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初步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课件(19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初步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课件(19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10-23 08:50:54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
学校
学科
化学
年级/班级
九年级一班
教材版本
鲁教版
课时名称
初步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上课时间
4月
学生人数
50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亲历氢氧化钠变质的相关探究,参与到实验原理的推敲,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的操作中,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懂得有关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处理原理,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实验试剂的选择和选择的原因。
(2),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使组内每个学生服从组长安排,分担不同的操作任务,合乎规范的使用实验仪器和药品,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3)体验化学实验的奇妙,增强学习化学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具备乐于学习、敢于探究、勇于表现自我、善于合作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5)通过对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开放性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教法
学法
1实验探究法:本节课,我采用分组实验探究辅助教学,在课堂上尽量让生生参与,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配以分组讨论,教师适当引导等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指导学生使用实验法、探究学习法,小组组织讨论和实施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能说出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是否完全变质及除杂所需的试剂并能能设计具体实验验证。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善于合作品质的培养。
难点:选择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的试剂。本节课的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教学,另外结合多媒体辅助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评价及技术应用
导课
同学们都听说科学家瑞利的故事吧,我们的上册教材中提到,“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密度与含氮物质所得的氮气密度之间始终有微小的差异(相0.0064g/L)。瑞利没有放过这一微小的差异,他与英国化学家拉姆齐合作,终于发现在空气中还存在着一种性质‘懒惰’的气体—氩气。”瑞利也是一位注重严格定量研究的化学家,作风极为严谨、对研究结果要求极为准确,这一点成了他在科学上作出杰出贡献的重要基础。所以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探索的道路上,也要秉承着科学家严格严谨的作风。
“伟大精深啊, 上帝造物之奇妙! 研究探索吧, 求得世界胸奥秘 乐在其中矣!”
我们借用科学家瑞利写在自己论文集开头的一句话来开启我们今天的探究之旅。
集中学生注意力?
?
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做好进入探究课课的准备
板书
初步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展示图片
展示一瓶变质氢氧化钠溶液
追问:有关这幅图片,你想知道什么或者有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老师走下讲台多听多看,适当引导。
学生提问
这些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吗
学生谈自己的认识。
想一想
?1.提出该假设的依据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2.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呢?
引起学生兴趣
让学生产生疑问
我的猜想
①NaOH溶液已经变质
②NaO溶液体没有变质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指定一同学黑板板演
学生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填写实验方案
多媒体展示
开动学生脑筋
联系日常实际
旧知识的回忆
多媒体支持
学生口答
积极思考、讨论,集思广益,设计方案。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再处理,锻炼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实验方案的格式
小组展示实验方案
分析:对学生的几种猜想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学生方案(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学生方案(2):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固体氢氧化钠已变质。
学生方案(3):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固体氢氧化钠已变质。
学生讨论:
方案(1)不可行,因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溶液一样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方案(2)、(3)可行
假设和猜想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目前所具备的知识的基础上。
设计应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合理、可行、简便的实验方案,培养缜密的实验和细致地观察,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提供佐证或者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和修改学生的方案。
合作探究
讲解:实验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分组指导:指导各小组试验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有细节要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要 提示让学生能观察到全面的实验现象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小组展示
幻灯片展示答案
填写探究结果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老师讲解评价,引导学生归纳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深化理解酸的化学性质
当堂检测
幻灯片展示答案
?学生完成检测题
学生完成后口答
指一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题目稍有难度,挑战性以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突破难点
?
布置作业
学生继续探究后可以写小论文
回忆、书写、讨论
继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
板书设计
初步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2NaOH+CO2 = Na2CO3+H2O
Na2CO3+BaCl2= BaCO3↓+2NaCl
Na2CO3+CaCl2= CaCO3↓+2NaCl
Na2CO3+Ca(OH)2= CaCO3↓+2NaOH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课件19张PPT。初步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导课)同学们都听说科学家瑞利的故事吧,我们的上册教材中提到,“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密度与含氮物质所得的氮气密度之间始终有微小的差异(相差0.0064g/L)。瑞利没有放过这一微小的差异,他与英国化学家拉姆齐合作,终于发现在空气中还存在着一种性质‘懒惰’的气体—氩气。”瑞利也是一位注重严格定量研究的化学家,作风极为严谨、对研究结果要求极为准确,这一点成了他在科学上作出杰出贡献的重要基础。所以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探索的道路上,也要秉承着科学家严格严谨的作风。
“伟大精深啊,
上帝造物之奇妙!
研究探索吧,
求得世界胸奥秘
乐在其中矣!”
我们借用科学家瑞利写在自己论文集开头的一句话来开启我们今天的探究之旅。
这些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吗?我的猜想 :我想知道第一站②NaO溶液体没有变质①NaOH溶液已经变质想一想:1.提出该假设的依据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2.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呢?学生分组讨论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里边含有什么成分?
2.加入什么试剂或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
3.用哪些仪器,如何操作?实验仪器:烧杯(大,1) 烧杯(小,2) 玻璃棒 胶头滴管 试管(5支)
药品及用品:酚酞试液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氯化钡溶液 氯化钙溶液 PH试纸
设计并进行实验 设计并进行实验 设计并进行实验 Na2CO3+BaCl2= BaCO3↓+2NaCl
Na2CO3+CaCl2= CaCO3↓+2NaCl
Na2CO3+Ca(OH)2= CaCO3↓+2NaOH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当堂检测: 1.小王同学利用一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明的猜想:(1)NaOH溶液部分变质(2)____ ____(3) ____ ____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实验时的现象.[实验反思]
(1)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①Ca(OH)2溶液 ②Ba(NO3)2溶液 ③BaCl2溶液,能替代小明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    
(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1)实验现象出现白色沉淀溶液变成红色
(2)下列物质①Ca(OH)2溶液 ②Ba(NO3)2溶液 ③BaCl2溶液,能替代小明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② ③ 。    
(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2NaOH+CO2 = Na2CO3+H2O
 
本次探究的任务已经完成,希望同学们以本次探究活动为一个起点,你还想知道什么,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探索、继续探究。旅途拾趣比如氢氧化钠已经变质,还能有什么用途?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杂质? (结束语) “伟大精深啊,
上帝造物之奇妙!
研究探索吧,
求得世界胸奥秘
乐在其中矣!”谢谢!