此式可知,F增大,则a增大.
3.BC 本题如直接分析火车的运动,将不知从何下手,由于小球随车一起运动,因此取小球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弹簧变长了,故小球受到向左的弹力,即小球受到的合力向左.因为加速度a与F合同向,故小球的加速度方向向左.加速度a方向向左,并不能说明速度方向也向左,应有两种可能:一是速度v方向向左时,v增大,做加速运动,C正确;二是速度v方向向右时,a与v方向相反,速度v减小,做减速运动,B正确.
4.C 将猫隔离研究,设质量为m,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猫相对斜面静止,则沿斜面方向合力也为零,则mgsinα-f=0
以木板为研究对象,设质量为M=2m,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设沿斜面加速度为a,则有
f+Mgsinα=Ma
联立解得:a=sinα.
5.答案:0 2 m/s2
解析:由于A、B之间的接触面光滑,所以A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即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所以A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B物体在水平方向只受到拉力F的作用(A、B之间接触面光滑,B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也光滑),所以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B物体的加速度为:aB== m/s2=2 m/s2.
6.答案:2.5×105 N
解析:列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s=at2得:a== m/s2=0.2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106×0.2 N=2×105 N,由于F合=F牵-F阻,所以F牵=F合+F阻=2.5×105 N.
7.答案:(1)25 s (2)11.52 m/s2
解析:(1)设飞艇下落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1,解得a1==9.6 m/s2.由h1=a1t,得t1==25 s.
(2)飞艇开始做匀减速运动时的速度为v=a1t1=240 m/s,匀减速下落的最大高度为h2=(3 000-500) m=2 500 m,要使飞艇在下降到离地面500 m时速度为零,飞艇减速时的加速度至少为a2==11.52 m/s2.
8.答案:(1)加速度方向向右,车厢向右匀加速或向左匀减速运动
(2)12.5 N
解析:(1)车厢的加速度与小球的相同,由球的受力分析知,如图所示,则a==gtan37°=g,加速度方向向右,车厢向右匀加速或向左匀减速运动.
(2)由图可知,线对球的拉力大小为F== N=12.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